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 实验 专题27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原卷版+解析版)--2024年物理中考真题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模块三 实验 专题27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原卷版+解析版)--2024年物理中考真题汇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19 09:36: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2024湖南长沙)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6.8cm、67.0cm、67.5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
A. 66.8cm B. 67.0cm C. 67.1cm D. 67.5cm
【答案】C
【解析】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可知,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24广东省)测量地图上A、B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读数为___cm。
【答案】 2.35
【解析】如图所示,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需要估读,故读数为2.35cm。
3.(2024四川达州模拟)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答案】1 3.50
【解析】刻度尺每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每小格表示1mm,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
物体左边对齐2.00cm刻度线,右侧对齐5.50cm刻度线,相减为物体的长度读数,为3.50cm。
4.(2024四川自贡模拟)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答案】2.75 110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A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75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6.75cm-4.00cm=2.75cm
停表中间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分针在“1”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且过了半格,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秒针在50s刻度线处,所以停表的示数为1min50s=110s
5.(2024江西模拟)如图,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 min s。

【答案】 1 22
【解析】[1][2]如图所示,大表盘的分度值为1s,小表盘的分度值为1min,小表盘的指针超出了刻度1,大于1min,大表盘的指针指向22s,故该同学的成绩是1min22s。
6.(2024江西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出黑板报时所用常见直尺的一部分,请你推断出它的分度值是 。

