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9 14:3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文艺复兴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中古时期的欧洲
古代美洲与非洲
5世纪
15世纪


中国南北朝
中国明朝
公元476年
西罗马灭亡
东罗马帝国
继续发展
公元1453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
中世纪(中古时期)
课堂导入
“中世纪”
(中古时期)
核心素养时代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新课标
教学评一致性
素养提升
课堂导入
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教学
目标评价
任务评价
单元大概念
思维创新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延迟符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传播,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立足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认识基督教在中古西欧的地位和影响。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立足历史解释,了解封君封臣制度,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客观地认识封君封臣制度的历史作用。
家国情怀 时空观念
立足时空观念,理解查理曼帝国发展历程,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目标评价
时间 创始人 诞生地
教义 发展与传播 作用
1世纪
耶稣
巴勒斯坦地区
原罪观和救赎论(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国教-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罗马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发展-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国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推动基督教的发展
①基督教与封建地主阶级相互勾结、利用,形成思想的上的统一,经济上的协调,从而形成完整的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
②教会逐渐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堡垒
③对西欧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如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学艺术等.
(自主学习)
任务评价一:基督教的兴起
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B层学生展示。
学法提示:立足大概念、大单元学习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括(教师适当引导)
基督教的兴起
说一说:结合地图和材料分析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
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民把希望 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互动探究
材料一1世纪,基督教产生。2世纪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有利于罗马的统治。4世纪末,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5世纪,法兰克国王把基督教作为国家宗教制度,在被征服地区强制推广,成了西欧民众普遍信仰的宗教。
时空观念
背景
地位
经济上:教皇与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地主;
政治上:教皇地位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
文化上: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于一切。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
结合图片阅读课本33页:
1.法兰克王国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2.为巩固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481年
互动探究
时间
人物
克洛维
法兰克王国
克洛维
措施
查理·马特
封君封臣制度 形成
普遍流行
确立仪式
内容
特点
影响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欧洲中世纪谚语
缔结仪式
契约意识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推行采邑制改革,封君将土地赐给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保护封臣。
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封臣行“臣服礼”(“委身式”);封君行“授职礼”,明确彼此间权利和义务后,正式结为封君封臣关系
封臣义务:忠诚;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义务: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保护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等级森严,层层分封;逐级保护和负责。
(1)奠定了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基础,促使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
(2)封建主仰仗经济和武装力量,割据一方,封建主之间的争夺和冲突加剧,导致混战割据局面的出现。
(自主学习)
任务评价二:封君与封臣
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A层学生展示。
1、封君与封臣分别有怎样的义务?
2、概括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
3、封君与封臣制度关产生了怎样影响?
义务
封君
封臣
效忠、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给予土地、提供保护等
(国王)
(公侯伯子男爵)
(骑士)
①严格的等级性;
②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自主学习,完成一下问题。
封君与封臣
11世纪,以土地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形成。
【材料2】:封君的主要义务是为封臣提供生计,通常是授予采邑(土地);同时也要保护封臣;封君的主要权利是因向封臣提供采邑或其他生计而合法地要求并享有封臣的服役,如提供兵役、金钱。封君封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互为一体。
——[比] 弗朗索瓦 冈绍夫《何为封建主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西周分封制
西欧封建制度
血缘
土地
王权强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权有限
①都通过分封土地得以实现
②都促进了等级制度的形成
③都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统治秩序
④都规定了彼此的权利与义务
共同点
封君与封臣
想一想:西欧封建等级制与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有何异同?
互动探究
不同点
①分封制纽带是血缘;封君与封臣纽带是土地
②分封制天子是最高统帅;封君与封臣不可逾越将领
查理四处征伐,版图扩展至今意大利北、西班牙北、德国西部;与西罗马帝国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帝国 查理继位 时间
巩固措施
帝国形成 时间
标志
帝国分裂 查理加冕
查理大帝
法兰西
德意志
意大利
8世纪
四处征伐: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教区人民向教会缴纳“什一税”,使教会势力强大。
800年
查理在罗马加冕称帝,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任务评价三:查理曼帝国
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A层学生展示。
(自主学习)
800年,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大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君权神授
物质、军事支持
国王
教会
王权与教权结合起来,
共同维护统治秩序。
查理曼帝国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的比较 中国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 认识
时间
政治 经济 城市 思想 文化 公元前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一家一户为主
城市规模大;
以政治职能为主。
公元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
等级森严、教权与
世俗权力斗争激烈
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具有政治体制成熟、经济结构稳定、思想文化繁荣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绵延数千年的主要原因,也是禁锢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枷锁。正是由于西欧封建社会的黑暗,才刺激人们寻求近代社会的曙光,促进其发展。
文学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庄园为主
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以经济职能为主。
神学占统治地位,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素养评价
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
前324年
前8世纪
4世纪末
西周灭亡
前771

前221年
秦汉时期
2世纪
亚历山大东征
希腊城邦出现
伯里克利改革
罗马帝国分裂,拜占庭帝国建立
进入黄
金时期
前334年
前475年
220年
战国时期
基督教产生
1世纪
罗马帝国
法兰克王国
建立
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481年
529年
843年
12世纪
1453年
查理曼帝国
分裂
西欧城市兴起
大学
兴起
灭亡
前770

春秋时期
前476

266年
两晋时期
420年
隋朝建立
581年
唐朝
建立
618年
北宋建立
960年
元朝统
一全国
1279年
明朝
建立
1368年
中国
前5世纪
中后期
10世纪
拜占庭
帝国
拜占庭帝国
希腊
罗马
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
兴起
克洛维
皈依基督教
封君封臣制度
发展
鼓励基督教发展
查理曼帝国
强盛
分裂
形成了以后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土地政策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