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向一:结合实例,尝试分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2024四川眉山)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B.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无侦—8”无人机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D. “华龙一号”核电站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2. (2024四川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下列家用电器与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电视机 B. 手电筒
C. 电饭锅 D. 电风扇
3. (2024广东省)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____(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请写出太阳能的1个优点:_________。
4.(2024四川南充) 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燃料的汽油和柴油是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为了减少燃油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如今,我国电动汽车的多项技术已领跑世界,某型号的国产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为,额定电压为,充满电后,它储存了______的能量。
考向二:结合实例,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2024河北)下图所示为电动起重机的工作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属于合金 B. 铁属于非晶体
C. 塑料属于天然材料 D. 图中所示的滑轮属于定滑轮
2. (2024广东深圳)2024年6月 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思考乐丽丽同学发现划龙舟的船桨改成碳纤维的原因( )
A. 导热好 B. 可导电 C. 密度小 D. 耐高温
3. (2024云南)我国制造的新型材料PTC、NTC可制成热敏电阻,现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热器等多种电子产品。如图甲所示为PTC、NTC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表量程,滑动变阻器Rp的阻值范围为,Rx的位置可接入PTC或NTC热敏电阻。
(1)由图甲可知,在之间P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2)NTC热敏电阻温度为240℃时阻值为56Ω,将其接入图乙中的Rx位置,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8V,求通过NTC热敏电阻的电流和通电10s它所消耗的电能;
(3)现有PTC和NTC热敏电阻各一个,请任选其一接入图乙中的Rx位置,在热敏电阻温度为152℃时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然后保持滑片位置不变。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所选热敏电阻允许降到的最低温度。(计算过程中若有近似,请用分数代入计算)
考向三: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增强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2024甘肃威武)对物质世界和科技发展的一些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 航天器在月球表面利用声呐测绘地貌
C. 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利用核聚变获取核能
D. 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
2. (2024天津)小明对我国一些科技成就进行了梳理,如下表所示。在“相关内容分析”中存在错误的是( )
序号 科技成就 相关内容分析
① 三峡船闸 轮船通行时利用了连通器的特点
② “玉兔号”月球车 车轮宽大可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③ 神舟飞船返回舱 它在地面附近减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④ 国产大飞机C919 机翼获得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2024四川遂宁)2024年4月25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将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火箭上升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它搭载的飞船是运动的
B. 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向飞船传递信息
C. 火箭发射应选用热值较大的燃料
D. 火箭发动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4. (2024四川成都)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关注身边的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基本要求。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航空母舰福建舰排水量为80万吨 B. 我国特高压输电的电压为10千伏
C.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伏 D. 家用轿车空载时的质量为20吨
5. (2024云南)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始执行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如图所示为火箭发射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探测器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
B. 探测器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C. 探测器到达月球后质量会变大
D. 探测器与地面指挥中心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6. (2024江苏无锡市)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它通过______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的信息传递。如图是中继星的星载天线熔比模型,形如“金色大伞”,“伞面”由高反射率的“镀金钼丝”制成,能将信号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会聚到信号接收器,实现信息传输。“镀金钼丝”还具有热膨胀系数低的性质,可以确保其在温度变化较大时______(选填“容易”或“不易”)发生形变。