【答案】0.5cm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个刻度值之间的值为0.5cm,所以它的分度值为0.5cm。
7.(2024湖南模拟)下列测量工具读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长度:2.70cm
B.温度计的示数:34℃
C.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4.4g
D.量筒中水的体积:25mL
【答案】A
【解析】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的长度l=12.70cm-10.00cm=2.70cm
故A正确;
B.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从上到下逐渐增大,说明该部分为温度计零刻度线以下的温度,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进行读数,其分度值为1℃,读得此时显示的温度为﹣26℃,故B错误;
C.标尺上的读数应以标尺左侧边缘所对的刻度线为准进行读数,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读出其读数为4g,故C错误;
D.量筒中水的体积应以凹液面的最低处所对的刻度线为准进行读数,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4mL,故D错误。故选A。
8. (2024四川达州)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甲图是长度测量,被测物的长度为________cm。乙图是质量测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2.20 32.2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的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7.20cm对齐,则物体的长度为
游码的分度值为0.2g,游码的示数为2.2g,物体的质量为
9. (2024福建)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知道蜡柱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很快就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猜想蜡柱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可能与蜡柱的形状有关,探究如下:
(1)取底面积、高10cm的蜡柱,用天平测出蜡柱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g,计算出蜡柱的密度为______。
(2)如图乙,在蜡柱上截取一段,将其头部做成流线型,测量其质量为3.6g。为得到等质量的圆柱型蜡柱,需在余下蜡柱上再截取一段______cm的蜡柱。
(3)将做好的蜡柱分别放入装满水的透明管中,从底部由静止释放,蜡柱的底端经过适当高度的A点时开始计时,每隔5s在管壁刻度尺上标记其位置。某次标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cm。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流线型蜡柱上升的速度______圆柱型蜡柱上升的速度。
(5)提出一个继续探究的其他相关问题:____________。
【答案】 (1)9 0.9 (2) 4 (3) 26.55 (4) 大于 (5)蜡柱上升的速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解析】(1)由图甲可知,蜡柱的质量为
m=5g+4g=9g
蜡柱的体积为
V=Sh=1cm2×10cm=10cm3
蜡柱的密度为
(2)设截取的蜡柱长度为l,体积为V1,质量为m1,则
(3)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则读数为26.55cm。
(4)由公式可知,图线斜率为速度,则流线型图线的斜率大于圆柱型图线斜率,则流线型蜡柱上升的速度大于圆柱型蜡柱上升的速度。
(5)影响蜡块上升的速度可能是多因素的,则可以继续探究蜡柱上升的速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10. (2024江西)图甲是公园里两个绳长不同的秋千。某同学荡秋千时发现这两个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不同。该同学猜想: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是否与绳长有关?
【证据】该同学用细线系上一个小球模拟秋千,如图乙所示,悬点O到小球重心的距离简称摆长。每次让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改变摆长进行探究,记录结果如表三:
表三
实验次数 摆长L/cm 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60.0 15.8 1.58
2 80.0 18.1 1.81
3 100.0 20.0 2.00
【解释】同一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___________不变,摆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___________。由此可知,秋千未坐人时(如甲所示)往返一次的时间与绳长有关。
【交流】
(1)该探究所需的测量工具有量角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该同学发现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不易测准,于是他测出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再算出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
①下列物理量的测量也可采用类似方法的是___________;
A.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 B.一支铅笔的长度
C.一个苹果的质量 D.一杯水的温度
②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减小测量的___________。
(3)该同学联想到杂技演员荡秋千,有时站着,有时坐着。由此合理猜想,演员改变重心的位置相当于改变了摆长,该演员在秋千上从同一起点由静止往下荡时,坐着比站着往返一次的时间更___________。(温馨提示:杂技动作,请勿模仿)
【答案】 夹角 长 (1)刻度尺 秒表 (2)A 误差 (3)长
【解析】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时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和摆下时的角度相同,改变摆长,故用同一小球由静止释放,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
由表格数据可知,摆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
(1)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需要控制摆下时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长,测量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故该探究所需的测量工具有量角器、刻度尺和秒表。
(2)①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不易测准,于是测出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再算出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该方法为累计法。
A.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很小,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很难直接测量,故可以先测量一整本书的厚度,再除以纸张的数量,从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累计法,故A符合题意;
B.一支铅笔的长度较长,可以直接使用刻度尺测量,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苹果的质量较大,可以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杯水的温度通常在0℃~100℃之间,可以直接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②由于所测量的物体小于分度值,直接测量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故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减小测量的误差。
(3)演员改变重心的位置相当于改变了摆长,该演员在秋千上从同一起点由静止往下荡时,坐着的重心位置比站着的重心位置更低,即坐着时的摆长更长,摆长越长,往返一次的时间更长,故坐着时往返一次的时间更长。
11. (2024湖南模拟)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时起始端不是从0开始,而是从1.00cm处作为测量的起始端,读出末端的示数为4.90cm,因此橡皮擦的长度为
故选B。
12. (2024吉林模拟)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 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 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 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
【答案】C
【解析】A.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下落,快达到地面时,速度较大,动能较大,如果落到人的头上,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故A错误;
B.一层楼高约为3m,乒乓球从三楼落下,高度约6m,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高度,刻度尺的量程过小,故B错误;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如果不调零,测量的时间不准确,误差较大,故C正确;
D.测量的平均速度表示乒乓球从三楼到地面这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故D错误。故选C。
13. (2024山东枣庄模拟)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7.57cm、17.56cm、17.57cm,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答案】 17.57 1mm
【解析】用刻度尺测铅笔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所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所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测量物体长度时,需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就是分度值所在的位,所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14. (2024湖北模拟)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cm,乙图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 _____s,停表读数是 _____s。
【答案】 2.50 0.1 338.5
【解析】如图甲,为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读数为2.50cm。
如图乙,为秒表,秒针盘每1s平均分成了10等分,故分度值为0.1s。
如图所示,5min过半,说明秒表盘读第二圈,读30s开外,故读数为5min38.5s,合338.5s。
15. (2024湖南模拟)直尺是常用的文具,用直尺可以完成以下小实验。
(1)将两把三角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直尺紧贴桌面快速击打下方三角尺,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说明上方的三角尺具有惯性;
(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直尺能吸引碎小纸屑,是因为 ___________;
(3)图甲中纽扣的直径为 ___________cm;
(4)如图乙,用三角尺的底边将直尺支撑起来,直尺的正中间位置放在三角尺的底边上,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某位同学在直尺的a端上方沿着水平方向用力吹气,观察到直尺a端 __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 (1)上方的尺子落到原处(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1.10 (4)上升
【解析】(1)将两把三角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直尺紧贴桌面快速击打下方的尺子,下方的尺子被打出,上方的尺子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方的尺子落到原处。
(2)头发与塑料尺子摩擦使塑料尺子带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等轻小物体。
(3)图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3.10cm,物体长度
l=3.10cm-2.00cm=1.10cm
(4)在直尺的a端上方沿着水平方向用力吹气,直尺上端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直尺下端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所以直尺会上升。
16. (2024齐齐哈尔模拟)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的长方形的边长和宽度:
(1)测得边长为______cm,宽度为______cm。
(2)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
(3)你觉得在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答案:(1)4.00;2.00;

