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3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新知引入
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1.了解投影仪、照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知道投影仪、照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学习目标
投影仪
幻灯机
幻灯机和投影仪
一
新知学习
1.投影仪的构造及其作用
凹面镜
光屏
像
物
凹面镜的作用:光源位于凹面镜焦点,光线经凹面镜反射,使照在投影片上的光增强。
螺纹透镜的作用:聚光。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
凸透镜的作用:成像。
2.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
问题: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投影仪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物距u
像距v
每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景物时就忍不住用照相机将它们拍摄下来,那么你知道相机的原理是什么吗?
照相机
二
1、照相机构造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代胶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2、照相机成像原理
物距(u) 像距(v)
问题: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照相机成像特点: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照相机成像特点
若想照片上的像变大该怎么办呢?
目镜
物镜
靠近眼睛的透镜
靠近物体的透镜
望远镜
三
1.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第一次经过物镜:倒立、缩小、实像
第二次经过目镜:正立、放大、虚像
物镜
目镜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
倒立、缩小、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
2.物镜和目镜的作用
望远镜成像原理图
目镜 焦距较长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焦距很短的透镜
载物台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底座
镜臂
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
四
1.显微镜的构造
F1
F1
O1
O2
F2
F2
2F1
2F1
物镜
目镜
第一次:倒立、放大、实像
f1u 2< f2
第二次:正立、放大、虚像
物镜:相当于是一个投影仪。
目镜:相当于是一个放大镜。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放大倍数 = 物镜 目镜
×
400 = 40 10
×
用显微镜可以看到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直接看见的微小物体。
显微镜的用途: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望远镜
显微镜
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课堂小结
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1.用手机拍照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镜。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的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______ (填“物距”或“像距”)。
凸透
物距
课堂练习
2.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射现象的结果。
放大
虚
折
3.如图是一个自制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照相机模型。应当如何使用这架照相机来“拍摄”景物?( )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
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
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
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眼睛可以对着A端也可以向着B端向筒内观察景物成的像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