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棉花姑娘 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8棉花姑娘 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18:0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十八课《棉花姑娘》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棉花姑娘》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富有童趣和教育意义的课文。该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讲述了棉花姑娘生病后,寻求不同动物医生的帮助,最终由七星瓢虫成功治愈的故事。教材设计旨在通过这一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识字能力。 课文以棉花姑娘的遭遇为主线,穿插了多种动物角色的对话,既丰富了故事情节,又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此外,课文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叠词等语言元素,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表现力。同时,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朋友之间的互助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素材。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看图画,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尚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在《棉花姑娘》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具体来说,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但识字量仍有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通过复述、创编故事等活动,引导他们多说、多练,逐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但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棉花姑娘》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与互助。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棉花姑娘治病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进一步巩固生字词,提高识字能力。 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学会感恩与互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述棉花姑娘治病的过程。 巩固生字词,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体会并分享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行为: 手持谜语卡片,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同学们,今天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大家猜猜看,我们的新朋友是谁呢?” 朗读谜语:“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越爱它。” 引导学生猜测,并出示棉花图片揭示谜底:“对,就是棉花!看,这就是棉花姑娘。”(板书课题:18 棉花姑娘) 学生行为: 集中注意力听谜语,积极思考并回答。 观看图片,认识“棉”字,并了解棉花的作用。 师生示例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棉花吗?它有什么用处呢?”
生:“我见过棉花,它可以用来做被子、衣服。” 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看图质疑,启发思考 教师行为: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看,图上的棉花姑娘怎么了?她好像在请求帮助,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棉花姑娘是生病了吗?她请谁为她治病?她的病治好了吗?” 学生行为: 观察插图,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 师生示例对话:
生:“棉花姑娘的叶子怎么黄了?她是不是生病了?”
师:“你真细心,提出了这么好的问题。那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行为: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字音和停顿,并标好自然段序号。 反馈学生标自然段的情况,确认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行为: 认真听教师范读,边听边标自然段序号。 自由读课文,尝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读好长句子,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行为: 解答第一个“小问号”: 出示句子:“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引导学生读新词语:棉花、姑娘、生病。 出示蚜虫图片,介绍蚜虫对棉花的危害。 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和语气。 学生行为: 跟随教师读新词语,观察蚜虫图片,了解蚜虫的危害。 练习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和语气。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棉花姑娘的可怜和蚜虫的可恶呢?”
生:“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读出祈使句的语气) 继续解答第二个、第三个“小问号”: 教师行为: 解答第二个“小问号”: 引导学生回顾问题:“棉花姑娘请谁为她治病?”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5自然段,要求边读边用铅笔勾画出为棉花姑娘治病的动物医生名字。 提问学生找到的答案,并板书: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出示这些动物的图片,简要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捕食习性,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它们不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 学生行为: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积极回答教师提问,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捕食习性。 师生示例对话: 师:“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动物医生为她治病呢?”
生:“她请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 解答第三个“小问号”: 引导学生回到课文最后一段,寻找答案:“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吗?”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指导学生朗读,并观察插图,感受棉花姑娘病愈后的美丽景象。 提问:“棉花姑娘的病是怎么治好的?她现在看起来怎么样?” 学生行为: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观察插图。 回答问题,感受棉花姑娘的康复和美丽。 师生示例对话: 师:“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是怎么治好的呢?”
生:“是七星瓢虫帮她治好的。她现在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真美啊!” 三、拓展提升 教师行为: 语言拓展: 引导学生观察并朗读“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体会叠词的美妙。 提问:“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像这样的词语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说出更多类似的叠词,如“火红火红的太阳、金黄金黄的稻谷”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说的叠词,并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 学生行为: 积极思考并回答,说出自己知道的叠词。 参与小组交流,分享和练习使用叠词造句。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说出更多像‘碧绿碧绿的’这样的词语呢?”
生:“我可以说‘火红火红的太阳’。” 情感升华: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棉花姑娘从生病到康复的过程,以及动物朋友们之间的友情和帮助。 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如“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等。 学生行为: 认真倾听教师总结,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布置作业 书写练习:完成课后生字“病、医”等4个字的书写练习,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朗读作业:回家后用正确的语气和停顿朗读课文给家人听,并尝试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拓展作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找出至少三个使用叠词的例子,并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行为: 手持生字卡片,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棉花姑娘和她的朋友们,还记得这些生字宝宝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逐一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并尝试组词。 提问:“谁能用这些生字说一句话?”鼓励学生运用生字造句。 学生行为: 认真跟读生字,积极组词并尝试造句。 师生示例对话:
师:“‘病’字,谁能用它说一句话?”
生:“棉花姑娘生病了,她很痛苦。” 二、复述课文,深入理解 教师行为: “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这次我们要来当一回小老师,试着复述棉花姑娘治病的过程。” 出示课文插图和关键词(生病、请医、拒绝、七星瓢虫、治好),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提示复述课文。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戴上动物头饰,分角色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学生行为: 观看插图和关键词,尝试复述课文。 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分角色复述课文。 师生示例对话(角色扮演)
生(燕子):“棉花姑娘,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帮不了你。”
生(棉花姑娘):“没关系,谢谢你,燕子姐姐。” 三、语言拓展与想象创作 教师行为: “同学们,除了课文中的动物医生,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能治病吗?它们是怎么治病的呢?”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编新的治病故事。 鼓励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学生行为: 积极思考并创编新的治病故事。 勇敢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 师生示例对话:
生:“我创编的故事是,有一只小蜜蜂发现了生病的玫瑰花,它用自己酿的蜜给玫瑰花治病,最后玫瑰花康复了,还开出了更美的花朵。” 四、情感升华与道德教育 教师行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生字新词,还感受到了棉花姑娘和动物朋友们之间的友情和帮助。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如“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等。 总结:“是啊,就像棉花姑娘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有朋友的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学生行为: 认真倾听教师总结,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师生示例对话: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就像七星瓢虫帮助棉花姑娘一样。” 五、布置作业 叠词收集与创作 要求学生回家后,在生活中寻找或创造至少五个叠词,并尝试用这些叠词写一句话或一小段话,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或观察到的景象。 故事续写 鼓励学生继续创作《棉花姑娘》的后续故事,可以想象棉花姑娘康复后与其他植物或动物的新故事,也可以写其他植物或动物遇到困难时得到帮助的故事。 要求学生写出至少两段话,包含新的人物、情节和对话,并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叠词来丰富故事。 家庭阅读分享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阅读一本关于友情、互助或勇气的绘本或故事书,并准备在下次课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学到的道理。 六、拓展提升 教师行为 1. 叠词运用与语言美感 引入叠词:“同学们,课文中有很多叠词,比如‘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这些叠词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叠词,并体会它们带来的美感。”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更多的叠词,如“红彤彤的太阳”、“金灿灿的麦田”等,并尝试朗读,感受叠词的韵律和色彩。 2. 叠词创作 发放叠词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叠词,如“亮晶晶”、“软绵绵”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抽取几张叠词卡片,围绕一个主题(如自然风光、动物世界、节日庆典等)创作一段短文或诗歌,要求至少使用卡片上的叠词。 小组展示作品,全班分享,教师点评并鼓励创意和表达。 学生行为 认真阅读课文,积极寻找并记录下叠词。 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与组员合作创作。 大胆上台展示作品,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反馈。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叠词,并告诉我们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找到了‘红彤彤的太阳’,它让我想到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