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8 08:02:0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0张PPT)
观沧海
七年级上册
曹操
24年秋 新课件
准确理解诗歌中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掌握诗歌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的篇章结构,理解其起承转合。
识别并理解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借景抒情等。
体会诗人通过自然景观所抒发的豪情壮志。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史上“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二十一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
曾历任 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创作背景
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大战之后,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建安文学
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
汉乐府诗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曹操的名篇。
1
汉朝的音乐机构,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2
课文原文
观沧海
曹操〔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课文注释
观沧海:另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耸立。竦 ,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很,程度副词。
至:极点。
课文译文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草植生长茂盛。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赏析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赏析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皆由“观”字展开,写登山观海所见。
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
找出诗中的意象,体会景物特点。
沧海、水、山岛-波澜壮阔
树木、百草-欣欣向荣
欣欣向荣-波澜壮阔
日月、星汉-博大宽阔
第二句诗是诗人从哪一角度观看到的情形?
写出了大海怎样的状态?
是诗人从碣石山往下观看到的沧海的情形。在视觉上突出远观的景物,动静结合,海水动荡为动景,山岛耸立为静景。相互映衬,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出大海那种雄浑辽阔的气势。
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抱负?诗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并以大海自比,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达了曹操的博大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诗言志”,诗人眼中的沧海波澜壮阔、生机勃勃,映衬出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而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曹操
虚写
总写
分写
附文
实写
(想象)
笔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言事点题 地点、俯视
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
实 写
(看)第一眼观海全景,大处落笔
气势苍茫浑然,辽阔威严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听)转入动态,波澜壮阔
显示大海惊人力量,宏伟气象


(想)诗的高潮,奇特的想象、夸张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借以抒发内心豪迈的情怀与胸襟
乐府诗合乐时的附文
曹操
观沧海
虚 写
言志
笔记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