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演唱 桔梗谣》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演唱 桔梗谣》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17 17:5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学科
——小学 三年级 第8课 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桔梗谣》
学科 音乐 学段 小学中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核心内容:表现领域的演唱、识读乐谱和综合性艺术表演相关内容:感受与欣赏领域的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风格与流派辅助内容: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的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音乐第三册(上册)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年 4 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理念为指导思想,依据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唱歌教学实效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进行设计,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关注学生实际获得。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1.作品分析:
(1)基本内容分析
《桔梗谣》是一首3/4、五声D徵调式的朝鲜族民歌,在朝鲜族民间音乐调式中这种调式叫作“平调”。由s,l,d r m s l七个音够成。全曲包括28个小节,主要运用了 、 、 、 、 、 和这几种带有舞蹈性的节奏组合,优美的曲调和着三拍的韵律,让音乐变得轻快明朗,富有韵律感,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2)曲式结构分析
歌曲为两个乐段构成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民歌。在朝鲜民间音乐的曲式中,当“后敛”中出现了“本敛”的乐句,就构成了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桔梗谣》的曲式结构就是这样。
A段(在朝鲜民间音乐的曲式中称作“本敛”):
A乐段由4个乐句构成,每句均为规整的4小节结构。音程跳度不大,主要以同度音程和二、三度级进为主。歌词的表达简单直接,生动的描绘了挖桔梗时的劳动场景。一字对多音是歌曲的一大特点,倚音的运用突出了朝鲜族民歌浓郁的民族特色。
同 度 二 度
1
2
3
4
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变化重复,只是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第一小节的节奏发生了变化。
B乐段(在朝鲜民间音乐的曲式中称作“后敛”):
B乐段由三个乐句构成,也为4小节结构。其中第五乐句旋律作了发展,稍显密集的节奏和劳动号子般的衬词音调,仿佛再现了挖桔梗的忙碌而又喜悦的劳动场景。第六、七乐句再现了第一、二乐句的主题音调,其中第六乐句的结构变成了2+2的小短句的结构,是第五乐句音乐发展的延伸。第七乐句再次回到舒展的长句结构,抒发心中喜悦的心情。



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3)音乐风格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
2.朝鲜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点
(1)朝鲜族民间音乐的曲式
朝鲜族民间音乐旋律有多种曲式结构,乐段体是基本和最常见的,是由若干个小节形成,具有独特、典型、流畅的特点,最简单的是以一个乐句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上下两句的单乐段。三个乐句组成非正规乐段,多是由两句式的单乐段发展而构成的,第三句是重复上乐句的一部分及下乐句,而构成的三句式乐段;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体也比较常见,他们多是由单乐段发展而成的复乐段,是由上下两句的单乐段完全重复而成;两部曲式的民歌,多种情况是在本敛与后敛之间形成对比而构成A、B段。还有一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的民歌,在B段中出现了A段的乐句。补充,并非所有带后敛的民歌都是二部曲式,有相当数量的民歌,后敛部分的调完全或变化重复本敛的曲调,而为复乐段。
(2)朝鲜族民间音乐的调式
五声调式是朝鲜族民歌旋律的基础,根据现存民歌中出现的五声调式的特点可分为五种调式:上平调、平界面调、下界面调、平调、界面调。这五种民歌调式,按其色彩和功能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平调和界面调。平调以“SOL”音为基音而形成五声调式“5 6 1 2 3 5”轻松、明朗的旋律;界面调是以“LA”音为基音而形成的五声调式“6 1 2 3 5 6”。本首歌曲采用了平调类调式,音阶一级二级之间是大二度关系,各音阶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纯音程和大音程,这样的音乐性格较为明朗,旋律既流畅又优美,犹如朝鲜族少女身上穿的裙子上的飘带一样,优美而美丽,一起一伏旋律朗朗上口,流美动听,足以说明朝鲜族民间音乐旋律部分的艺术欣赏价值。