7.(2024四川宜宾)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南极。探测器由“轨返组合体”和“着上组合体”组成,“着上组合体”上装有着陆相机,在下降过程中拍摄月球表面照片,将图片、数据回传地面应用系统进行研究。“着上组合体”的落月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当距离月面约90~110米高度时,进入悬停段,这一阶段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发射激光,通过反射获得这个探测器与月面的相对位置和速度,完成高精度三维成像,帮助实现平稳着陆。
请从文中摘取一段与物理相关的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将图片、数据回传地面应用系统;物理知识: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
8. (2024江苏扬州)温差发电技术是绿色环保的发电技术,利用热电转换材料和两块金属板可制成简易的温差发电装置。如图所示,将发电装置的一块金属板放在冷水中,用火焰加热另一块金属板,观察到与热电转换材料连接的LED小灯珠发光。
(1)小明想利用此装置探究发电的电压与温度的关系,对此装置做了适当的改进:将LED小灯珠拆下,换成数字电压表接入电路;撤去蜡烛,将上端金属板A浸入热水中,用温度计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冷、热水的温度。测得数据如下:
热水温度/℃ 84.7 74.8 73.0 70.8 69.5 68.4
冷热水温差/℃ 64.1 54.2 52.4 50.2 48.9 47.8
电压U/V 5.39 5.27 4.57 4.25 4.16 3.90
①改变热源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分析表格数据,当时室温是___________℃;
③要提高发电电压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各写1条)
(2)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人体和环境的温差做出了温差电池。若该电池在1℃的温差下产生的电压,输出功率为,则输出电流为___________A。
9. (2024贵州省)神舟系列飞船完成载人飞行任务后,航天员如何安全返回地球?且看科技含量十足的返回舱如何带航天员安全“回家”,如图1所示。
返回舱从进入大气层开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速度从7.9千米每秒逐渐降至几百米每秒,实现“超级减速”。
第二阶段:当返回舱距离10km左右时,降落伞打开,使返回舱速度从200m/s降至约7m/s。
第三阶段:返回舱降至距地面1m时,底部的反推发动机接收指令点火,产生向上的推力,使返回舱速度降至1~2m/s实现“温柔”着地。
请根据上述介绍,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航天员安全“回家”,返回舱降低高度的三个阶段共同的核心任务是______;
(2)返回舱在某阶段需通过舱内测距装置向地面发射信号,当返回舱接收到地面反射信号,即可测出此时其所在高度。若信号采用电磁波,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信号采用超声波,请在答题卡的虚线框内画出返回舱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大致位置________。由此判断,返回舱实时测距装置发射的是______波;
(3)返回舱表面涂有防热材料,通过烧蚀带走因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但仍有部分热量传至舱内使其温度升高。你认为在返回舱的设计上如何保持舱内温度适宜?(写出两条设计办法即可)( )
(4)第一阶段的“超级减速”过程中,请比较内能增加量E1和返回舱重力势能减少量E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忽略返回舱质量的变化)( )
10. (2024广东深圳)胶囊胃镜机器人
“胶囊胃镜”全称为“遥控胶囊内镜系统”,被誉为“完美胃部检查的胶囊内镜机器人”。胶囊机器人另一个名字为磁控胶囊内镜,重为0.05N。它只需患者随水吞下,经过15 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典型的胶囊内窥镜包含几个主要组件:外壳,光学窗口,LED阵列,光学透镜,CMOS图像传感器,射频发射器,天线和电源。医生通过胶囊胃镜系统,可以实时精确操控的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达到全面观察胃黏膜并做出诊断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图像被5G无线传输至便携记录器,数据导出后,还可继续回放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思考乐小白同学口服一个胶囊机器人,这个胶囊机器人长约2.7_________(填单位);
(2)如图所示,画出胶囊机器人在胃中所受重力示意图_________;
(3)胶囊机器人在胃中每下降1cm,重力做功W=_________;
(4)如果小白医生想扫描更大范围时,应操作机器人_________(靠近/远离)此区域;
(5)小白医生在远程无线操控机器人时,通过_________波来传递信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向一:结合实例,尝试分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2024四川眉山)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B.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无侦—8”无人机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D. “华龙一号”核电站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答案】B
【解析】A.电动汽车利用电能,而电能是消耗其他能源转换来的,属于二次能源,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板是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故B正确;
C.无人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进行发电,不是核聚变,故D错误。
故选B。
2. (2024四川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下列家用电器与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电视机 B. 手电筒
C. 电饭锅 D. 电风扇
【答案】D
【解析】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工作。
