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轮复习预测
专题五 名篇名句默写
预测风向一 所考名句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文质兼美
名篇名句默写题所考名句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抒情说理名句,这些名句多包含历史上积累的处理人与国家、社会、自然关系的认知和经验,内涵厚重,激人奋进;二是叙述描写名句,这些名句或叙述精练,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手法独到,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名句类型一 抒情说理名句
(1)《拟行路难》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两句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怀古的不满之情。
(3)屈原《离骚》中的“ , ”激励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始终保有一往无前的热忱和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责任感。
(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表明了陶渊明顺应自然变化、乐天安命的人生态度。
(5)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 , ”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不可被个人嗜好束缚。
(6)在《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了“ , ”是错误的做法,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必须实地考察。
(7)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这个精妙的比喻表现了君民关系,劝谏唐太宗要重视人民的力量。
名句类型二 叙述描写名句
(1)古代文人笔下的月夜之景颇具特点,如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写出了时近中秋,月夜水天辉映之景的清亮明洁,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 ”概括了农历每月十五月夜之景的清幽喜人。
(2)《项脊轩志》中“ ”一句,借动物采用互文手法来寄寓分爨而居、家族衰落的悲情;“ ”一句,又以树的变化,来抒发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3)杜甫《登岳阳楼》“ , ”两句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景象。
(4)苏轼《赤壁赋》中“ ,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客人箫声的凄切婉转,悲咽低回,感人至深。
(5)白居易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描写出听众沉醉在琵琶声中的静止之态,侧面烘托出音乐的吸引力;在《李凭箜篌引》中,也有这种描写音乐的句子,它们是“ , ”。
(6)古诗文中,常有描写作者登高所见各种画面、各种景象的佳句,例如,黄庭坚《登快阁》中的“ , ”描绘了一幅由山、天、江、月等景物所构成的阔大悠远的画面;再如,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日上, , ”从颜色、光彩、动感等角度写出了太阳初升时的壮观景象。
(7)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 , ”两句写出元宵佳节头戴各种饰品的女子有说有笑、携香远行的热闹场面。
(8)贾谊《过秦论》中,“ ”写出了秦孝公及其臣子对周王室的觊觎,而“ ”则表现出秦始皇夺取天下后对百姓的奴役。
预测风向二 情境设置更丰富、更具体,注重考查迁移运用名句的能力
2021年,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的开放性增强,考查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篇目。2023年新课标I、Ⅱ卷均设置了生活化的情境。未来情境类型会更加丰富、具体,更注重考查考生学以致用、将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的能力。
情境类型一 关联比较型情境
(1)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却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 ”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到“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正是来源于《荀子·劝学》中的“ , ”。
(3)《齐桓晋文之事》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句,与《礼记·礼运》中“ , ”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通过羁鸟、池鱼两个意象寄寓了自己的归隐情怀,而在《归去来兮辞》中,“ , ”,也用“鸟”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无心仕途、志在归隐。
(5)《阿房宫赋》用“六王毕,四海一”描写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过秦论》中“ , ”也表达了类似之意。
(6)稀疏的“头发”在诗歌中表意丰富,如杜甫在《春望》中以“ , ”两句写出了他忧国伤时、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以“ , ”两句表达自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鲜明个性。
(7)诗词名句巧联成对,是一种极富创意的艺术形式。如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吟咏诸葛亮的对联,上联取自《蜀相》“ ”一句,下联是“一番晤对古今情”。又如题于南昌百花洲的对联,上联出自《琵琶行》第一段中“ ”,下联是“闲云潭影日悠悠”。
(8)李白在其《夜宿山寺》中曾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山寺之高,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蜀道难》中的“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蜀道山岭之高。
情境类型二 生活应用型情境
(1)复兴中学以《论语·里仁》中“ , ”作为校训,以勉励学子时时向优秀的人学习并反思自己的错误。
(2)小刚写了一篇题为“听雨”的文章让莫老师批阅,莫老师建议可在文中引用一些与之相关的古诗词,如“ , ”。
(3)小红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并准备以“注重小事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让老师帮忙指导,她准备开篇用“ , ”引出话题。
(4)小李同学在准备课前演讲时想以“管弦”为例讲一下借代手法,一时未能想出恰当的例句,同桌小刘提醒她说,唐宋诗文中多有相关的句子,像“ , ”就很好。
(5)高考前班级召开了励志主题班会,会上班主任引用古人“ , ”的名句,鼓励学生们在冲刺阶段要不懈努力,坚持就是胜利。
(6)小明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看到附近农户正在田里忙碌,不禁吟诵起古人名句“ , ”,感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太强了。
(7)小刚擅长绘画,在学习之余,他画了一幅画——清澈的水面上,有荷花,有船,他想在上面题两句诗词,比如“ , ”就不错。
情境类型三 文化(语言)现象总结型情境
(1)“荷”,又称莲、芙蓉、芙蕖等,是我国古典诗文中的常见意象,意蕴丰富。如“ ”一句便是取其美好形象表达愉悦畅快之情,而“ ”一句则是取其高洁品质寄寓高尚的情操。
(2)小明学习成语时发现,很多成语出自唐宋诗词,如“千呼万唤”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的诗句还有“ , ”等。
(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 , ”。
(4)唐诗中“唐”字很少出现,而“汉”字却出现得非常频繁,其实在很多唐诗里,以“汉”代“唐”这种手法很常见,如“ , ”两句。
(5)“眉”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代文人常借此表情达意,比如“ , ”。
(6)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重在色彩的搭配,古诗文中常含有红、绿色彩搭配的写景诗句,如“ , ”。
(7)小刚暑假到甘肃敦煌旅游,经过“玉门关”时,他不禁想到了有关西域地名的诗句“ , ”。
(8)古诗词中有很多以“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 , ”。
(9)在园林艺术中,风雨云雪雾雷虹等气象与松竹花草等植物的结合可以丰富景观效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是如此,请你写出气象和植物相容相生而形成意境的两句古诗词“ , ”。
(10)小明用举例的方法给小丽讲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他说宋代诗词中有较多的把鸟拟成人的句子,例如“ , ”。
专题五 名篇名句默写