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17. (2024辽宁模拟)(1)如左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圆筒的直径d 为 cm;
(2)图乙所示秒表示数为 。
【答案】(1)1mm;1.20;(2)3′38″。
【解析】(1)由图知:①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筒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20cm对齐,所以圆筒的直径为d=3.20cm-2.00cm=1.20cm;
②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8s,即秒表的读数为3′38″.
所以答案为:1mm;1.20;3′38″.
点评: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18.(2024江西模拟)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图;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甲(2)26.02(3)偏大
【解析】(1)读图可知,乙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甲是正确的。
(2)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3)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19. (2024山西模拟)左图是一种测量身高的仪器,该仪器上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_______(选填“cm”或“m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图中测量对象的身高为_______cm。
(2)右图所示中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 s。
【答案】(1)cm;1 cm;165.0;(2)99.8.
【解析】(1)中学生的身高在160 cm左右,由图知,测量对象身高对应的是“165”,故推知该刻度尺数字对应的单位是“cm”;“160”和“17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 c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测量对象的身高为165.0 cm。
(2)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所指时间在1min与2min之间(且超过1.5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停表的读数为1min39.8s=99.8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2024湖南长沙)为给课桌裁剪一块合适的课桌垫,小明用卷尺对课桌长度进行了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66.8cm、67.0cm、67.5cm。则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
A. 66.8cm B. 67.0cm C. 67.1cm D. 67.5cm
2. (2024广东省)测量地图上A、B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读数为___cm。
3.(2024四川达州模拟)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4.(2024四川自贡模拟)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5.(2024江西模拟)如图,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 min s。

6.(2024江西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出黑板报时所用常见直尺的一部分,请你推断出它的分度值是 。

7.(2024湖南模拟)下列测量工具读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长度:2.70cm
B.温度计的示数:34℃
C.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4.4g
D.量筒中水的体积:25mL
8. (2024四川达州)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甲图是长度测量,被测物的长度为________cm。乙图是质量测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9. (2024福建)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知道蜡柱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很快就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猜想蜡柱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可能与蜡柱的形状有关,探究如下:
(1)取底面积、高10cm的蜡柱,用天平测出蜡柱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g,计算出蜡柱的密度为______。
(2)如图乙,在蜡柱上截取一段,将其头部做成流线型,测量其质量为3.6g。为得到等质量的圆柱型蜡柱,需在余下蜡柱上再截取一段______cm的蜡柱。
(3)将做好的蜡柱分别放入装满水的透明管中,从底部由静止释放,蜡柱的底端经过适当高度的A点时开始计时,每隔5s在管壁刻度尺上标记其位置。某次标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cm。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流线型蜡柱上升的速度______圆柱型蜡柱上升的速度。
(5)提出一个继续探究的其他相关问题:____________。
10. (2024江西)图甲是公园里两个绳长不同的秋千。某同学荡秋千时发现这两个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不同。该同学猜想: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是否与绳长有关?
【证据】该同学用细线系上一个小球模拟秋千,如图乙所示,悬点O到小球重心的距离简称摆长。每次让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改变摆长进行探究,记录结果如表三:
表三
实验次数 摆长L/cm 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60.0 15.8 1.58
2 80.0 18.1 1.81
3 100.0 20.0 2.00
【解释】同一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___________不变,摆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___________。由此可知,秋千未坐人时(如甲所示)往返一次的时间与绳长有关。
【交流】
(1)该探究所需的测量工具有量角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该同学发现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不易测准,于是他测出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再算出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
①下列物理量的测量也可采用类似方法的是___________;
A.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 B.一支铅笔的长度
C.一个苹果的质量 D.一杯水的温度
②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减小测量的___________。
(3)该同学联想到杂技演员荡秋千,有时站着,有时坐着。由此合理猜想,演员改变重心的位置相当于改变了摆长,该演员在秋千上从同一起点由静止往下荡时,坐着比站着往返一次的时间更___________。(温馨提示:杂技动作,请勿模仿)
11. (2024湖南模拟)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2024吉林模拟)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 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 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 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
13. (2024山东枣庄模拟)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7.57cm、17.56cm、17.57cm,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14. (2024湖北模拟)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cm,乙图中停表秒针盘的分度值是 _____s,停表读数是 _____s。
15. (2024湖南模拟)直尺是常用的文具,用直尺可以完成以下小实验。
(1)将两把三角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直尺紧贴桌面快速击打下方三角尺,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说明上方的三角尺具有惯性;
(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直尺能吸引碎小纸屑,是因为 ___________;
(3)图甲中纽扣的直径为 ___________cm;
(4)如图乙,用三角尺的底边将直尺支撑起来,直尺的正中间位置放在三角尺的底边上,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某位同学在直尺的a端上方沿着水平方向用力吹气,观察到直尺a端 __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16. (2024齐齐哈尔模拟)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的长方形的边长和宽度:
(1)测得边长为______cm,宽度为______cm。
(2)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
(3)你觉得在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17. (2024辽宁模拟)(1)如左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圆筒的直径d 为 cm;
(2)图乙所示秒表示数为 。
18.(2024江西模拟)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图;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9. (2024山西模拟)左图是一种测量身高的仪器,该仪器上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_______(选填“cm”或“m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图中测量对象的身高为_______cm。
(2)右图所示中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 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