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18 09:39:52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灯塔工厂”项目是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共同遴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其评选“灯塔工厂”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节能、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图示意2023年1月世界“灯塔工厂”所在的主要国家及中国、甲、乙三个国家“灯塔工厂”所属的行业分布情况,圆圈大小及数字分别代表所在国及“灯塔工厂”的数量。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灯塔工厂”的分布(  )
A.西半球多于东半球 B.欧洲地区分布总量最多
C.涵盖全部发达国家 D.美洲主要在美国和巴西
2.中国、甲国与乙国“灯塔工厂”的显著特点是(  )
A.中国轻工业所占比例较大 B.甲国是资金资源密集型制造业
C.乙国产业链短但附加值高 D.三国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3.“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其内涵是(  )
A.采用自动化并用机器替代劳动力
B.专注改革创新以提高效能
C.研发、生产、服务等均人工智能化
D.遍布各个行业且规模较大
【答案】1.D
2.A
3.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人文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1.依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看出,“灯塔工厂”主要分布在0°(赤道)以北,0°-120°E范围以内,说明“灯塔工厂”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A项错误;依据图中“灯塔工厂”的数量可以看出,在60°E-120°E范围内数量最多,该范围主要在亚洲地区,所以亚洲地区分布总量最多;图中没有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因此“灯塔工厂”在世界的分布并没有涵盖全部发达国家;从图文材料中可以看出经度在90°W-60°W附近,是位于美洲地区的,再依据具体的经纬度可以大致推测出位于美洲的“灯塔工厂”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巴西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2.据图中的经纬度进行大致分析可知,甲国为德国,乙国为美国。所以相较甲、乙两国,我国“灯塔工厂”日用消费品、服装饰品及食品饮料等行业能耗低且占比较大,故我国“灯塔工厂”的轻工业所占比例较大;甲国是德国,“灯塔工厂”大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非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乙国是美国,“灯塔工厂”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链长且附加值高;三国的“灯塔工厂”中,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较小。A正确。
故答案为:A。
3.据材料分析可知,评选“灯塔工厂”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节能,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且随着“双碳”目标不断深化,“灯塔工厂”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效能;“灯塔工厂”遍布各个行业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并未全部采用自动化及用机器替代劳动力;产业链有大有小,所以研发、生产、服务等也并未全部人工智能化;“灯塔工厂”遍布各个行业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拉海纳(下图)年降水量仅380毫米,每年5~9月山火频发。2022年底至2023年8月,毛伊岛所在海区依次受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拉海纳的降水偏少,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则相反。2023年8月8日,拉海纳发生一次大规模山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由图可知,该岛东、西部山地的西南侧(  )
A.湿度低 B.降水多 C.蒸发弱 D.坡度大
5.拉海纳每年5~9月山火频发,主要是由于(  )
A.地处板块边界,火山喷发多 B.表层水温高,陆风强劲
C.盛行东南季风,大风日数多 D.下沉气流强,空气干燥
6.2022~2023年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为此次大规模山火形成提供的条件是(  )
A.植物凋落物增多 B.高温频次增加
C.空气水汽量减少 D.飓风影响减弱
【答案】4.A
5.D
6.A
【知识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导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一种气候现象,其成因为沃克环流圈东移。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4.由图可知,此地纬度位于北纬20°附近,受东北信风影响,东西山地的西南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湿度低;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山脉位于中部,故东、西部山地西南侧的坡度与其他坡向坡度差异小。A正确。
故答案为:A。
5.题目中有特定时间5~9月山火频发,如果是火山喷发则无固定时间;5~9月是北半球夏半年,昼长较长,陆地温度高,形成低压,海洋温度低,形成高压,从局地热力环流角度分析,海风应强于陆风。此地受东北信风控制;每年5~9月,夏威夷高压势力强,拉海纳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为山火的频发提供了燃烧条件。事实上,夏威夷高压中心的实际位置在毛伊岛的北面,使毛伊岛主要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信风在山地迎风一侧产生降水后,西南侧气流下沉增温,进一步加剧拉海纳空气的干热程度,容易诱发山火,D正确。
故答案为:D。