预测风向一 所考名句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文质兼美
名篇名句默写题所考名句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抒情说理名句,这些名句多包含历史上积累的处理人与国家、社会、自然关系的认知和经验,内涵厚重,激人奋进;二是叙述描写名句,这些名句或叙述精练,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手法独到,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名句类型一 抒情说理名句
(1)《拟行路难》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 ”。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两句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怀古的不满之情。
(3)屈原《离骚》中的“ , ”激励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始终保有一往无前的热忱和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责任感。
(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表明了陶渊明顺应自然变化、乐天安命的人生态度。
(5)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 , ”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不可被个人嗜好束缚。
(6)在《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了“ , ”是错误的做法,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必须实地考察。
(7)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这个精妙的比喻表现了君民关系,劝谏唐太宗要重视人民的力量。
答案
(1)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2)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 (3)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4)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7)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名句类型二 叙述描写名句
(1)古代文人笔下的月夜之景颇具特点,如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写出了时近中秋,月夜水天辉映之景的清亮明洁,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 ”概括了农历每月十五月夜之景的清幽喜人。
(2)《项脊轩志》中“ ”一句,借动物采用互文手法来寄寓分爨而居、家族衰落的悲情;“ ”一句,又以树的变化,来抒发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3)杜甫《登岳阳楼》“ , ”两句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景象。
(4)苏轼《赤壁赋》中“ ,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客人箫声的凄切婉转,悲咽低回,感人至深。
(5)白居易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描写出听众沉醉在琵琶声中的静止之态,侧面烘托出音乐的吸引力;在《李凭箜篌引》中,也有这种描写音乐的句子,它们是“ , ”。
(6)古诗文中,常有描写作者登高所见各种画面、各种景象的佳句,例如,黄庭坚《登快阁》中的“ , ”描绘了一幅由山、天、江、月等景物所构成的阔大悠远的画面;再如,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日上, , ”从颜色、光彩、动感等角度写出了太阳初升时的壮观景象。
(7)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 , ”两句写出元宵佳节头戴各种饰品的女子有说有笑、携香远行的热闹场面。
(8)贾谊《过秦论》中,“ ”写出了秦孝公及其臣子对周王室的觊觎,而“ ”则表现出秦始皇夺取天下后对百姓的奴役。
答案
(1)表里俱澄澈 珊珊可爱 (2)东犬西吠 今已亭亭如盖矣 (3)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4)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5)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6)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7)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8)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预测风向二 情境设置更丰富、更具体,注重考查迁移运用名句的能力
2021年,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的开放性增强,考查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篇目。2023年新课标I、Ⅱ卷均设置了生活化的情境。未来情境类型会更加丰富、具体,更注重考查考生学以致用、将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的能力。
情境类型一 关联比较型情境
(1)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却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 ”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到“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正是来源于《荀子·劝学》中的“ , ”。
(3)《齐桓晋文之事》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句,与《礼记·礼运》中“ , ”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通过羁鸟、池鱼两个意象寄寓了自己的归隐情怀,而在《归去来兮辞》中,“ , ”,也用“鸟”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无心仕途、志在归隐。
(5)《阿房宫赋》用“六王毕,四海一”描写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过秦论》中“ , ”也表达了类似之意。
(6)稀疏的“头发”在诗歌中表意丰富,如杜甫在《春望》中以“ , ”两句写出了他忧国伤时、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以“ , ”两句表达自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鲜明个性。
(7)诗词名句巧联成对,是一种极富创意的艺术形式。如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吟咏诸葛亮的对联,上联取自《蜀相》“ ”一句,下联是“一番晤对古今情”。又如题于南昌百花洲的对联,上联出自《琵琶行》第一段中“ ”,下联是“闲云潭影日悠悠”。
(8)李白在其《夜宿山寺》中曾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山寺之高,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蜀道难》中的“ , ”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蜀道山岭之高。
答案
(1)云青青兮欲雨 青冥浩荡不见底 (2)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3)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4)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5)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6)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7)三顾频烦天下计 枫叶荻花秋瑟瑟 (8)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情境类型二 生活应用型情境
(1)复兴中学以《论语·里仁》中“ , ”作为校训,以勉励学子时时向优秀的人学习并反思自己的错误。
(2)小刚写了一篇题为“听雨”的文章让莫老师批阅,莫老师建议可在文中引用一些与之相关的古诗词,如“ , ”。
(3)小红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并准备以“注重小事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让老师帮忙指导,她准备开篇用“ , ”引出话题。
(4)小李同学在准备课前演讲时想以“管弦”为例讲一下借代手法,一时未能想出恰当的例句,同桌小刘提醒她说,唐宋诗文中多有相关的句子,像“ , ”就很好。
(5)高考前班级召开了励志主题班会,会上班主任引用古人“ , ”的名句,鼓励学生们在冲刺阶段要不懈努力,坚持就是胜利。