A.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C.手电筒、电饭锅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C不符合题意;
D.电风扇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2024广东省)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____(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请写出太阳能的1个优点:_________。
【答案】 聚变 可再生 环保/安全/经济
【解析】在太阳内部,太能之所以能发光发热,实质相当于无数个的氢弹爆炸而造成的,即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核能。
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环保,安全,经济。(或环保;节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
4.(2024四川南充) 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燃料的汽油和柴油是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为了减少燃油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如今,我国电动汽车的多项技术已领跑世界,某型号的国产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为,额定电压为,充满电后,它储存了______的能量。
【答案】 不可再生 80
【解析】汽油和柴油短时间内无法再次获取,是不可再生能源。
充满电后储存的能量为
考向二:结合实例,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2024河北)下图所示为电动起重机的工作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属于合金 B. 铁属于非晶体
C. 塑料属于天然材料 D. 图中所示的滑轮属于定滑轮
【答案】A
【解析】A.钢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合金材料,故A正确;
B.铁熔化和凝固时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B错误;
C.塑料是经过人工合成的,是合成材料,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工作时,滑轮与物体一同运动,属于动滑轮,故D错误。
故选A。
2. (2024广东深圳)2024年6月 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思考乐丽丽同学发现划龙舟的船桨改成碳纤维的原因( )
A. 导热好 B. 可导电 C. 密度小 D. 耐高温
【答案】C
【解析】划龙舟的船桨改成碳纤维,因为碳纤维的密度较小,与体积相同的其它物体相比,由m=ρV可知质量减小,使用时更省力。
故选C。
3. (2024云南)我国制造的新型材料PTC、NTC可制成热敏电阻,现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热器等多种电子产品。如图甲所示为PTC、NTC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表量程,滑动变阻器Rp的阻值范围为,Rx的位置可接入PTC或NTC热敏电阻。
(1)由图甲可知,在之间P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2)NTC热敏电阻温度为240℃时阻值为56Ω,将其接入图乙中的Rx位置,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8V,求通过NTC热敏电阻的电流和通电10s它所消耗的电能;
(3)现有PTC和NTC热敏电阻各一个,请任选其一接入图乙中的Rx位置,在热敏电阻温度为152℃时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然后保持滑片位置不变。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所选热敏电阻允许降到的最低温度。(计算过程中若有近似,请用分数代入计算)
【答案】 (1)先变小后变大 (2)0.05A 1.4J (3)见解析
【解析】(1)在之间P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之间P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之间P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变大。
(2)通过NTC热敏电阻的电流
通电10sNTC热敏电阻所消耗的电能
(3)在热敏电阻温度为152℃时,两曲线相交,无论是PTC还是NTC热敏电阻接入电路,阻值均为60欧姆,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5V,则Rp两端的电压为
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故Rp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解得
电压表最大测量值为3V,此时和Rp两端电压相同,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和Rp的阻值相等,为84欧姆。由图甲可知,若将PTC接入电路,最低温度为24℃;若将NTC接入电路,最低温度为80℃。
考向三: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增强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2024甘肃威武)对物质世界和科技发展的一些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 航天器在月球表面利用声呐测绘地貌
C. 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利用核聚变获取核能
D. 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
【答案】D
【解析】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利用核裂变获取核能,故C错误;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故D正确。
故选D。
2. (2024天津)小明对我国一些科技成就进行了梳理,如下表所示。在“相关内容分析”中存在错误的是( )
序号 科技成就 相关内容分析
① 三峡船闸 轮船通行时利用了连通器的特点