6.根据材料“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拉海纳的降水偏少,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则相反”,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拉海纳降水偏多。根据材料“拉海纳年降水量仅380毫米”,可知该地气候干旱,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制约因素。因此,降水一旦增多,当地植被生长的“短板”被补上以后,植物将旺盛生长,从而为大规模山火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植物凋落物;降水增多,高温频次减少,降水增多,空气水汽含量增加,由上题解析可知,山火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干燥造成的,与飓风的影响关系不大。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长白山天池区山体多由气孔构造的浮岩组成,年均雨雾天气近200天,降水量达1376.4mm,湖面年蒸发量440万m3。天池北部缺口处湖水出流,形成长白瀑布,年排泄量为3600万m3。图为天池区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长白山天池区主要的地貌类型是(  )
A.丹霞地貌 B.风力地貌 C.熔岩地貌 D.冰川地貌
8.长白瀑布的年排泄量巨大,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  )
A.瀑布垂直高差大 B.降水远大于蒸发
C.天池的水深过大 D.水量季节变化大
9.图中断裂构造的发育对天池区的主要影响是(  )
A.减缓雨水的下渗速度 B.抬升分水岭处地下水位
C.减少地下水汇入天池 D.增加了天池的集水范围
【答案】7.C
8.B
9.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力作用;断层
【解析】【点评】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
①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上图中甲处岩层弯曲说明其受到了水平挤压作用。
③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④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又经历了沉积作用。如上图甲处上部岩层的不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Ⅰ的覆盖说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
⑤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上图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侵入。
7.长白山天池区山体多由气孔构造的浮岩组成,为岩浆岩,故长白山天池区主要的地貌类型为熔岩地貌;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风力地貌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该地降水量达1376.4mm,冰川地貌主要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等。C正确。
故答案为:C。
8.长白瀑布的年排泄量巨大,说明其降水量大,流量大,该地纬度、海拔均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相对较小,降水远大于蒸发;瀑布的垂直高差大说明该地区地形高差大,水深大不一定排泄的多,水量季节变化大更不足以证明降水量多。B正确。
故答案为:B。
9.读图可知,通过地下水的流向可以看出长白山天池的分水岭(山脊)外侧的地表径流下渗后形成地下径流重新补给天池水量。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即是分水岭下部出现断裂带,导致地下水更容易渗透,增加雨水的下渗速度,降低分水岭处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汇入天池不是主要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
11.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12.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0.C
11.A
12.D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点评】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要素 相互影响
气候 气候对植被 ①热量:热量充足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生长速度快、植被生物量多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湿润地区易形成森林,半干旱地区形成草原植被,干旱地区形成荒漠植被;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植被对
气候 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缩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加降水量等
地貌 地貌对植被 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不同,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分布,南坡则无森林分布
植被对地貌 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保持水土
水文 水文对植被 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水文条件影响水生植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
植被对水文 植被能够涵养水源,降低河流含沙量,调节径流
土壤 土壤对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酸性土壤有利于马尾松生长
植被对土壤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
10.读图可知,在11:00至13:00(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冬季在地表活动的比例高于夏季,这是因为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要在地表晒太阳时间多,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在地表活动比例与昼夜长短、天敌数量和食物数量关系不大。C正确。
故答案为:C。
11.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经度为33`S,29°14`E,北京时间15:00时,当地地方时约为9时。当地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太阳从东北升起,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正北,上午时间太阳均在东北方,9时时东北坡为向阳坡,因此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东北坡,A正确。
