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壶口瀑布》备课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游记的文体特征。
2.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语言风格。
3.理解黄河的伟大品格,感悟作者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方法指导
1.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联系。
2.梳理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游踪,关注作者的写景角度,品味文中描写壶口瀑布的内容。
3.结合相关资料,联系课文,体会作者对黄河的感情培养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基础解读
题目解说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雄伟壮阔,气势恢宏。以此为题,简洁明了,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当代作家、新闻理论家学者。山西霍州人。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梁衡文集》卷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有改动。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河床至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地。本文描绘的就是这一胜景。
文体常识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以记叙旅途见闻(如某地历史沿革、社会风尚、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等)为主,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游记的三要素:①“所至”,即作者的游踪:②“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现实生活等;③“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字音识记
1.重点字
铸(zhù) 推搡(sǎng) 驰骋(chěng) 寒噤(jìn)
汩汩(gǔ) 震耳欲聋(zhèn) 怒不可遏(è) 可跌(diē)
告诫(jiè) 霎时(shà) 漩涡(xuán wō) 迂回(yū) 湿漉漉(lù)
前呼后拥(yōng) 弥漫(mí) 出轧(zhá)
字形辨识
骋(chěng)驰骋 遏(è)怒不可遏
聘(pìn)聘任 谒(yè)拜谒
娉(pīng)娉婷 竭(jié)竭尽
铸(zhù)铸造 霭(ǎi)雾霭
涛(tāo)波涛 蔼(ǎi)和蔼
词语积累
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推搡:推来推去。
驰骋:(骑马)奔驰。
漩涡:气体、液体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
寒噤:寒战。
迂回:回旋;环绕。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近义词辨析
怒不可遏——大发雷霆
相同点:都用来表示十分愤怒。
不同点:“怒不可遏”指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侧重于“愤怒得不能抑制”“大发雷霆”指大发脾气,高声训斥;侧重于“高声训斥”。
辨析:
面对这阴毒的行径和弥天谎言,周恩来同志浓眉紧蹙, 。
2.你不应该为这点小事 ,这会吵醒正在休息的孩子。
答案:1.怒不可遏 2.大发雷霆
探究突破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本文抓住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特点,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热爱,赞美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疑难突破
文章写壶口瀑布,为何提到人的各种情感
本文旨在借壶口瀑布写人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文中提到人的各种情感,正是融情于景,为后文阐释黄河的伟大性格、民族的精神做铺垫。
2.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它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
壶口瀑布那雄壮、浑厚、博大的气势,给人-种鼓舞,一种力量,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今后,我们要永远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写作借鉴
1.巧用修辞,写景细腻。
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力量,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受如:“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枯水季节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布水流快、水量大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2.语言畅达自然,典雅凝练。
本文是用畅达、自然的书面语写成的,语言凝练。同时,作者又非常善于从古典文学作品中吸收语言的精华,特别是随处可见的四字短语,余味无穷。
在描写河水时,大量使用拟人手法,借人写水,非常生动形象。这样的写法,既能展现出水的形态,也有利于表现水的情态,还可以含蓄地体现出作者的心态,从而把景物写活另外,在描写河水时,用词非常精准,表现力很强。如写河水奔涌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一句中的一连串动词就是如此。
对接中考
从课文中挖掘考试命题
(辽宁营口月考)初次见面,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考点:筛选、提取主要信息)
危险、气势磅礴。“像一锅正沸着的水”“浪沫横溢”“水浸沟岸”“雾罩乱石”等都表现了当时壶口瀑布危险、气势磅礴的特点。
【答题技巧】筛选、提取主要信息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根据标志性语言获取有用的信息。如标题、中心段(句)、过渡句、总结段(句)等。②通过筛选关键词句来获取有用信息。③根据命题要求或题干要求来获取隐性信息。从所确定的范围之内的关键语句人手,把语句内的隐性信息提取出来,分点概括归纳。④找准概括的角度。根据题干要求选择取舍信息,并分条作答。
(四川达州质检)第一次去看壶口瀑布,作者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写这次经历在文中是否显得多余 为什么 (考点:内容理解)
不多余。因为第一次写的是作者在雨季时的远观,初步描写了壶口瀑布带给人的惊心动魄的感受,这为后文描写第二次所见的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做了渲染和铺垫。
交代壶口瀑布位置和游览次数
河床:表现水的威势
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雨季:俯视(略)
壶口瀑布
具体描写两次观瀑的经历和感受
水流:表现人的感情
枯水季节:定点换景(详)
石头:表现河水“动”的力量
感悟黄河品格,赞扬民族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