(3)朝鲜族民间音乐的节拍
朝鲜族民歌的节拍形式属三拍系统,三拍系统及由三拍系统复合而成的6/8、9/8、12/8、18/8等拍子占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有不少运用单拍子的,主要有3/4、3/8、4/4等,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三拍子系统的拍子。
(4)朝鲜族民间音乐的旋律
朝鲜族民歌的旋律以生活语言音调为基础,旋律线型有下降型和抛物型两种,后者最为普遍,降型旋律线歌曲始于全曲最高或较高之后,迂回下降至主音全曲有可能出现几个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的。抛物线型歌曲的首尾部分低于中间部分,全曲的至高点大约在全曲的中间,或中间偏后。
朝鲜族民间音乐中,同度进行是最简单的进行形态,主要用于情绪和叙述性旋律。朝鲜族民间民歌的旋律流畅又优美,一起一伏旋律朗朗上口,优美动听,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3.音乐与相关文化
(1)桔梗
桔梗( Balloon Flower),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当地民谣《桔梗谣》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植物。单凭名称,有人会误以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实际上与桔子或柑橘属没有直接关系。
(2)朝鲜鼓
鼓身圆形,木制,蒙皮,中间细实,两端粗空,
可发两种不同的音色。鼓身圆筒形,长70厘米左右,由一块木料(或多块木料拼合)车旋而成,两端粗空,中间细实,形成两个共
鸣腔。两端鼓面直径大小不一,蒙皮厚薄有别。一
般多用羊皮、马皮、牛皮或驴皮,用绳索绷紧并可
调节鼓皮的张紧度,因而每个长鼓可以发出两种
不同的音色,粗端发出柔和深沉的低音;细端发出
清脆明亮的高音,还能根据演奏的需要来定音。演奏鼓时,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拍打。
(二)学生情况分析
1.识谱能力
该班级的学生选择的艺术课程有:小提琴和大提琴。学生们在这些艺术课程中使用固定唱名法识读乐谱,对于首调的移动识读法,目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识读的方法,能够跟随琴声学唱简单乐谱,但是还不够熟练,运用的时候不是很扎实,爱出错。
2.演唱能力
(1)音色:学生的音色干净、纯美
(2)气息:由于学生年龄偏小,气息要弱一些,对于乐句较长的歌曲,气息会出现不够用的现象,唱歌时的音量也偏小。
(3)词曲对位:一字一音的演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是“一字多音”对于他们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还需要在一段时间给予关注。
(4)唱法:在歌曲的学唱方面主要以听唱、教唱为主。
(5)表现:在以往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有表情的表现歌曲活动,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价。
3.对朝鲜民歌的了解
学生在此之前没有学过一首朝鲜民歌,对朝鲜民歌了解甚少,极个别学生听过朝鲜民歌《阿里郎》,对于这首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全班学生可以说是“0”起点。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教学方式:启发想象——引导参与——音乐游戏——过程体验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范唱,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
通过肢体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对比聆听,感受作曲家重复的创作手法;
通过听辨游戏,培养识读能力和音乐听觉能力;
(四)技术准备
1. 使用打谱软件制作乐曲的曲谱。
2. 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课件。
3. 用绘声绘影编辑视频文件和声音文件。
4. 学习朝鲜长鼓的演奏方法和<古格里>节奏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前期教学状况:
学生初次学习朝鲜族民歌,对于朝鲜这个民族的音乐及相关文化了解的很少,不知道如何能够唱出朝鲜歌曲的韵味。
问题1:歌词属于译文,由于汉语歌词的语言节奏与朝鲜歌曲音调结合的不是很好,学生在填词演唱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对策1:通过3次聆听,使学生有了对旋律的初步记忆,为学唱做铺垫。
对策2:教师指导学生跟琴慢速划拍进行部分曲谱的视唱。
对策3:结合幻灯片谱例的标注,教师提示学生演唱要点。