故答案为:A。
12.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则晒太阳时间增多,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食物大多在雪下,非洲冰鼠为了获得食物,往往构筑雪下通道觅食,则地面觅食时间减少;材料信息表明,非洲冰鼠不囤积食物,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求的食物并不会明显减少。综上所述,D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城地处燕山山脉的山谷中,该县气象观测站位于距谷底中心约500m处,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21年9月10—11日青龙气象站和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统计(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完成下面小题。
13.青龙气象站所在地(  )
A.山风为偏南风,山风风速弱于谷风
B.山风为偏北风,山风风速强于谷风
C.谷风为偏南风,谷风风速强于山风
D.谷风为偏北风,谷风风速弱于山风
14.青龙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站点附近地势特征是(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15.该时间段(  )
A.青龙气象站PM2.5污染物浓度日最大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B.青龙气象站PM2.5污染物浓度日最小值出现在日落之后
C.山风导致青龙县城PM2.5污染物的浓度降低
D.谷风导致青龙县城PM2.5污染物的浓度降低
【答案】13.C
14.B
15.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山谷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13.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变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空气密度仍较大。因而白天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相反,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快,因而气温下降速度、空气密度增大速度均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的快,夜间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根据图中信息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10点以后风向以偏南风为主,因此谷风为偏南风,山风为偏北风;风向为偏南风时,风速较大,故谷风风速强于山风。综上所述,C正确。
故答案为:C。
14.通过图中山谷风风向主体的变化(偏南风与偏北风)可知,山谷的大致走向应为东西走向;另外据图可知,晚上以偏北风为主,白天以偏南风为主,这说明气象站附近北面为高坡,南面为低谷,据此得出青龙气象站点附近的地势北高南低。B正确。
故答案为:B。
15.受到山谷风的影响,PM2.5污染物的浓度也相应地出现显著的日变化,10日PM2.5污染物浓度日最大值22时至24时,11日PM2.5污染物浓度日最大值出现在10时左右,均不是日出前后;污染物浓度日最小值出现在16时左右,时间大致为日落前,晚上吹山风时,山坡上冷空气在谷中聚集,导致山谷中出现地形逆温,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青龙县城PM2.5污染,白天随着风向的转变及“谷风”的出现,污染物被带离县城所在的山谷,县城污染物的浓度快速下降,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55分)
16.(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村位于江西省北部,20世纪80年代,当地从事双季稻生产。那时农民以水调温,早春育秧对稻田进行日排夜灌。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但水田并未荒芜,依然种植水稻。图为M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
(1)早春育秧,农民通过稻田的日排夜灌来调节温度。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相较于乙处,说明甲处更适合作为育秧田块的原因。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说明当前M村水稻生产特点的变化。
【答案】(1)土壤比热小,吸热、放热更快(或水比热大,吸热、放热更慢);白天排水使土壤裸露,加快升温,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夜晚灌水,利于保持夜间稻田温度,防止低温冷害。
(2)田块间的相对高差大,排灌水的速度更快;靠近水库,灌溉更便利;离村落较远,可减少家禽啄食稻种和秧苗。
(3)承包户种植或土地流转,出现种粮大户,生产规模扩大机械化水平提高;商品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早春育秧,农民通过稻田的日排夜灌来调节温度的解释,需要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进行分析。早春昼夜温差较大,与水体相比,土壤比热小,白天吸热、晚上放热更快;白天太阳辐射强,排水使土壤裸露,加快升温,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土壤放热更快,此时灌水,利于保持夜间稻田温度,防止低温冷害。
(2)甲处更适合作为育秧田块的原因,主要从该地适宜育苗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据材料可知,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排灌水的速度更快;读图可知,甲地靠近水库,灌溉水源更充足;甲地离村落较远,可减少家禽啄食稻种和秧苗,减少稻谷和秧苗的损失。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说明当前M村水稻生产特点的变化,主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说明。结合材料可知,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人口流失,土地闲置能够促进承包户种植或土地流转,从而出现种粮大户。土地集中成片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随着劳动力的减少,有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规模扩大,粮食产量提高,本村对粮食的需求下降,导致商品率提高;随着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种植技术更先进。
