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语文情景化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活动一:初识传统文化内涵】
一、游园会部分展区正在征集介绍语,下面是文文同学为其撰写的介绍内容。
(一)在编写介绍语时,文文将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帮他写出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风俗各异的传统节日、促进shè huì
进步的wěi dà 发明——造纸术、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名扬中外的绘画
艺术……这些传统文化历经千年bǎo cún 下来,tǐ xiàn 了中
国rén mín 的zhì huì 和cái gàn ,是我国宝贵
的lì shǐ 文化遗产。
(二)为方便同学们阅读,请你帮文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1)东汉时期,蔡伦吸收前人积累(lěi lèi)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用这种方法制造的纸,原料易得,价格便(biàn pián)宜。后来,造纸术传播到了朝鲜(xiǎn xiān)半岛和日本等世界各地。
(2)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双龙图案,两条龙张牙舞爪(zhǎo zhuǎ)、活灵活现。
(3)《清明上河图》上有一处有意思的场景:一人骑马往桥下走,因人太多,差点撞上对面来的一乘(chéng shèng)轿子。那人紧急拽住马笼(lóng lǒng)头,这才脱险。
二、小语同学在逛游园会前搜集了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他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灵魂 记录 满足 借口 B.辩认 经验 阿姨 检查
C.奇异 准确 错误 强状 D.蔡仑 名扬 纵横 发明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减轻重量 节省石料 B.吸收经验 欣赏风景
C.创造文字 建造桥梁 D.赶着毛驴 推着轿子
3.下列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异乡:另外的,别的 B.曈曈日: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C.倍思亲:加倍,更加 D.入屠苏:指猪肉,在元日时吃
4.下列古诗中没有讲述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A.《清明》 B.《惠崇春江晚景》
C.《元日》 D.《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下列都是传统节日的一组是( )
A.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劳动节 B.儿童节 元宵节 重阳节 乞巧节
C.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除夕 D.元宵节 重阳节 国庆节 腊八节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是指( )
A.王维 B.王维的哥哥 C.王维的弟弟 D.王维的哥哥和弟弟
7.下列选项中,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赵州桥( )坚固,( )美观。
A. 因为……所以…… B.不是……而是……
C. 虽然……但是…… D.不但……而且……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B.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C.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石匠李春建造的。
D.《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华山以东。
C.《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画的是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D.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10.下面是小语同学对其他指南工具“指南鱼”制作流程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人们将薄铁片剪裁成鱼形,放在炭火中烧制,待烧制通红后取出,接着佼鱼尾指向正北方位,最后把鱼尾浸泡在水中。这样,一个“指南鱼”就制成了。
剪裁→放在→取出→指向→浸泡
剪裁→放在→指向→取出→浸泡
剪裁→烧制→取出→指向→浸泡
剪裁→烧制→指向→取出→浸泡
三、看呀,三(2)中队正在举办传统文化挑战赛,文文同学邀请你和他一起参加。下面是“传统文化之星”挑战赛中的题目,请你认真作答。
诗词理解运用。
清明时节,杜牧在《清明》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路上行人孤身行路,满怀悲思愁绪的景象。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重阳佳节的习俗,表达了自己思亲难归的愁绪。
文化知识挑战。
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与生活积累,完成下面关于传统节日的表格。
节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①______ 农历正月初一 贴春联、穿新衣、②________
清明节 公历4月5日前后 踏青、插柳、③_________
端午节 ④____________ 吃粽子、⑤_______、挂艾蒿
⑥______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祭月
四、参加完挑战赛,文文同学正好看到三(3)中队在上体育课。操场上真热闹,请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写操场上的场景。
操场上真热闹。
【活动二:感受传统文化多样性】
五、下面是游园会宣传栏上张贴的有关传统建筑和艺术的文章,请你认真阅读后作答。
短文一
万里长城
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者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长城绵延万余里,所以称“万里长城”。但今天我们见到的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10000千米的长城,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是沿着这条长城走的,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外族的袭扰,从洪武年间至万历年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千米的边墙。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1. 长城被称为“万里长城”的原因是: 。