问题2:歌曲第三、四乐句多次出现一字多音,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多次出现填词不准确的现象。
对策1: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谱例关注歌曲频繁出现“一字对多音”的特点。对策2:用手势带领学生学唱一字多音处。
对策3:教师指导学生跟琴慢速划拍学唱,再原速学唱。
问题3:以前从没接触过朝鲜族民歌作品,对歌曲韵味把握有问题。
对策1:通过教师介绍朝鲜族和朝鲜族打击乐器来了解朝鲜族。
对策2: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韵味。
对策3:通过学习歌曲中的倚音处,唱出歌曲的韵味。
对策4:通过观看完整版朝鲜语《桔梗谣》视频来感受歌曲韵味。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感受朝鲜族歌曲的音调,喜欢演唱风格浓郁、独特的朝鲜族歌曲,通过歌曲学唱,体会和感受朝鲜族人民劳动时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聆听范唱、反复学唱、风格体验以及朝鲜语歌曲欣赏,帮助学生用歌声体验朝鲜民歌的味道,了解和感受朝鲜族音乐的风格。
2. 通过分乐句学唱、重复乐句以及听辨游戏的曲谱学习过程,巩固、提高学生的识读乐谱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够准确的完成“一字对多音”的演唱。
2. 能够用优美的的声音表现歌曲独特的音乐风格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1.一字多音
2.唱出歌曲风格
五、教学过程
(一)朝鲜族长鼓导入
【环节目标】认识和学习朝鲜族打击乐器,感受民族特色,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通过认识和模仿敲击长鼓节奏,感受朝鲜族民族韵味,为歌曲伴奏做铺垫。
活动1.1:介绍朝鲜民族打击乐器---长鼓
(1)教师介绍长鼓的外形,并让学生进行观察打击乐器的特点。
学生活动:观察长鼓的构造,了解与常见的小鼓或者堂鼓的不同。
(2)教师用古格里节奏示范敲击长鼓,学生听辨长鼓的音色,并提出:“它的音色是怎样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听辨长鼓的音色,简述音色特点。
(3)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敲击简单的长鼓节奏,为歌曲伴奏做铺垫。
(二)聆听全曲,熟悉歌曲旋律
【环节目标】通过反复聆听,熟悉歌曲旋律。
【设计说明】本首歌曲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此环节设计了3次完整聆听,除了帮助学生感受朝鲜族歌曲韵味,还通过多次聆听帮助孩子们熟悉旋律,形成对歌曲的听觉记忆。
活动2.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韵味
(1)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桔梗谣》,学生聆听全曲,感受歌曲韵味。
(2)学生聆听之后做出评价。
活动2.2:再次聆听歌曲,了解歌词内容
(1) 教师播放《桔梗谣》范唱录音,学生再次聆听全曲。
思考: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2)学生回答聆听结果,教师及时评价,并带领学生正确朗读“桔梗”的发音。
活动2.3:介绍桔梗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介绍什么是“桔梗”。
(2)揭示题目:《桔梗谣》
活动2.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拍子
(1)教师再次播放范唱录音,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拍子。
(2)学生聆听后说出答案和判断依据。
(三)逐句学唱歌曲
【环节目标】通过逐句学唱歌曲,降低歌曲学唱难度,降低学习难度。
【设计说明】1.通过听唱法、对比法、教唱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学唱歌曲的一二、三四、六七乐句。2.能够准确演唱mi-sol-la,(《北京市中小学音乐学科部分音乐能力要求》中二年级音准能力的要求)唱准含有mi-sol-la三个音的音调。
活动3.1:学唱歌曲第一乐句中的四个“桔梗”
(1)学唱第一个“桔梗”(学生先识读乐谱,后填歌词)
方法:根据手指五线谱来找到“do”的位置,向上找出第三线是“m”,跟琴唱出三个音。
如图:
(2)教师用课件出示第二个“桔梗”(方法同上)
问 题:“呦”字的第二个音容易吞掉或弱化
解 决:边唱边用手势画弧线,辅助学生准确唱出“呦”字的两个音
如图:
(3)学唱第三个“桔梗”(方法同上)
问 题:当学生出现高音上不去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方法的指导,例如“呦”字的音高。
方 法:①轻声高位;②高音处再送一次力③先唱谱后填词
如图:
(4)学唱第四个“桔梗”(方法同上)
学生活动:用手指五线谱找到音符唱名,根据教师给出的速度,先唱歌谱,后填歌词。
问 题:学生对附点音符把握不够准确时
方 法:教师及时用手势带领学生感受附点音符的长度。
如图:
(5)完整学唱第一乐句:教师范唱歌曲第一乐句,通过跟唱法,学生跟唱第一乐句。如图:
活动3.2:通过聆听歌词内容,用教唱法学唱歌曲第二乐句
(1)教师范唱第二乐句
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桔梗”在歌曲中是什么样的?