(6)小明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看到附近农户正在田里忙碌,不禁吟诵起古人名句“ , ”,感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太强了。
(7)小刚擅长绘画,在学习之余,他画了一幅画——清澈的水面上,有荷花,有船,他想在上面题两句诗词,比如“ , ”就不错。
答案
(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示例1)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示例2)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示例3)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例4)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残荷)听雨声 (示例5)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示例6)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3)(示例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示例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4)(示例1)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示例2)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示例3)鸥鹭闲眠 应惯寻常听管弦 (示例4)老去无心听管弦 病来杯酒不相便
(5)(示例1)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示例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示例3)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示例4)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6)(示例1)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示例2)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示例3)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示例4)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7)(示例1)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示例2)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示例3)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情境类型三 文化(语言)现象总结型情境
(1)“荷”,又称莲、芙蓉、芙蕖等,是我国古典诗文中的常见意象,意蕴丰富。如“ ”一句便是取其美好形象表达愉悦畅快之情,而“ ”一句则是取其高洁品质寄寓高尚的情操。
(2)小明学习成语时发现,很多成语出自唐宋诗词,如“千呼万唤”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的诗句还有“ , ”等。
(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 , ”。
(4)唐诗中“唐”字很少出现,而“汉”字却出现得非常频繁,其实在很多唐诗里,以“汉”代“唐”这种手法很常见,如“ , ”两句。
(5)“眉”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代文人常借此表情达意,比如“ , ”。
(6)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重在色彩的搭配,古诗文中常含有红、绿色彩搭配的写景诗句,如“ , ”。
(7)小刚暑假到甘肃敦煌旅游,经过“玉门关”时,他不禁想到了有关西域地名的诗句“ , ”。
(8)古诗词中有很多以“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 , ”。
(9)在园林艺术中,风雨云雪雾雷虹等气象与松竹花草等植物的结合可以丰富景观效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是如此,请你写出气象和植物相容相生而形成意境的两句古诗词“ , ”。
(10)小明用举例的方法给小丽讲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他说宋代诗词中有较多的把鸟拟成人的句子,例如“ , ”。
答案
(1)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一风荷举/莲动下渔舟/莲花过人头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清水出芙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示例1)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示例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示例3)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3)(示例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示例2)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示例3)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示例4)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4)(示例1)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示例2)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5)(示例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示例2)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示例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示例4)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6)(示例1)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示例2)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示例3)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示例4)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7)(示例1)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示例2)羌笛何须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示例3)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示例4)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示例5)扌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8)(示例1)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示例2)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示例3)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示例4)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示例5)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示例6)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9)(示例1)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示例2)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示例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示例4)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示例5)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示例6)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示例7)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示例8)残雪压枝犹有桔 冻雷惊笋欲抽芽
(10)(示例1)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示例2)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示例3)啼鸟还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示例4)听杜宇声声 劝人不如归去 (示例5)雁儿略住 听我些儿事 (示例6)殷勤自与行人语 不似流莺取次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