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76)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7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7:25:3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认识酸的概念,巩固酸的化学性质。
2学情分析
酸是化学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学生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而且本节课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的“酸碱盐”的入门课,所以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启发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的巩固与运用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再会老朋友——酸的化学性质
1、由下列各组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的一组是( C )
A、Na、C、O B、Na、O、H C、S、 H、 O D、Ca、O、H
活动2【活动】二、巩固酸的化学性质
1、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
应)的是( B )
活动3【活动】分学生小结,教师板书
① 酸 + 指示剂: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② 酸 + 金属 → 盐 + H2
③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H2O
④ 酸 + 碱 → 盐 + H2O
⑤ 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活动4【活动】学生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运用
2、“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入下图所示的迷宫,不知如何走出,
因途中有许多“吃人的野兽”(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盐酸必
须避开它,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在图中用“连续线”画出HCl应走的路线
(2)不能走的路线,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5【活动】三、运用与创新
清水变红酒
神壶实验 红墨水变蓝墨水
清水变牛奶
供选试剂:稀HCl、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AgNO3溶液
魔术揭秘:
壶里装的是 稀HCl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各魔术的化学反应原理:
红酒变清水: HCl+NaOH=NaCl+H2O
清水变汽水: 2HCl+Na2CO3=2NaCl+H2O+CO2↑
清水变牛奶: HCl+AgNO3=AgCl↓ + HNO3
活动6【活动】四、拓展与提高
1、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中性,还可能呈酸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溶液呈碱性
mL,滴入1-2滴无色
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中或酸性
⑴ 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微粒符号)OH—,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明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MgCl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2NaCl+Mg(OH)2↓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明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产生气泡,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20克稀 HCl与50克 AgNO3 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4.35克沉淀, 求:
(1)生成的酸的质量; (2)HCl和AgNO3的质量分数。
解:设生成xg酸,HCl有yg,AgNO3有zg,则:
HCl + AgNO3 = AgCl↓ + HNO3
36.5 170 143.5 63
yg zg 14.35g xg
(1) 143.5︰63=14.35︰x 解出 x =6.3(g)
(2) 36.5︰143.5=y︰14.35 解出 y =3.65(g)
170︰143.5=z︰14.35 解出 z =17(g)
36.5/20x100%=18.25% 17/50x100%=34%
答:略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