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完的大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麻、旋”等9至11个生字(具体数量可能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会写“读、麻”等10至13个字,会写“高远、沉思、昆虫、蚂蚁”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做整体感知。
难点:
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通过交流读书经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指导写字,注意“读”字的书写结构,左窄右宽,右边“卖”字下半部分的横画要穿插。
教师:(面带微笑)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最近读了什么好书吗?
(学生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
教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读书,那有没有一本书是永远也读不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叫《读不完的大书》。(板书课题)
教师:(边写边指导)“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卖”字下半部分横画要穿插得当。请大家跟我一起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声音响亮。)
3.齐读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如“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书是读不完的呢?
教师: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A:我想知道“读不完的大书”到底指的是什么?
学生B:真的有读不完的书吗?这本书里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很好,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反馈预习
1.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检查生字词语:
2.通过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利用字理识字法、加一加、猜谜语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意笔顺和间架结构。
5.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中心句,初步理解“大书”的意思。
同学们,我们的课题中说“读不完的大书”,这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读不完呢?
(1)根据课文内容,明确“大书”是什么?
预设:“大书”指的就是大自然。
教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学生回答从第六自然段找到。
教师出示: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教师总结:“大书”说的是“大自然”。因为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所以读不完。
(2)理解“读”的含义
教师引导:同学们,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那么我们怎么“读”才能去感受大自然呢?需要我们做什么呢?
预设:
我们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美。
我们去寻找大自然中好玩的地方。
教师明确: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好玩的东西,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三、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找出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事物。
(2)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好玩的事物。
(3)出示词语,各种形式读。
高远的天空 广阔的大地
浮云飞鸟 虾蟹游鱼
走兽昆虫 花草树木
(4)齐读四字词语。
(5)出示填空,将词语送回到课文。
(6)引导学生发现写作顺序。
(7)背一背四字词语。
(8)师:这些词语,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是哪个词?(世界万物)
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概括所有好玩的东西为“世间万物”。
交流这些词语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10)指导学生摘抄喜欢的词语。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如“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等。
四、引读板书,总结课堂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
总结课堂: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继续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准备下节课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