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精品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精品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1 23:45:33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赫西俄德
公元前8世纪
“最最光荣而强大的宙斯,
黑云之神,高天之王!”
——阿咖们侬
公元前9世纪
荷马
“歌唱诸神和人类之父宙斯,称赞他是神灵中最卓越者、最强有力!”
思考:从古希腊文明早期口耳相传的史诗里可看出古希腊人最初思想的关注点是什么?
对神的崇敬与敬畏,谈谈你还知道希腊那些神话?
课堂导入
核心素养时代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新课标
教学评一致性
素养提升
课堂导入
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教学
目标评价
任务评价
单元大概念
思维创新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延迟符
2022年课程标准:
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立足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了解希腊神话的特点和《荷马史诗》,理解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的关系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立足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掌握希腊的主要哲学家及其成就、罗马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罗马法学的主要成就。
家国情怀
立足家国情怀,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目标评价
神话 特点 文学 代表
雕塑 代表作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因荷马史诗而得名。因此把之一时期的希腊称作"荷马时代"。
宙斯像
《掷铁饼者》
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每4年举行一次。
神与人同形同性
《荷马史诗》
盲诗人荷马所著
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①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②《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杰作之一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B层学生展示。
任务评价一:希腊文学和雕塑
互动探究
1.希腊神话
断臂维纳斯
普罗米修斯盗火后受惩罚
结合你所读过的希腊神话作品,观察图片中的希腊神话描写的神,他们和人有何相同?
特点
“神人同形同性”
如何理解“神人同形同性”?
“神人同形”是指神有着人一样的形态和肉体,却比人高大健美。
“神人同性”是指神有着和人一样的性情,也有各种弱点和缺点。
互动探究
2.文学
说一说:结合图片和材料分析《荷马史诗》的内容和地位?
盲诗人荷马
材料
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两部光辉诗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取材于此。《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对爱琴文明的了解,原先主要来自《荷马史诗》的描写。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提供的线索,历经三年发掘,终于揭开发岑文明的面纱。
①内容:《伊利亚特》、《奥德赛》
②地位: 《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史书记载的缺陷。指出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的关系。
①缺陷:真实性、可信性较差
②关系:古代史书中的记载是考古发掘的重要依据,考古发掘出的实物能够佐证古代史书记载的真实性
《伊利亚特》
《奥德赛》
主要内容是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的故事。它通过对特洛伊战争的描写,歌颂英勇善战、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建立功勋的英雄。
诗人把奥德修斯的10年海上历险,用倒叙的手法放在他临到家前40多天的时间里来描述。这10年惊心动魄的经历,包含了许多远古的神话,反映出经幻想加工过的自然现象以及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和胜利。
世界七大奇迹指的是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七座宏伟的建筑和雕塑。它们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只有埃及胡夫金字塔得以保存至今。
掷铁饼者
断臂的维纳斯
奥林匹亚神庙宙斯像
不完整却完美
3.雕塑
希腊建筑 建筑艺术
代表
罗马建筑 建筑艺术
代表
罗马大竞技场
(斗兽场或角斗场)
帕特农神庙遗址
万神庙
①主要体现在神庙
②建筑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柱式各有不同。
帕特农神庙遗址
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罗马大竞技场(斗兽场或角斗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万神庙等。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A层学生展示。
任务评价二:建筑艺术
比较下列图片,你能判断出这些建筑分别是古代哪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吗,请简述判断的理由(依据特点)。
希腊: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罗马: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
希腊的帕特农神庙
罗马万神庙穹顶
罗马的大竞技场
互动探究
罗马万神殿
美国白宫
比较左右图片,看看今天的建筑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有什么相似之处
比利时议会大厦
顶部三角形长方形主体建筑前面有圆柱
古罗马竞技场
荷兰
现代
歌剧院
英国
奥林匹克中心
鸟巢
影响: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古代中国以木结构为建筑体系,采取纵深轴线的布列方式,讲究高低有序、主次有别,如同交响乐的一个又一个乐章。明堂是史上最大的木构建筑,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它也是著名的礼制建筑,很多重大典礼均在此进行;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大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高大,华丽的中轴建筑群。
材料二 古罗马建筑追求个体宏伟壮丽的气魄与热闹喧闹的氛围,帝国的许多城市都用石头兴建角斗场,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是古罗马角斗场。罗马人曾以大角斗场象征国家的永恒,“只要角斗场在,罗马就在”。大角斗场观众席分为五个区,可容纳8万多观众,60排座位逐排升高,观览条件好,这种设计被今天的大型体育场沿用。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不同的原因。
(1)建造理念不同: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建筑群体的和谐;古罗马建筑强调建筑个体的宏伟壮丽。建筑的主要材质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古罗马以石制建筑为主体。
(2)原因:中国儒家思想主导社会秩序,罗马吸收希腊建筑特点;中国强调封建专制制度,古罗马则是商业文明和民主制度。
人物 理论主张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苏格拉底之死》
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解剖了许多动物,莫定了动物学基础
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演绎法