如图:
(2)学唱第二乐句的前两小节,教师范唱,学生跟唱,一字对两音的地方单独学唱。如图:
(3)学唱第二乐句的后两小节,注意“满”字的时值。
活动3.3: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
(1) 教师弹伴奏,学生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
(2) 仔细聆听,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如图:
活动3.4:学唱第三、四乐句,找出旋律特点
【设计意图】能够判断乐句之间“相同”、“不同”、“相似”的关系(《北京市中小学音乐学科部分音乐能力要求》中三年级期末及以上各年级音乐结构分析与表现能力的要求)
(1)教师弹奏第三、四乐句,学生找出旋律特点(相似)
(2)仔细观察:找出第三、四乐句与一、二乐句的不同之处。采用听唱法和对比法聆听
如图:
(2)教师弹伴奏,学生自主填歌词。
(3)通过教师范唱第三、四乐句,学生自主发现歌词对位问题。
(4)解决本课难点:了解“一字多音”,唱准“一字多音”。
(5)完整唱第三、四乐句
活动3.5:学生完整跟琴唱歌曲的前四个乐句
如图:
活动3.6:学唱歌曲第六七乐句
音乐游戏:找出教师所弹奏旋律的先后顺序
游戏规则:给出几条小旋律,教师通过组合弹出歌曲的六七句旋律,学生听辨出旋律排列的顺序。并将旋律序号说出来。
如图:
(1)教师弹奏歌曲第六乐句的前两小节,学生从给出的三组旋律中进行选择,学生自主填歌词。
(2)教师弹奏歌曲第六乐句的后两个小节,学生从给出的三组旋律中进行选择,学生自主填歌词。如图:
(3)教师完整弹奏第七乐句,学生进行旋律排序。
如图:
(4)教师出示弹奏的第七乐句,学生自主填词。如图:
(5)自主填唱第七乐句歌词,通过与教师范唱做对比,发现问题后跟琴纠错学唱。
(6)教师弹伴奏,学生完整跟琴唱歌曲的后两个乐句。如图:
(四)聆听范唱录音,学唱歌曲第五乐句
【环节目标】聆听整首歌曲,发现歌曲的第五乐句,为学唱第五乐句做准备;通过心里跟唱旋律,培养学生内心听觉能力,歌曲学唱由片段转变为整体;达到完整唱会歌曲的目的。
【设计说明】通过聆听法和启发法,发现歌曲中的第五乐句,为学唱第五乐句做听觉记忆铺垫;通过内心听觉法、内心跟唱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歌曲的印象由乐句片段版转变为完整版。
活动4.0:播放《桔梗谣》范唱,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第五乐句
(1)教师播放完整《桔梗谣》范唱,学生心里跟唱。
(2)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第五乐句,教师再通过听唱法和教唱法,教授学生学唱第五乐句。如图:
(3)学生看书跟范唱录音完整演唱全曲。
(五)学唱歌曲中的倚音,为歌曲提升韵味并有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
【环节目标】通过倚音技巧的学习,帮助学生在不断的练唱中感受朝鲜歌曲的韵味。
【设计说明】通过教唱法和模仿的方法,提升演唱技巧,体会歌曲风格,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活动5.1:学唱倚音,为歌曲提升韵味
(1)教师通过谱例,简单介绍倚音,后唱出倚音,学生模唱。
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跟琴唱歌曲,体验歌曲的韵味。
(2)用浓郁的朝鲜族韵味完整跟唱倚音所在的乐句。
活动5.2:学生完整地、有感情地跟歌曲伴奏演唱歌曲
(1)学生以站立的姿态完整跟伴奏演唱歌曲。
(2)教师纠正跟唱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后跟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六)课堂拓展,启发思维
【环节目标】加入朝鲜长鼓这件打击乐器,更好的在边唱边击的过程中感受朝鲜的音乐风格,进一步提升学生演唱能力的目的。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前面学习的长鼓敲击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节奏,体验长鼓的技法,通过敲击完成为歌曲的伴奏。
活动6.0:复习前面模仿过的长鼓敲击节奏,引导学生用这个节奏来为歌曲伴奏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模仿敲击长鼓的节奏。
(2)分组表演:一组为演唱组;一组为伴奏组。
学生互相配合,完整演唱歌曲。
