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1 空气的成分 (课件)(共17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1 空气的成分 (课件)(共17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17 23: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空气的成分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物质在不断的变化着。
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学科被我们称为化学。
实验:蜡烛燃烧实验
准备两支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罩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完成问题:
问题1:将蜡烛点燃,蜡烛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问题2:使用容器将蜡烛罩起来,火焰会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氧气
熄灭
氧气被消耗了
思考: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什么呢?
学习目标
1 能通过实验得出氧气(O2)的性质。
2 结合资料推测出氮气(N2)的性质。
3 能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性质得出它们的用途。


氧气
氮气
水蒸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21% 助燃
78% 阻燃
1% 不考虑
思考:它们根据性质会有什么作用?
(3min自学课本第4页)
实验材料:蜡烛、玻璃片、水槽、集气瓶等。
实验方法:1.把一支蜡烛黏在玻璃片上并放在水槽底部。
2.向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蜡烛。
3.用一只集气瓶罩在蜡烛上方。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蜡烛熄灭;2.水面略微上升。
1、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
问题1:为什么蜡烛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会上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气体的成分还和原来的一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被消耗后,生成的物质溶于水,空气体积变小,液面上升
不一样。
2、实验:探究燃烧实验后剩余气体的性质。
实验方法:1.将燃着的木条伸进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
选择:燃着的木条熄灭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木条湿了 B.集气瓶中的气体助燃 C.集气瓶中的气体阻燃
C
总结:结合实验1和实验2,关于空气的成分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①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可以助燃;
②空气中不只有氧气。
③空气中除了氧气,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那么剩下的气体主要是什么呢?
空气是由_________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__________,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_____,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此外,还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等其他气体。
多种气体
支持燃烧
21%
氮气
78%
二氧化碳
水蒸气
3、5min自学课本第3页下方。“科学在线”。
1、潜水员需要携带供氧设备
2、液态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3、氧炔焰切割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4、炼钢需要氧气(底吹氧气炼钢)
氮气作用:1、用于医疗手术
液氮给手术刀降温,就称为“冷刀”。
医生用“冷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或不出血
,手术后病人能更快康复.使用液氮为病人治疗
皮肤病,效果也很好.这是因为液氮的气化温度是-195.8℃,因此,用来治疗表浅的皮肤病常常很容易使病变处的皮肤坏死、脱落.过去皮肤科常以“干冰”治疗血管瘤,用意虽然相同,但冷度远不及液氮.医治肺结核的“人工气胸术”,也是把氮气(或空气)打进肺结核病人的胸腔里,压缩有病灶的肺叶,使它得到休息.
2、氮气用于保存食物
3、用于生产氮肥
3、用作灯泡填充气体
作业:
1.准备一个听写本(参考语文作业本);
2.复习第一课知识点。
3.预习第二课和第三课。
4.每个人带一个水果,例如苹果、桃子、香蕉等,带到教室,不允许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