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二小放牛郎》编创与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音乐及书中六幅插图进行分角色编创、表演音乐情景剧《歌唱二小放牛郎》。加深对主题“足迹”的体验与理解。
2、让学生在编创和表演音乐情景剧的过程中学会创造、自信地表现和相互合作。
3、激发学生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角色编创、表演音乐情景剧《歌唱二小放牛郎》。
2、难点:分角色编创、表演音乐情景剧《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聆听和学习了一首叙事体裁的合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从音乐的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体会到不同段落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从中感受到了当时气氛的紧张、战争的激烈,感受到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感受到了人们对王二小的无限崇敬与怀念。
2、今天让我们继续踏上这红色之旅,追寻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足迹。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下面让我们共同编创音乐情景剧《歌唱二小放牛郎》。
3、板书课题:
《歌唱二小放牛郎》音乐情景剧。
二、生生合作,编创音乐情景剧《歌唱二小放牛郎》
1、讨论歌曲中的主要人物和场景。
提示:歌中的主角是谁?还有那些人物?有几个场景?
(王二小、八路军、众乡亲……)
(二小放牛、鬼子进村、二小被抓、敌入埋伏圈、二小被杀、乡亲得救)
2、分组讨论,进行音乐情景剧的编创设计。
提示:可根据插图提示,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编创表演的动作,边唱边相互配合表演。
3、分组展示交流,相互评价和改进。
4、师生合作,共同表演
老师被你们的表演深深地感动了,老师这里有一些头饰和音乐素材,让老师也加入到你们的队伍中来,一起完成这个音乐情景剧吧。
(分发头饰,分配角色,老师负责背景解说、播放音乐。)
音乐情景剧
背景解说:
1929年,王二小出生在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他的原名叫王禾,据说父亲起名的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1939年,一场连续四十多天的炮雨让王二小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后来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播放《小放牛》)
第一幕(二小放牛)
生表演:二小赶着牛,欢快地从山间穿梭着跳出来。
师:可是有一天
(播放第1段音乐)
第二幕(鬼子来了)
背景解说:
(播放第2段音乐)就在昨天傍晚,八路军县大队在劈石口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鬼子死伤惨重!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疯狂地进山来扫荡。
(播放《鬼子进村》的音乐)
生表演:一行鬼子躬背弯腰、端着刺刀枪在山间穿梭着,从左边山口鬼鬼祟祟地溜了出来。
太军:据情报,有八路,就藏在附近!
鬼子前探:报——
前面的,山坡上,有一个小孩儿的,在放牛。
太军(大喜):小孩的,好样的!抓来带路,大大的好!
第三幕(二小被抓、二小带路)
(播放第3段音乐)
生表演:鬼子四下里乱拉乱吼,王二小被推着、拉着、逮着、踢着押到了太军面前。
解说词: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到阜平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我何不趁此机会,把鬼子引进我们的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播放第4段音乐)
第四幕 鬼子中计
(播放第5段音乐)
生表演:二小走在前头,鬼子一行在后面尾随,还不时地东张西望。二小带着他们在山间绕了几圈。 (跟音乐:地上听一听、山上看一看)
(播放枪声)
(背景解说:这时,四下里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枪声,顿时,整个山坳里喊杀声震天响。)(播放第6段音乐)
第五幕 二小被杀
背景解说:鬼子这才傻了眼,此时才知道上了当,太军疯狂地追赶着二小,他向二小举起了洋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它摔在山大间大石上。
(播放第7段音乐)
第六幕 乡亲得救 二小永垂不朽
(播放8、9段音乐)
音乐间奏时,八路军、乡亲们冲到了二小身边,不停呼喊着:二小!二小!二小!……
三、 课堂总结(播放《英雄的黎明》)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就是我们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后方的安全牺牲了自己年仅十三岁的生命。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的民族小英雄还不止有他,有王朴、张嘎、海娃、雨来等等。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虽然,英雄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顽强不屈、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依旧在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都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前进。同学们,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为了祖国更加强大,我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不辜负先烈对我们的希望。让我们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勇往直前,做有志少年!让我们全体起立,齐唱《共产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