2. 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是( ),如今的作用是( )。(多选)
A.旅游观光 B.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
C.抵御外族袭扰 D.保护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
3. 用“ ”画出第5自然段的关键句。
4. 下列对文中画“ ”句子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数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秦始皇的残暴。
B.“奇迹”是反语,目的是讽刺秦始皇大张旗鼓地修建长城的行为。
C. 从中能感受到作者很赞赏万里长城创造的奇迹,但很反对秦始皇的做法。
D.从中能体会到修筑长城的人口规模之巨大,万里长城的建造很不容易。
5.如果你向外国朋友介绍长城,会从哪些方面介绍?结合短文写出两点。
短文二
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不但非常慢,而且容易抄错。所以当时的书很贵,穷人买不起。
大约在唐代,人们从印章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是将文字或图案雕刻在木板上,然后一页一页地印刷。雕版印刷虽然比抄书快,但也有不便之处:第一,刻版费时费料;第二,大量书版存放不便;第三,错字不容易改正;第四,印刷版重复利用率低。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印刷技术。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这些字模还可以拆下来,重新组合,印制别的内容。这种方法既可以取代传统的抄写,又可以解决印刷版重复利用率低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
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我国的印刷技术越来越成熟。后来,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又传到西亚和欧洲,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认真读短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
印刷术发明之前
) (
唐代
) (
宋代
) (
后来
)
(
印刷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 (
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
)
2.雕版印刷有什么不便之处?请你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请你写出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进步的地方。(至少写出两点)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充满智慧。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和课外资料,照样子写一写你所了解到的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成就。(请至少举出两个例子)
[例] 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活动三:共享传统文化之美】
逛完“中华传统文化”游园会,文文同学和小语同学想请你来分享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过节的时候,大家都有高兴的事、难忘的事,都有最美好的时光,请你拿起笔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注意:
1.题目自拟,语句通顺,表达具体,不少于300字。
2.要把节日的风俗习惯、过节过程或是印象深刻的事写详细,写清楚。
3.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300字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题满分100分)
一、共22分。
(一)共16分,每词2分。
社会 伟大 保存 体现 人民 智慧 才干 历史
共6分,每空1分。
lěi pián xiǎn zhǎo shèng lóng
共10分,每小题1分。
1-5 ADDBC 6-10 ADDAC
三、共22分。每空1分。
1.诗词理解运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文化知识挑战。
(1)笔、墨、纸、砚
(2)琴、棋、书、画
(3)望、闻、问、切
(4)①春节 ②拜年 ③扫墓 ④农历五月初五 ⑤赛龙舟 ⑥中秋节
四、共4分。
操场上真热闹。有的同学在跑步,像一匹匹野马在赛道上奔跑;有的同学正在跳舞,像孔雀在展示自己的美丽;有的同学正在比跳远,就像一只只袋鼠。(符合题意,语言通顺即可。)
五、共17分。
短文一 共10分。
1.1分。长城绵延万余里
2.共4分,每空2分(少选得1分,选错或选多不得分)。CD AB
3.1分。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
4.2分。D
5.2分,每点1分。
示例:从各个朝代的长度、为丝绸之路提供便利、防御外族的袭扰等方面来讲(写出两点即可)。
短文二 共7分。
1.共2分。每空1分。
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的使用更广泛了,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共1分。
第一,刻版费时费料;第二,大量书版存放不便;第三,错字不容易改正;第四,印刷版重复利用率低。
3.共2分,每点1分。
①比抄书快②利用率高③提高了印刷效率,又可以解决印刷版重复利用率低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
4.共2分,每个例子1分。
①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②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
六、25分。
评分标准
一类作文:20—25分,传统节日、节日习俗、印象深刻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过程描述完整,语句通顺,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书写工整,用好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300字。
二类作文:15—20分,过程完整,语句较通顺,书写工整,达到200字。
三类作文:其他15分以下。
内容与题目不符的,0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