(3)教师通过亲身做示范,引导打击乐器组的学生找出配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学生活动:打击乐器组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并说出问题。
(4)教师带领学生做巩固练习。
(5)全体学生再次配合,完整跟琴演唱整首歌曲。
(七)观看《桔梗谣》朝鲜语版的演唱视频
【环节目标】观看完整版朝鲜语视频,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纯正的朝鲜族韵味,为今后学习朝鲜族歌曲做铺垫。
【设计说明】通过观看完整版朝鲜语视频《桔梗谣》,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朝鲜族歌曲那种浓郁的韵味,从而更好的把握朝鲜民族歌曲的特点。
活动7.0:学生观看完整版朝鲜语视频《桔梗谣》,体验纯正的朝鲜族歌曲韵味。
(1)教师播放完整版朝鲜语视频《桔梗谣》。
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感受朝鲜地道的音乐风格。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教学中,教师采用观察、提问、讨论、演唱等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个人以及小组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
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抓住歌曲主要特点与难点,结合学生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活动
(1)建立听觉记忆,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歌曲《桔梗谣》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朝鲜族韵味的朝鲜族民歌,因为是译文,填词方面相对原文演唱难度较大,因此,为了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听觉记忆,在设计时,前面总共聆听了三次,基本上可以达到听觉记忆的次数,加深学生的听觉体验。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朝鲜族歌曲,对于这个民族的知识储备较不足,在歌曲韵味和风格上的把握更是缺乏信心的。本课设计了课前让学生了解朝鲜族打击乐器—长鼓,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敲击朝鲜长鼓,来初步体验朝鲜族音乐特点。
(2)采用手势解决“一字多音”的难点
本课多次出现了“一字多音”的乐句,填词方面较困难,设计时,教师多次用手势带领学生唱准“一字多音”,学生通过模仿手势,亲身体验“一字多音”的歌唱技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字多音”的概念。教学中,采用视、听、动相结合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加深歌曲《桔梗谣》朝鲜族韵味的感受
(1)准确演唱倚音,提升歌曲韵味
《桔梗谣》是具有浓郁的朝鲜族韵味的朝鲜族民歌,歌曲中出现了两次倚音,在教学中设计了由教师范唱,带领学生进行模唱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朝鲜族民歌的韵味中,达到提升歌曲韵味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看完整版朝鲜语视频《桔梗谣》,更加深刻的、直观的感受歌曲
本课教学设计了观看完整版朝鲜语视频《桔梗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直观地体验歌曲,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朝鲜族及朝鲜族的音乐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纯正朝鲜语视频的运用,很好地辅助解决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同时也丰富了课堂,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得到提升。
三 度
衬词
1
3
2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