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2024·喀什模拟)观察图片,这两幅图片中的农作物分别是谁种植的?( )
A.北京人 山顶洞人
B.北京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图片和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末韬、骨器,种植粟,C项符合题意;
A:北京人山顶洞人,A项不符合题意;
B: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B项不符合题意;
D: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2024·喀什模拟)发生在庚子年初夏的这一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这次战斗不仅阻止了洋兵更多地进入北京,而且也大大坚定了天津人民的抗战决心。这一战役指的是(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大战 C.廊坊大捷 D.虎门战役
【答案】C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发生在庚子年初夏的这一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这次战斗不仅阻止了洋兵更多地进入北京,而且也大大坚定了天津人民的抗战决心”和结合所学可知,庚子年是1900年,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C项符合题意;
A: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A项不符合题意;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抗击日均,壮烈购国,B项不符合题意;
D:虎门战役是鸦片战争中清军在广东虎门地区抗击英军入侵的作战,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3.(2024·喀什模拟)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D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中原人迁移到战争较少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据题文要求北人南迁的积极影响,选项中D符合题意。A项明显错误;B、C两项不能体现积极影响。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李白的诗句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内容。
4.(2024·喀什模拟)唐代李白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下面哪句诗是他的( )
A.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唐代李白”可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的诗,C项符合题意;
A:“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是唐朝白居易的诗,A项不符合题意;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唐朝白居易的诗,B项不符合题意;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唐代杜甫的诗,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李白的代表作,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相关知识。
5.(2024·喀什模拟)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派遣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C
【知识点】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伊犁将军的职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伊犁将军的职责。
6.(2024·喀什模拟)清朝前期,在西北,先后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在东南,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在东北,发动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边界;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这些措施体现了( )
A.清朝强盛幅员辽阔 B.民族交融共同发展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边疆治理因地制宜
【答案】D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清朝前期,在西北,先后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在东南,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在东北,发动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边界: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可知,这些措施体现了清朝因地制宜治理边疆地区,D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清朝强盛幅员辽阔,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民族交融共同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对边疆治理,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相关知识。
7.(2024·喀什模拟)如示意图反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B.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巩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D.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
【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大革命失败、城市暴动失败、开始长征、遵义会议、长征胜利”和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一系列城市武装起义,但都以失败结束。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1927年9月秋收起义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毛泽东及时做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1927年10月毛泽东等人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题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D项符合题意;
A: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的过程,主要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成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A项不符合题意;
B: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B项不符合题意;
C: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8.(2024·喀什模拟)如图是近代以来陆上交通工具的演变,体现出( )
马车 蒸汽机车 早期汽车 动车
A.科技进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B.信息传递影响人们思想观念
C.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优化国家经济结构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陆上交通工具从马拉车到高铁,从蓄力到电气动力,科技的进步使交通工具实现了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演变,越来越舒适,C项正确;
交通工具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代表居民收入、思想观念、国家经济结构,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科技影响的认识。
9.(2024·喀什模拟)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重大突破。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果有( )
①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①②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A: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D: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0.(2024·喀什模拟)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A.扩大了技术工人收入的差距 B.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
C.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 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技术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可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C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扩大了技术工人收入的差距,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B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1.(2024·喀什模拟)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无关的是( )
A.出席上海APEC会议 B.出席万隆会议
C.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中美建交;亚太经合作组织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2001年上海APEC会议召开,A项符合题意;
B: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在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B项不符合题意;
C: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C项不符合题意;
D: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周恩来的外交成就或活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2.(2024·喀什模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 )
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B.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C.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正面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D.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和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符合题意;
A:全面抗战时期是1937—1945年,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A项不符合题意;
B:1938年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B项不符合题意;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结合所学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3.(2024·喀什模拟)据估计:1730年时,全英国12000至17000名教师中约有2000名女性。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七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妇女( )
A.经济独立推动女权运动发展 B.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
C.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D.完全摆脱家庭束缚走向社会
【答案】C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分析】C. “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七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表明当时的英国妇女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
经济独立推动女权运动发展在题干中未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BD说法错误,故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相关的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
14.(2024·喀什模拟)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认识,对应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史实 认识
A 1942年,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B 1942年-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欧共体形成