任务评价三:哲学和法学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C层学生展示。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恩格斯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希腊三哲”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故乡
1.哲学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认为世界是可以依靠人的观察解释、认知的。
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指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
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创立逻辑学等新学科
质疑神
认识人
人的价值
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理性精神。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哲学
《苏格拉底之死》
1789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克·路易·大卫创作
阅读课文,说说苏格拉底因何获罪?
“不敬神”和“蛊惑青年”。
雅典实行城邦民主制度。“不敬神”
即不信城邦的神,反对民主制度。
雅典法庭作出怎样的判决?
判处死刑(一个月后执行)
你认为苏格拉底有脱身的可能吗?
1.认罪;2.越狱逃生(雅典政府默许)
苏格拉底案件的结果如何?
苏格拉底饮鸩(毒汁液)从容赴死
苏格拉底为何选择伏法?
坚持自己的信念;维护法律的尊严
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决不折腰。
你认为是谁杀死了苏格拉底?
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
多数人的主张不代表一定正确
互动探究
史料实证
材料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亚里士多德和老子在认识世界方面分别有怎样主张?据材料一指出,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影响?
(1)主张: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人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老子:顺应自然;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影响: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段话中的法律指的就是罗马法。那么什么是罗马法,罗马法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罗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法学
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罗马共和国疆域
罗马帝国疆域
根据地图概括罗马国家发展的历程?
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疆域不断扩大
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 ——杰斐逊
罗马法的形成过程
习惯法
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公民法
万民法
《民法大全》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经济法+其他法学概念
=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2.法学
罗马法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法国是接受罗马法最早的国家之一。1804年《法国民法典》接受了罗马法学关于人和物划分的体系,沿袭了罗马法学。这部法典经过修改,至今认为法兰西共和国民法典。而且成为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典的基础。
德国历届皇帝都宣布罗马法的效力遍及全国,视罗马法为其帝国法。德国大学普遍设置罗马法教程,广输人才学习罗马法。精通罗马法的人才在具体的行政机构中任职。罗马法在德国司法中得以确认。
西班牙王室聘请罗马法学家在王室参事府和王室法院任职,学者赴意大利和法国学习罗马法。
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
公历的缘起
来源
古埃及太阳历
发展
儒略历
确立
格里高利历
《儒略历》它将全年分设为12个月,单数月是大月,长31日,双数月是小月,长为30日,只有2月平年是29日,闰年30日。《儒略历》编制好后,恺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又从2月减去一日加到8月上(8月的拉丁名即他的名字奥古斯都)使8月变成大月,又把9月、11月改为小月,10月、12月改为大月。儒略历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16世纪前,西方国家大多采用它。
任务评价四:公历的缘起
1.来源:
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
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你出生的年是闰年吗?为什么?
2.内容:
3.影响:
中国农历的闰月和儒略历的闰年是两回事。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是阴阳历,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究竟闰哪一个月由节气来决定。。
第一,希腊自然条件优越。与外界接触多,便于继承和吸收周边地区的文明遗产。
第二,社会政治制度先进。城邦的精髓便是公民的集体治权,这种以人为本的民主政治,有利于民主法制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社会经济发达。有利于公民意识、自由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成长。
第四,先哲们的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注重传承和发展。
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古代希腊、罗马取得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素养提升
材料一:西方著名的古典文化学者安邦纳曾说:"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安邦纳的这一概括也同样适用于古时代的罗马。
材料二: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
材料三:奥德赛说“人生在世,最大的光荣,莫如用自己的双手和两脚赢得胜利。”希腊人看重奥运会冠军的荣誉,在他们看来获得这个称号的人是宙斯神最喜爱的勇士,是全希腊最优秀的公民。
帕特农神庙
米隆《掷铁饼者》
特征:(1)具有明显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特征;
(2)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3)富有民主和法治精神;
(4)艺术创作具有庄重典雅、优美和谐等特征;
(5)崇尚英雄、竞技精神。
思考:根据材料和图片思考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
素养提升
多维整合单元大概念
前324年
前8世纪
4世纪末
西周灭亡
前771

前221年
秦汉时期
2世纪
亚历山大东征
希腊城邦出现
伯里克利改革
罗马帝国分裂,拜占庭帝国建立
进入黄
金时期
前334年
前475年
220年
战国时期
基督教产生
1世纪
罗马帝国
法兰克王国
建立
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481年
529年
843年
12世纪
1453年
查理曼帝国
分裂
西欧城市兴起
大学
兴起
灭亡
前770

春秋时期
前476

266年
两晋时期
420年
隋朝建立
581年
唐朝
建立
618年
北宋建立
960年
元朝统
一全国
1279年
明朝
建立
1368年
中国
前5世纪
中后期
10世纪
拜占庭
帝国
拜占庭帝国
希腊
罗马
文学和雕塑
建筑艺术
公历的缘起:儒略历
哲学代表: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罗马建筑艺术代表:大竞技场、万神庙、凯旋门等
文学代表:《荷马史诗》
古希腊建筑艺术代表:帕特农神庙
法学代表:《十二铜表法》
雕塑代表:宙斯像、《掷铁饼者》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哲学和法学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