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经济上工业化----洋务运动大 机 器生产小农 经 济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政治上民主化----辛亥革命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国
清末代皇帝 溥仪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那么近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又有何变化?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1931年秋,小明的爷爷发来电报,说准备从昆明到上海看望十几年没见到儿子和从没有见过面的儿媳妇和孙子。
滇越铁路通车前,大约需要半年才能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达越南的海防,再乘轮船去上海,全程只需短短的几天。小明的爷爷,乡秀才出身。小明的爸爸,民国上海交通部职员。小明的妈妈,和小明爸爸自由恋爱结婚。王小明(学生)交通通讯爷爷来到上海很高兴,他不但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和轮船,而且到了上海,看到上海有很多他没见过的交通工具,你能告诉那是什么交通工具吗?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早期火车 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
——郑观应《盛世危言》
新式交通工具给当时社会产生
什么影响?阅读材料早期电报机1880年贝尔电话电话的历程①②③④⑤ 感受化变归纳轮船、火车等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后)、电话①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
②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促进了信息的快捷传递,密切人们之间的联系。文化生活第二天,爷爷遇到了一件新鲜事——看活动照相,京剧大师在一张大白布上表演。戏班的人在下面唱曲。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190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电影,1934年的《渔光曲》。为了让老爷子留下美好的回忆。小明的爸爸还借来了相机。但是老爷子怎么也不肯照相。文化生活因为老爷子在村子里听说这种“洋盒子”能把人的魂魄摄进一副图画里。小明的爸爸好不容易才说服了老爷子照相。当然,什么特别的事也没发生。。。。 早期的照相机 慈禧太后照片末代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合影感受化变归纳1、照相和电影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镜头《定军山》(第一部无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
《渔光曲》(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老爷子赋闲在家,依然关心国家大事,他想了解国家大事,又有哪些途径呢?
文化生活我国第一份发行报纸《申报》报纸中除了时事外还有什么内容呢?报纸上“历史知识回顾”一栏里的历史知识竞赛题引起了王老爷子的兴趣,但是他的记忆有些模糊。让我们一起帮帮他。文化生活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的影片是( )近代的不同阶层是怎样利用报刊和杂志来宣传自己的思想的?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 维新变法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民主、科学时间出版的报纸宣传的思想感受化变归纳2、传媒--新闻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老爷子送了些书给小明,这些书大多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个机构叫什么名字呢?文化生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工具书感受化变归纳3、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王老爷子在上海见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玩的很尽兴。但在他心里总是有些困惑和疙瘩。上海的人无论是穿着打扮和礼节称呼都跟昆明老家有很多得不一样?特别是前几天老爷子生日的时候,儿子、儿媳妇、孙子都没给他叩头……小明的爷爷,乡秀才出身。小明的爸爸,民国上海交通部职员。小明的妈妈,和小明爸爸自由恋爱结婚。王小明(学生)思考:请你结合课本的知识和发挥你的想象,说说老爷子会有什么困惑和疙瘩?社会习俗1、剪发辫清末民初男装的演变马褂清官服西装中山装2、易服饰:清朝旗袍民国旗袍清末民初女装的演变2、易服饰:缠足女性3、废止缠足三寸金莲
”始于五代南唐(公元937-975年)。当时五代李后主喜爱音乐和美色,他令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上跳舞,飘然如仙子凌波,故称“三寸金莲”。以后从宫内到民间皆仿行。不缠足的开路先锋
——康有为和他的女儿4、变礼节:跪
拜作揖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5、改称呼: 大人 、 老爷等
先生 、君 、同志等李大人
早啊王老爷早采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1、剪发辫感受化变归纳剪发辫、易服饰、废止缠足、变礼节、改称呼民主平等上海之行,老爷子终于明白过来,这辈子经历的种种变化其实挺好。他只是不明白:这一时期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同学们能帮老爷子解答这些疑惑吗?感悟化变分析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辛亥革命的冲击——被动——主动感悟化变原因评价:1、变化是有限的
2、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近代社会的变迁,曾受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封锁,曾受到封建守旧派抨击、曾遭受中国民众的排斥,但外来的物质和文化缺不断让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从中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3、不断加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动学习世界先进的文化和技术。1、世界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课堂小结
原因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2、辛亥革命的冲击
评价1、变化是有限的
2、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1、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2、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
3、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4、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5、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6、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7、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8、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黄鹄”号轮船淞沪铁路《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1872年《申报》1897年 商务印书馆比比:看谁反应快?
唐胥铁路1.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
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2.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 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 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巩固练习√√?
3.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
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