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 教案(表格式,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 教案(表格式,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20:39: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第八单元的设计围绕“卫生间”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与卫生间相关的词汇和短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本单元通过复习旧知、阅读短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以及创意写作等多个环节,构建了一个从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的完整学习过程。教材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创意写作和家庭调查等拓展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写作素材,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情分析 对于学习《语文园地》第八单元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阅读任务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然而,在口语表达和创意思维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此外,由于卫生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但又常被忽视的场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同时,通过家庭调查和创意海报等活动,学生还能加强与家人的互动,增进家庭情感。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深化学生对卫生间相关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短文了解卫生间安全及卫生知识。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词汇与短语掌握: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忆与卫生间相关的词汇和短语,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引导学生理解卫生间安全与卫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能够流利地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创意写作:引导学生以“卫生间里的温馨时刻”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情感与表达深化:在分享卫生间里的温馨故事时,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情感内涵,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家庭互动:家庭调查和创意海报等活动需要学生与家人密切合作,对于部分家庭环境或亲子关系较为紧张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学习 教师行为:
教师面带微笑,用轻松愉快的语气对学生说:“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场特别的旅程,去一个我们每天都去的地方,但今天我们要用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它,猜猜是哪里呢?”(停顿,观察学生反应) 学生行为:
学生好奇地思考,可能会有人猜测“学校”、“家”等地方。 师生示例对话: 师:“对啦,就是我们的‘卫生间’!别看它小,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八》的第一部分,探索卫生间的秘密。” 生:(兴奋地)“好啊,老师,卫生间里有什么秘密呢?”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板块 (一)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教师行为: 展示插图:“看,这就是我们的卫生间,是不是很熟悉?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能最快说出这些物品的名字。” 逐一出示物品图片及对应词语,如“牙刷”、“刷牙”,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领读:“牙刷,我们一起读——牙刷;刷牙,再读一遍——刷牙。” 讲解生字:“同学们,‘梳’字的部首是木字旁,和木头有关,因为梳子最早是用木头做的。而‘擦’字呢,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提手旁表示与手有关,右边的‘察’提示了它的读音。” 学生行为:
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认真观察图片,大声朗读词语,并尝试记住生字的字形和部首。 师生示例对话: 师:“谁能告诉老师,‘香皂’是用来做什么的?” 生:“老师,‘香皂’是用来洗澡的,它可以让我们身上变得香香的。” (二)引导发现,词语分类 教师行为: 设计小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看,老师这里有两座小房子,一座房子里住着物品(如牙刷、梳子),另一座住着这些物品的用途(如刷牙、梳头)。谁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左边的词语都是什么?右边的呢?”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将词语归类,并尝试总结规律。 师生示例对话: 生:“老师,左边的都是东西,像牙刷、梳子;右边的都是做这些事,像刷牙、梳头。” 师:“非常棒!你发现了词语的分类规律,左边的是物品,右边的是它们的用途。” (三)认字说话 教师行为: 示范说话:“老师先来示范一下,我选的是‘牙刷——刷牙’。每天早晚,我都会用这把蓝色的牙刷认真刷牙,让牙齿变得亮晶晶的。” 鼓励学生练习:“现在,轮到你们了。选一组你喜欢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说一句话吧。”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思考,选词造句,并举手分享。 师生示例对话: 生:“我选的是‘毛巾——擦手’。每次吃完饭,我都会用这条柔软的毛巾擦手,保持干净。” 师:“说得真好,你不仅用上了词语,还结合了生活实际,真棒!” (四)拓展延伸 教师行为: 展示更多生活用品图片:“看,这里还有更多卫生间里的用品,你们认识吗?试着借助拼音读一读。” 引导学生交流用途:“这些用品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能来说说?” 小结:“今天,我们在‘识字加油站’里不仅学到了很多生活用品的词语,还知道了它们的用途,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在生活中识字,真是太棒了!”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借助拼音读词语,积极交流用途,并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拓展提升 (一)情感与表达深化 教师行为: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情感体验:“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词语学习了卫生间的物品和它们的用途,那么,在使用这些物品时,你们有没有特别的感受或者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呢?比如,妈妈是如何教你刷牙的,或者你最喜欢的毛巾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学生行为:
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小故事或感受,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我记得第一次自己洗头时,妈妈在旁边帮我挤洗发水,我觉得很温暖。”或者“我的毛巾是奶奶亲手织的,每次用它都感觉很亲切。” 师生示例对话: 生:“我每次用那把大牙刷刷牙时,都会想起爸爸教我刷牙的样子,他总说要把牙齿刷得像珍珠一样白。” 师:“真是温馨的一幕,看来小小的牙刷也承载着你们之间的爱呢!” (二)创意表达 教师行为:
“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发挥创意,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词语,编一个小故事或者画一幅画,展现你在卫生间里的一天。可以是早晨起床刷牙洗脸的情景,也可以是晚上洗澡的温馨时刻。” 学生行为: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有的选择编写故事,有的则拿起画笔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细致描绘。 (三)展示与评价 教师行为:
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无论是故事还是画作,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之间也相互欣赏和学习。 学生行为:
学生轮流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或观看,并给予掌声和鼓励。 师生示例对话: 生(展示画作):“这是我画的早晨刷牙的情景,我和妈妈一起站在镜子前,她正在帮我挤牙膏。” 师:“画面非常温馨,色彩也很鲜艳,特别是你画的牙刷和牙膏,细节处理得很好,让大家都能感受到那份早晨的清新和母爱的温暖。” 四、布置作业 教师行为:
“今天的课非常精彩,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很多新词语,还通过创意表达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作为课后作业,老师希望大家能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复习巩固: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词语,向家人介绍卫生间的物品和它们的用途,看谁说得最准确、最全面。 创意写作:以‘我的卫生间小故事’为题,写一篇短文,可以写你的一天中在卫生间发生的有趣或感人的事情。 生活观察:继续在生活中寻找并认识更多的汉字,特别是那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字,下周我们来分享你的新发现。”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录作业内容,准备回家后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行为:
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手持几张卫生间物品的图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索了卫生间的秘密,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哪些有趣的词语吗?现在我们来个小竞赛,看谁能最快最准确地说出这些物品的名字。”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牙刷”、“毛巾”等。 师生示例对话: 师:“好,这张图片是什么?” 生(自信地):“这是洗发水!” 二、阅读短文,理解新知 教师行为:
分发准备好的关于卫生间安全与卫生的短文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接下来,我们要一起读一篇关于卫生间的小故事,看看里面有哪些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阅读短文,边读边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 师生示例对话: 师:“读完短文,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卫生间里玩耍?” 生:“因为卫生间里有水,容易滑倒,还有电器,不安全。” 教师行为: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补充讲解卫生间安全与卫生的其他注意事项。 三、小组讨论,深化理解 教师行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与卫生间相关的主题(如“如何正确洗手”、“卫生间的清洁与消毒”等),要求学生讨论并总结关键点。 学生行为:
小组成员热烈讨论,轮流发言,记录讨论结果。 师生示例对话: 师(巡视指导):“你们组在讨论什么主题?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代表发言):“我们在讨论如何正确洗手,我们发现要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至少20秒。” 四、角色扮演,实践应用 教师行为:
设计几个与卫生间相关的场景(如“教弟弟妹妹正确洗手”、“劝说家人不要在卫生间吸烟”),邀请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师生示例对话: 场景一(学生A扮演家长,学生B扮演孩子): B:“妈妈,你看我这样洗手对吗?”(演示洗手动作) A:“很好,但记得要用肥皂,并且每个手指都要搓到哦。” 五、拓展提升 (一)情感与表达深化 教师行为: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同学们,卫生间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也承载着许多温馨和有趣的回忆。现在,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在卫生间里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或者感到特别温暖的事情?” 学生行为:
学生思考后,积极分享自己的小故事或感受。例如,有的学生会说:“我记得有一次生病,妈妈整夜守在我的床边,陪我一起在卫生间里吐,那时候我感觉妈妈的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所有的不适。” 师生示例对话: 生:“有一次,我在洗澡时不小心滑倒了,爸爸立刻冲进来把我扶起来,还帮我处理了伤口,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家人的重要性。”
师:“是的,家人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予我们最坚实的支持。这样的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 (二)创意写作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想请大家以‘卫生间里的温馨时刻’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你可以描述一次在卫生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卫生间的小故事。记得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词汇和短语,让你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行为:
学生拿出纸笔,开始构思并写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三)展示与评价 教师行为: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给予掌声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创意、语言表达和词汇运用的优点,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行为:
学生轮流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不仅得到了锻炼,还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了启发。 六、布置作业 教师行为:
“今天的课非常精彩,同学们不仅巩固了旧知,还通过创意写作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作为课后作业,我希望大家能完成以下任务: 家庭调查:回家后,采访家人关于他们卫生间使用的小习惯或有趣故事,记录下来,下周我们可以一起分享。 创意海报:结合我们今天学到的卫生间安全卫生知识,设计一张创意海报,用图画和文字提醒大家注意卫生间的安全与卫生。海报要美观、实用,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 阅读延伸:找一篇关于家庭安全或卫生习惯的文章或书籍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收获和感想。”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录作业要求,准备回家后积极完成。这些作业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还促进了他们与家人的互动,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