D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美国的冷战政策;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对应不合理,C项符合题意;
A:1942年1月英美法苏中等26个国家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对应合理,A项不符合题意;
B: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对应合理,B项不符合题意;
D: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对应合理,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欧共体”,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5.(2024·喀什模拟)甘地在1920年至1922年领导本国人民开展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导致这次运动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0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多万印度人丧生。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
A: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A项不符合题意;
B: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属于国内因素,B项不符合题意;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和识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领导者、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6.(2024·喀什模拟)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清 赵翼《檐曝杂记》
(1)针对材料一中赵普的建议,宋太祖采取了哪些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2) 材料二中“枢密院”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世祖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管理,创立了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朱元璋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此外他还设置了哪一特务机构用来监视臣民?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军需房”是指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综上所述,说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
【答案】(1)政治上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济上在地方设转运使
(2)掌管军事;行省制。
(3)废丞相、权分六部;锦衣卫。
(4)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5)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军机处的设立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和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济上在地方设转运使。
(2)根据材料二“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和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管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今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3)根据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和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4)根据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地近宫廷,便于宣召。”和结合所学可知,雍正时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5)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故答案为:
(1)措施:政治上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济上在地方设转运使。
(2)主要职责:掌管军事;制度:行省制。
(3)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特务机构:锦衣卫。
(4)机构:军机处;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5)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中央集权的强化,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分。
17.(2024·喀什模拟)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他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选自《世界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材料二: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战后改革三次“开国”……完成了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以为戒。
——孔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材料三: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是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把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化改新使日本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我们要引以为戒的日本“行事习性”是什么?
(3) 据材料三指出,1688年起,英国确立的政治原则是什么?“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7世纪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件是什么?
(4)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它的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
绿色评价(此题不计入总分)历史厚重且悠久,知古可鉴今。你喜欢历史课是因为 。
A.学有所获 B.增强自信 C.教师魅力 D.父母遗传
【答案】(1)略
(2)略
(3)略
(4)略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大化改新;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他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经过大化改新,日本社会逐渐稳定下来,经济得到发展,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根据材料二“‘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可知,我们要引以为戒的日本“行事习性”是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
(3)根据材料三“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可知,1688年起,英国确立的政治原则是议会高于王权。结合所学可知,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4)根据材料四“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小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社会进步为思想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故答案为:
(1)人物:伯里克利。措施: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2)社会转型: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行事习性”: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
(3)政治原则:议会高于王权;“新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文件:《权利法案》。
(4)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意义: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认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社会进步为思想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伯里克利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君主立宪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8.(2024·喀什模拟)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等都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的关系深深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革命与改革】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中英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它通过什么法律文献逐步确立起来的?
(2)材料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中近代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合作与对抗】
材料三:如图所示
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最终引发了哪次战争?在图二所示两种力量交锋的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4)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明治维新。
(3)第一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浩劫,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共创和谐的家园。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和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2)根据材料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和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未,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时,为摆脱民族危机,推翻幕府的封建统治。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弃旧图新”指明治维新。
(3)根据材料三图一和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一战前,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军事集团,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积极扩军备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根据材料三图二和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投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4)本题为开发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浩劫,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共创和谐的家园。
故答案为:
(1)制度: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
(2)历史事件:明治维新。
(3)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启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浩劫,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共创和谐的家园。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君主立宪制、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9.(2024·喀什模拟)(二)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争与和平”的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947年3月,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后来,这一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面对美国实行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从此,开始了美苏长期的争霸斗争。
材料三 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并存共处的多元国际社会。
材料四 当今世界,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后还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等。
请回答:
(1)说出材料一中的“战后和平制度”指什么?这个和平制度通过哪两次重要的会议形成?