② “玉兔号”月球车 车轮宽大可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③ 神舟飞船返回舱 它在地面附近减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④ 国产大飞机C919 机翼获得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A.三峡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正常通航,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玉兔号”月球车车轮宽大,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神舟飞船返回舱它在地面附近减速下降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国产大飞机C919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产生向上的升力,获得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2024四川遂宁)2024年4月25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将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火箭上升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它搭载的飞船是运动的
B. 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向飞船传递信息
C. 火箭发射应选用热值较大的燃料
D. 火箭发动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答案】A
【解析】A.火箭上升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它搭载的飞船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传播,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向飞船传递信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箭发射应选用热值较大的燃料,燃烧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2024四川成都)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关注身边的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基本要求。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航空母舰福建舰排水量为80万吨 B. 我国特高压输电的电压为10千伏
C.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伏 D. 家用轿车空载时的质量为20吨
【答案】C
【解析】A.我国航空母舰福建舰排水量为8万吨,故A不符合题意;
B.我国高压输电的电压为10千伏,特高压输电的电压可达1000千伏及以上,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居民用电电压为220V,所以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伏,故C符合题意;
D.家用轿车空载时的质量为2000kg,合2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2024云南)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始执行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如图所示为火箭发射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探测器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
B. 探测器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C. 探测器到达月球后质量会变大
D. 探测器与地面指挥中心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答案】BD
【解析】A.探测器加速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增大,故A错误;
B.探测器加速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高,重力势能增大,故B正确;
C.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状态、位置等因素无关,所以探测器到达月球后质量不变,故C错误;
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且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所以探测器与地面指挥中心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BD。
6. (2024江苏无锡市)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它通过______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的信息传递。如图是中继星的星载天线熔比模型,形如“金色大伞”,“伞面”由高反射率的“镀金钼丝”制成,能将信号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会聚到信号接收器,实现信息传输。“镀金钼丝”还具有热膨胀系数低的性质,可以确保其在温度变化较大时______(选填“容易”或“不易”)发生形变。
【答案】 电磁波 反射 不易
【解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鹊桥二号”中继星通过电磁波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的信息传递。
由图可知,中继星的星载天线能将信号能将信号会聚到信号接收器,实现信息传输。
“镀金钼丝”具有热膨胀系数低的性质,“镀金钼丝”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不易发生形变。
7.(2024四川宜宾)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南极。探测器由“轨返组合体”和“着上组合体”组成,“着上组合体”上装有着陆相机,在下降过程中拍摄月球表面照片,将图片、数据回传地面应用系统进行研究。“着上组合体”的落月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当距离月面约90~110米高度时,进入悬停段,这一阶段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发射激光,通过反射获得这个探测器与月面的相对位置和速度,完成高精度三维成像,帮助实现平稳着陆。
请从文中摘取一段与物理相关的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将图片、数据回传地面应用系统;物理知识: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
【答案】 在下降过程中拍摄月球表面照片 凸透镜成像规律,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解析】物理信息在下降过程中拍摄月球表面照片。
物理知识,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是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8. (2024江苏扬州)温差发电技术是绿色环保的发电技术,利用热电转换材料和两块金属板可制成简易的温差发电装置。如图所示,将发电装置的一块金属板放在冷水中,用火焰加热另一块金属板,观察到与热电转换材料连接的LED小灯珠发光。
