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局部侵华和局部抗战)
《松花江上》
一、局部侵华的开始——九一八事变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1)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2)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4)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概括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九一八小调》
上述歌谣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
九一八事变
标志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起因
柳条湖事件
日本炸毁柳条湖附近铁路,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
材料中,国民党对九一八事变态度如何?
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
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
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
顺受的态度,以待国际公理
之判断。——《告国民书》
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两党态度如何?
“不抵抗政策”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寄希望于国联
攘外必先安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沦亡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长春
九一八事变的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日本扩大侵略
②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
目的
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1932年3月9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日
军
在
东
北
犯
下
滔
天
罪
行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坚决抗日,领导局部抗战。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组织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
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面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共产党态度如何?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对中国: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的起点,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
战的开始。
对世界: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华北危机
华北危急!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继续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二、局部侵华的扩大——华北危机
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的扩大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民族存亡之际,中国民众有哪些反应?
时至今日,一些学校会在每年的12月9日举行纪念活动,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二·九合唱;复旦大学的一二·九歌会,山东财经大学的一二·九长跑。
一二·九是什么?有何特殊意义?
“青年学生的呐喊”——一二·九运动
时 间:
地 点:
领 导:
口 号:
结果:
影响: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中国共产党
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②“反对华北自治”、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遭到反动军警血腥镇压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 ★ ★
除了青年学生,一些爱国将领毅然扛起抗日旗帜。
原因
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背景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
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
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不满;
西安事变的概况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目的
人物
地点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
逼蒋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
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
日本
杀蒋还是放蒋?
英美
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杀蒋还是放蒋?
姓张的和姓杨的竟敢扣押蒋委员长,真是大逆不道!我的军队一定和你们拼到底。
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何应钦
杀蒋还是放蒋?
中国共产党主张杀还是放?
何应钦
日本
英美
宋美龄
杀蒋
放蒋
国外:
国内:
和平: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主张:和平解决!
武力: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如果 处死蒋介石,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从而使日本有机可乘,进一步独霸中国。
任何人或党派,都要顾全大局,以大局为重,把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团结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才能维护民族利益。
从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得到的认识?
中共通过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
蒋: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周:只要蒋先生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
电影《西安事变》剧照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蒋背信弃义,软禁了张学良。后国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1975年,蒋介石逝世。1990年起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享寿101岁,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将军。
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张学良90大寿合影
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 ——张学良
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
张学良的幽禁岁月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迫出国“考察”。1937年,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局人员杀死,后被证实这次屠杀行动的终极命令者是蒋介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的杨虎城——
市民自发为杨虎城将军等烈士送行
西安事变后被迫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