(2) 材料二中提到的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什么?这个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 材料三中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
(4) 根据材料四,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或冷战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多极化趋势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知识点】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的冷战政策;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和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形成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之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和平制度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和平制度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
(2)根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947年3月,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后来,这一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面对美国实行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从此,开始了美苏长期的争霸斗争。”和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推行冷战政策,冷战随之开始,形成了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或冷战格局);1898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冷战结束。
(3)根据材料三“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并存共处的多元国际社会。”和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根据材料四“当今世界,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后还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等”可知,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故答案为:
(1)战后和平制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世界格局: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或冷战格局);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趋势:多极化趋势。
(4)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 / 1新疆喀什地区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2024·喀什模拟)观察图片,这两幅图片中的农作物分别是谁种植的?( )
A.北京人 山顶洞人
B.北京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2.(2024·喀什模拟)发生在庚子年初夏的这一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这次战斗不仅阻止了洋兵更多地进入北京,而且也大大坚定了天津人民的抗战决心。这一战役指的是(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大战 C.廊坊大捷 D.虎门战役
3.(2024·喀什模拟)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2024·喀什模拟)唐代李白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下面哪句诗是他的( )
A.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5.(2024·喀什模拟)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派遣郑成功收复台湾
6.(2024·喀什模拟)清朝前期,在西北,先后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在东南,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在东北,发动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边界;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这些措施体现了( )
A.清朝强盛幅员辽阔 B.民族交融共同发展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边疆治理因地制宜
7.(2024·喀什模拟)如示意图反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B.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巩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D.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
8.(2024·喀什模拟)如图是近代以来陆上交通工具的演变,体现出( )
马车 蒸汽机车 早期汽车 动车
A.科技进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B.信息传递影响人们思想观念
C.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优化国家经济结构
9.(2024·喀什模拟)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重大突破。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果有( )
①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24·喀什模拟)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A.扩大了技术工人收入的差距 B.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
C.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 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11.(2024·喀什模拟)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无关的是( )
A.出席上海APEC会议 B.出席万隆会议
C.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2024·喀什模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 )
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B.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C.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正面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D.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13.(2024·喀什模拟)据估计:1730年时,全英国12000至17000名教师中约有2000名女性。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七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妇女( )
A.经济独立推动女权运动发展 B.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
C.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D.完全摆脱家庭束缚走向社会
14.(2024·喀什模拟)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认识,对应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史实 认识
A 1942年,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B 1942年-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欧共体形成
D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A.A B.B C.C D.D
15.(2024·喀什模拟)甘地在1920年至1922年领导本国人民开展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导致这次运动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6.(2024·喀什模拟)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清 赵翼《檐曝杂记》
(1)针对材料一中赵普的建议,宋太祖采取了哪些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2) 材料二中“枢密院”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世祖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管理,创立了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朱元璋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此外他还设置了哪一特务机构用来监视臣民?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军需房”是指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综上所述,说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分。
17.(2024·喀什模拟)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他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选自《世界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材料二: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战后改革三次“开国”……完成了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以为戒。
——孔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材料三: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是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把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化改新使日本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我们要引以为戒的日本“行事习性”是什么?
(3) 据材料三指出,1688年起,英国确立的政治原则是什么?“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7世纪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件是什么?
(4)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它的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
绿色评价(此题不计入总分)历史厚重且悠久,知古可鉴今。你喜欢历史课是因为 。
A.学有所获 B.增强自信 C.教师魅力 D.父母遗传
18.(2024·喀什模拟)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等都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的关系深深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革命与改革】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中英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它通过什么法律文献逐步确立起来的?
(2)材料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中近代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合作与对抗】
材料三:如图所示
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最终引发了哪次战争?在图二所示两种力量交锋的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4)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启示是什么?
19.(2024·喀什模拟)(二)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争与和平”的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947年3月,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后来,这一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面对美国实行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从此,开始了美苏长期的争霸斗争。
材料三 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并存共处的多元国际社会。
材料四 当今世界,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后还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等。
请回答:
(1)说出材料一中的“战后和平制度”指什么?这个和平制度通过哪两次重要的会议形成?