(1)小明想利用此装置探究发电的电压与温度的关系,对此装置做了适当的改进:将LED小灯珠拆下,换成数字电压表接入电路;撤去蜡烛,将上端金属板A浸入热水中,用温度计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冷、热水的温度。测得数据如下:
热水温度/℃ 84.7 74.8 73.0 70.8 69.5 68.4
冷热水温差/℃ 64.1 54.2 52.4 50.2 48.9 47.8
电压U/V 5.39 5.27 4.57 4.25 4.16 3.90
①改变热源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分析表格数据,当时室温是___________℃;
③要提高发电电压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各写1条)
(2)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人体和环境的温差做出了温差电池。若该电池在1℃的温差下产生的电压,输出功率为,则输出电流为___________A。
【答案】 (1)见解析 20.6 提高热水的温度##降低室温 更换发电效率更高的热电转换材料
(2)
【解析】(1)小明想利用此装置探究发电的电压与温度的关系,则需要记录不同温度差下的电压示数,因用火焰加热A金属板时,金属板A的温度无法得到,且温度不易控制,从而无法得到温度差,因此撤去蜡烛,将上端金属板A浸入热水中,此时可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从而得到冷热水的温度差。
(2)由表格数据可知,冷水的温度
冷水的温度即水在室温下的温度,因此当时的室温是20.6℃。
(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冷热水温度差越大时,发电的电压越高,因此要提高发电电压,可以增大温度差,即提高热水的温度或者降低室温;当热电转换材料不同时,产生发电电压的高低也不同,因此可以更换发电效率更高的热电转换材料。
(4)该电池输出的电流为
9. (2024贵州省)神舟系列飞船完成载人飞行任务后,航天员如何安全返回地球?且看科技含量十足的返回舱如何带航天员安全“回家”,如图1所示。
返回舱从进入大气层开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速度从7.9千米每秒逐渐降至几百米每秒,实现“超级减速”。
第二阶段:当返回舱距离10km左右时,降落伞打开,使返回舱速度从200m/s降至约7m/s。
第三阶段:返回舱降至距地面1m时,底部的反推发动机接收指令点火,产生向上的推力,使返回舱速度降至1~2m/s实现“温柔”着地。
请根据上述介绍,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航天员安全“回家”,返回舱降低高度的三个阶段共同的核心任务是______;
(2)返回舱在某阶段需通过舱内测距装置向地面发射信号,当返回舱接收到地面反射信号,即可测出此时其所在高度。若信号采用电磁波,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信号采用超声波,请在答题卡的虚线框内画出返回舱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大致位置________。由此判断,返回舱实时测距装置发射的是______波;
(3)返回舱表面涂有防热材料,通过烧蚀带走因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但仍有部分热量传至舱内使其温度升高。你认为在返回舱的设计上如何保持舱内温度适宜?(写出两条设计办法即可)( )
(4)第一阶段的“超级减速”过程中,请比较内能增加量E1和返回舱重力势能减少量E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忽略返回舱质量的变化)( )
【答案】 (1)减速 (2) 电磁 (3)见解析
(4) 见解析
【解析】(1)由题意知,第一阶段:返回舱速度从7.9千米每秒降至几百米每秒;第二阶段:返回舱速度从200m/s降至约7m/s;第三阶段:返回舱速度降至1~2m/s实现“温柔”着地。因此要实现航天员安全“回家”,返回舱降低高度的三个阶段共同的核心任务是降低速度。
(2)由题意知,返回舱在某阶段需通过舱内测距装置向地面发射信号,当返回舱接收到地面反射信号,即可测出此时其所在高度。若信号采用电磁波,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信号采用超声波,由于声波的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速度,当超声波信号传到地面再返回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返回舱受到信号时,距离地面已非常接近,因此为了返回舱能安全着陆,返回舱实时测距装置发射的是电磁波,如图所示:
(3)为了保持舱内温度适宜,可以在返回舱表面涂一层导热性能好,熔点高,比热容大吸热材料,通过熔化吸热,降低舱内的温度或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舱体表面的热量导到散热区,通过吸热型物态变化处理热量,以降低舱内温度。
(4)由题意可知,第一阶段: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速度从7.9千米每秒逐渐降至几百米每秒,实现“超级减速”。因此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通过摩擦转化为内能,因此内能增加量E1大于返回舱重力势能减少量E2。
10. (2024广东深圳)胶囊胃镜机器人
“胶囊胃镜”全称为“遥控胶囊内镜系统”,被誉为“完美胃部检查的胶囊内镜机器人”。胶囊机器人另一个名字为磁控胶囊内镜,重为0.05N。它只需患者随水吞下,经过15 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典型的胶囊内窥镜包含几个主要组件:外壳,光学窗口,LED阵列,光学透镜,CMOS图像传感器,射频发射器,天线和电源。医生通过胶囊胃镜系统,可以实时精确操控的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达到全面观察胃黏膜并做出诊断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图像被5G无线传输至便携记录器,数据导出后,还可继续回放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思考乐小白同学口服一个胶囊机器人,这个胶囊机器人长约2.7_________(填单位);
(2)如图所示,画出胶囊机器人在胃中所受重力示意图_________;
(3)胶囊机器人在胃中每下降1cm,重力做功W=_________;
(4)如果小白医生想扫描更大范围时,应操作机器人_________(靠近/远离)此区域;
(5)小白医生在远程无线操控机器人时,通过_________波来传递信号。
【答案】 (1)cm (2) (3) 5×10-4J (4) 远离 (5) 电磁
【解析】(1)由图甲可知,胶囊机器人长大约等于两个手指的宽度,约2.7cm。
(2)从胶囊机器人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3)胶囊机器人在胃中每下降1cm,重力做功
W=Gh=0.05N×0.01m=5×10-4J
(4)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变大,像变小,如果小白医生想扫描更大范围时,让像小一些,应操作机器人远离此区域。
(5)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医生在远程无线操控机器人,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