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8 08:1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尤其是了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及其成效。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分析我国法治建设与时俱进的特点,加深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获取可信史料,努力重现现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培养学生筛选、辨析史料的能力。
【历史解释】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崇尚法治的精神和民主法治意识,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情操。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当代中国不同社会时期与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关系。
时空坐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化设计、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设计:
1.由于课程内容较多,特别是时间跨度较大,涉及面广,所以在教学中按照“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进行。大致为:“提出问题——材料分析——互动探究——感悟内化”,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2.在高一上学期《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中对于该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大致且初步的了解,但是有关法制建设史是零散、不够系统的,且关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涉及较少且过于零散,因此在教学注重基本史实讲授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历史知识体系,补充在学习中忽略的有关知识。
3.通过图片、文字等史料,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教材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素养。
情景导入:
上面图片分别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狂飙》、《底线》剧照。
请思考:为何近年来法制剧频出?法治剧频出也可看出我国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视。
那么我们国家是如何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又经历了哪些曲折和发展?
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探究竟。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历史解释: 法治建设
就是按照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表现在: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大力普法。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法制建设的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1.开端:
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等重要文件。
2.性质:
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
3.成就: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4.意义:
(1)确立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立法、司法制度。
(2)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问题探究: 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原因、特点和意义。
第一条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
第四条 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第十七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提示:
(1)原因:
新中国成立,但男尊女卑在旧社会被看作天经地义;
废除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
(2)特点:
体现广大民众意志,巩固了人民民主革命成果。
(3)意义:
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
(二)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年
“文化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三)法制建设新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成就:
(1)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982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
3.意义:
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四)法治建设完善时期:20世纪90年代
1.背景: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措施:
(1)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999年和2004年,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3)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概念辨析: 法制与法治
1.法制:
指法律和制度,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制度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其本质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
2.法治:
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用法律科学管理。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思考点: 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提示:
(1)广义的“法制”是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国家有法律和制度。
(2)“法治”是指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是相对于“人治”。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即法制。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国家都实行“法治”。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材料一 (学思之窗)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
材料二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十-在中国共产党第一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提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2)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4)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期:中共十八大以来
1.背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措施:
(1)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2)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3)法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4)司法: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5)治国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
3.成就:
(1)民生: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
(2)宪法修正案: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3)民法典: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及意义。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年多年以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提示:
(1)特点:
系统性、继承性、民生性、时代性。
(2)意义:
①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②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③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
④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归纳综合: 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并谈谈你对中国法治建设的特点和认识。
(1)历程:
(2)特点:
宪法主体、曲折发展、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继承发展、注重实践。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年
1.背景:
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2.表现:
(1)道德风尚:艰苦奋斗、健康向上;
(2)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3)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3.意义:
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
问题思考: 建国初期的英雄模范人物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精神和风尚?
提示:
(1)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奉献与牺牲精神、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
(2)时代风尚: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二)改革开放后:1978年后
1.背景:
(1)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中央推动: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表现:
(1)20世纪80年代,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3)1994年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4)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3.意义: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思考点: 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何作用?
教材的史料阅读: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4.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和各国人民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8月23日)
提示:
(1)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过程;
(3)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4)关系: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有效途径;
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能动作用。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6—至今
1.历程:
(1)提出: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2)形成:
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3)完善:
2012年,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内容:
(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问题思考: 从“时代楷模”的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哪些精神?
提示:
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积极进取、崇德向善。
3.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杨善洲、黄大年等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4)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问题探究: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材料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提示: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2)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合作探究:作为中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精神文明社会方面应该怎样做?
材料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习近平2016年12月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提示:
(1)积极参与法制教育,拓展法律知识;
(2)争做“知法、守法、护法”合格公民;
(3)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相信法律的力量,用法律保护自己等。
(5)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6)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7)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文明创建公益活动;
(8)坚决反对和制止有损城市文明创建活动的不文明行为等。……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海南高考)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1912—1927年
B.1927—1937年
C.1949—1956年
D.1978—1992年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区里”对应的是建国初期的大行政区,“区里登记走一下”“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可体现了建国初期,苏北地区社会习俗出现了巨大变化,大量封建旧习俗逐渐被废除,人民生活幸福感明显增强,故选C项;1912—1927年对应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封建旧传统在中国依然根深蒂固,排除A项;1927—1937年对应的是土地革命时期,当时苏北地区不存在革命根据地,而且当时的“苏区”主要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1954年大行政区被撤销,广大乡村不存在“区”这种说法,省县乡成为地方行政单位,排除D项。
2.(2022·天津高考)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B.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
D.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
【解析】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是由于对蒋筑英、朱伯儒等模范人物的宣传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了精神洗礼和教育,从而也弘扬了这些模范人物的精神,这反映出当时我国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现实,故选A项;题干所述是对时代楷模的模范事迹所进行的广泛宣传,并未涉及到法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是在中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出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3.(2021·湖北高考)1981年,中国女排经过顽强拼搏勇夺第三届世界杯冠军。亿万人民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收看、收听了这一盛况。女排夺冠后,很快收到数万件海内外的贺信、贺电。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表示,要以女排为榜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由此可见(  )
A.电视机在家庭普及
B.女排精神激励国人
C.排球运动推广全国
D.体育强国梦想实现
【解析】据材料“以女排为榜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可知,女排顽强拼搏奋勇夺冠空前激发了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极大鼓舞着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决心,故选B项;“普及”说法错误,与“亿万人民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收看、收听了这一盛况”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女排精神激励国人,而不是排球运动推广全国,排除C项;单凭女排一个项目夺冠,不能说体育强国梦想“实现”,排除D项。
4.(2020·北京高考)右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
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
【解析】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多颁布相应的法律和条例,着力于完善相关法制体系,故选D项;材料侧重强调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完善相关法制体系,而非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排除A项;舆论监督是指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材料中并未涉及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材料中并未涉及探索民主管理机制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5.(2020·海南高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其中,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  )
A.一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六十年代
D.七八十年代
【解析】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60年代初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石油大会战,结束了中国人依赖洋油的日子,集中体现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故选C项;1959年才发现大庆油田,大庆精神不会产生于一二十年代,排除A项;1959年才发现大庆油田,大庆精神不会产生于三四十年代,排除B项;大庆精神于20世纪五六十年已经产生,排除D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一)法制建设的初创时期
(二)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时期
(三)法制建设新发展时期
(四)法治建设完善时期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期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二)改革开放后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枯燥。对于高二的学上而言,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具体教学中,多采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力求将课堂内容拉近,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学生活动,在活跃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
但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主客观因素,教师对核心素养把握稍显不足,深度上略有欠缺。与政治学科知识连接准备也不够充分,未能有效促成学生在已有知识上生成新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融合政治知识但又能凸显历史学科特色,有待进一步思考研究。
《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0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