(2) 材料二中提到的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什么?这个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 材料三中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
(4) 根据材料四,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图片和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末韬、骨器,种植粟,C项符合题意;
A:北京人山顶洞人,A项不符合题意;
B: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B项不符合题意;
D: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答案】C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发生在庚子年初夏的这一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这次战斗不仅阻止了洋兵更多地进入北京,而且也大大坚定了天津人民的抗战决心”和结合所学可知,庚子年是1900年,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C项符合题意;
A: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A项不符合题意;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抗击日均,壮烈购国,B项不符合题意;
D:虎门战役是鸦片战争中清军在广东虎门地区抗击英军入侵的作战,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3.【答案】D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中原人迁移到战争较少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据题文要求北人南迁的积极影响,选项中D符合题意。A项明显错误;B、C两项不能体现积极影响。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李白的诗句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内容。
4.【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唐代李白”可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的诗,C项符合题意;
A:“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是唐朝白居易的诗,A项不符合题意;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唐朝白居易的诗,B项不符合题意;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唐代杜甫的诗,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李白的代表作,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相关知识。
5.【答案】C
【知识点】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伊犁将军的职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伊犁将军的职责。
6.【答案】D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清朝前期,在西北,先后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在东南,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在东北,发动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边界: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可知,这些措施体现了清朝因地制宜治理边疆地区,D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清朝强盛幅员辽阔,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民族交融共同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
C:题干未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对边疆治理,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相关知识。
7.【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大革命失败、城市暴动失败、开始长征、遵义会议、长征胜利”和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一系列城市武装起义,但都以失败结束。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1927年9月秋收起义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毛泽东及时做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1927年10月毛泽东等人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题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D项符合题意;
A: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的过程,主要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成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A项不符合题意;
B: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B项不符合题意;
C: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8.【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陆上交通工具从马拉车到高铁,从蓄力到电气动力,科技的进步使交通工具实现了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演变,越来越舒适,C项正确;
交通工具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代表居民收入、思想观念、国家经济结构,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科技影响的认识。
9.【答案】C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①②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A: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B: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D: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0.【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技术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发生工伤事故”可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C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扩大了技术工人收入的差距,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产生,B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1.【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中美建交;亚太经合作组织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2001年上海APEC会议召开,A项符合题意;
B: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在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B项不符合题意;
C: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C项不符合题意;
D: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周恩来的外交成就或活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2.【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和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符合题意;
A:全面抗战时期是1937—1945年,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A项不符合题意;
B:1938年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B项不符合题意;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结合所学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3.【答案】C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分析】C. “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七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表明当时的英国妇女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
经济独立推动女权运动发展在题干中未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BD说法错误,故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相关的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
14.【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美国的冷战政策;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对应不合理,C项符合题意;
A:1942年1月英美法苏中等26个国家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对应合理,A项不符合题意;
B: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对应合理,B项不符合题意;
D: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对应合理,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欧共体”,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15.【答案】C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C:根据所学可知,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0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多万印度人丧生。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
A: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A项不符合题意;
B: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属于国内因素,B项不符合题意;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和识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领导者、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6.【答案】(1)政治上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济上在地方设转运使
(2)掌管军事;行省制。
(3)废丞相、权分六部;锦衣卫。
(4)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5)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军机处的设立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和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济上在地方设转运使。
(2)根据材料二“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和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管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今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3)根据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和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4)根据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地近宫廷,便于宣召。”和结合所学可知,雍正时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5)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故答案为:
(1)措施:政治上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济上在地方设转运使。
(2)主要职责:掌管军事;制度:行省制。
(3)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特务机构:锦衣卫。
(4)机构:军机处;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5)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中央集权的强化,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7.【答案】(1)略
(2)略
(3)略
(4)略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大化改新;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他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经过大化改新,日本社会逐渐稳定下来,经济得到发展,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根据材料二“‘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可知,我们要引以为戒的日本“行事习性”是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
(3)根据材料三“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可知,1688年起,英国确立的政治原则是议会高于王权。结合所学可知,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4)根据材料四“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小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社会进步为思想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故答案为:
(1)人物:伯里克利。措施: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2)社会转型: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行事习性”: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
(3)政治原则:议会高于王权;“新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文件:《权利法案》。
(4)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意义: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认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社会进步为思想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伯里克利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君主立宪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8.【答案】(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明治维新。
(3)第一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浩劫,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共创和谐的家园。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和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
(2)根据材料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和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未,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时,为摆脱民族危机,推翻幕府的封建统治。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弃旧图新”指明治维新。
(3)根据材料三图一和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一战前,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军事集团,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积极扩军备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根据材料三图二和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投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4)本题为开发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浩劫,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共创和谐的家园。
故答案为:
(1)制度: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
(2)历史事件:明治维新。
(3)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启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比较大的浩劫,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共创和谐的家园。
【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君主立宪制、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9.【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或冷战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多极化趋势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知识点】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的冷战政策;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和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会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形成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之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和平制度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和平制度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
(2)根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947年3月,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后来,这一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面对美国实行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从此,开始了美苏长期的争霸斗争。”和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推行冷战政策,冷战随之开始,形成了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或冷战格局);1898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冷战结束。
(3)根据材料三“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并存共处的多元国际社会。”和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根据材料四“当今世界,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后还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等”可知,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故答案为:
(1)战后和平制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世界格局: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或冷战格局);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趋势:多极化趋势。
(4)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点评】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