【点评】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7.(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读图问材料回答问题。
匈塞铁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原有的匈塞铁路建于1883年,已严重老化,匈塞铁路新线建成后将是连接两国首都的一条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高速铁路。目前匈塞铁路贝诺段高铁已正式开通,最高时速为 200千米,日均发送旅客超过7000人次。左图为匈塞铁路位置示意图 ,右图为贝尔格莱德城区简图。
(1)简述匈塞铁路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
(2)塞尔维亚红酒是巴尔干半岛最具特色的葡萄美酒之一。葡萄栽培和酿酒是当地人民的传统产业和重要文化特色。酿造和品味葡萄酒被视为一种传统和礼节。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塞尔维亚葡萄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列举塞尔维亚葡萄酒加工业的优势条件。
(3)贝尔格莱德自古以来就是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如今又展现着现代都市的活力。
描述贝尔格莱德城区的分布特点。
【答案】(1)完善交通网(提高交通通达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形成产业分工合作的体系);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贸易)文化交流。
(2)大量种植葡萄,原料丰富;酿造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一带一路政策支持(当地饮食文化),市场广阔。
(3)城区面积较大,新老城区分立于萨瓦河两岸(地处河流交汇处);新城区较老城区街道布局整齐,城区集中分布。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述匈塞铁路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主要从交通线建设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交流方面进行叙述。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高交通的通行效率,有效促进匈塞两国与欧洲其他地区互联互通;加速沿线国家的资源开发,推动沿线旅游经济发展;促进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往和经贸往来,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2) 塞尔维亚葡萄酒加工业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工业生产的原料、市场、酿造经验等方面进行列举。由材料可知,当地大量种植葡萄,原料丰富;葡萄栽培和酿酒是当地人民的传统产业和重要文化特色,酿造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3)贝尔格莱德城区的分布特点,主要从起相对位置及城区布局特点进行描述。由图可知,新老城市分别位于萨瓦河两岸;新区面积大于老区,新区的街道规划整齐,城区集中分布;城区的面积较大,有沿河设城的特点。
【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科技进步的影响:
18.(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泰山横亘于中国、蒙古、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四国境内,在中国境内位于新疆北部,地理位置介于45°47'~49°10'N,85°27'~91°01'之间,山体长达500余千米。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冰川地貌的历史演化,某地貌调查小组对我国新疆喀纳斯河流域局部区域(左图)展开考察。喀纳斯河形成于冰川U形谷中,该U形谷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是阿尔泰山地区最典型的冰川地貌之一。该河谷海拔多在1000m以上,在远处2950~3300米山峰上仍分布有现代冰川。经过深入调查,考察小组发现,喀纳斯河谷两岸地形呈不对称分布,两侧地貌堆积物存在明显不同。为了研究的方便,考察小组还绘制了喀纳斯河谷a、b和c三处的河流剖面(右图),并推测出喀纳斯U形谷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冰川空间分布形态。
(1)推测第四纪冰川时期图所示区域沿喀纳斯河谷由南向北冰川空间特征变化规律。
(2)分析图所示喀纳斯河谷两侧谷坡沉积物不同的原因。
(3)指出右图c中喀纳斯河谷西侧公路修建过程中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冰川宽度总体上由窄变宽(或先变宽,后变窄);冰川厚度逐渐变小。
(2)西坡风化作用强,地势较陡,重力崩塌、滑坡等作用强,谷坡多基岩碎屑物;东坡地势较缓,且多台地,现代地表侵蚀较弱,故残存有大量第四纪冰川留下的漂砾沉积物。
(3)地质灾害:崩塌(落石)、滑坡和泥石流。
原因:西坡坡度较陡,且多堆积物,质地疏松,容易发生落石、崩塌等灾害;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加,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道路修建时破坏坡脚,容易导致山体失稳,造成大面积滑坡灾害。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滑坡与泥石流;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第四纪冰川时期图所示区域沿喀纳斯河谷由南向北冰川空间特征变化规律,主要从图中呈现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读材料“喀纳斯河形成于冰川U形谷中,该U谷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提示、结合左右图,第四纪冰川时期左图所示区域沿喀纳斯河谷由南向北冰川空间特征变化规律为:c到b到a处的河流剖面可见河谷宽度总体上由窄变宽,推测冰川宽度总体上由窄变宽;由南向北,冰川宽度总体上由窄变宽导致冰川厚度逐渐变低;且体积逐渐变小。
(2)喀纳斯河谷两侧谷坡沉积物不同的原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进行分析。交通从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两方面分析。结合上题分析及右图可知,西坡风化作用强,地势较陡,在重力作用下出现基岩崩塌、滑坡等现象,导致岩石破碎,其碎屑物质在坡底堆积,谷坡多基岩碎屑物;与西坡比,东坡地势较缓,如图,且多台地,现代地表侵蚀较弱,故残存有大量第四纪冰川留下的漂砾沉积物(冰川沉积物)。
(3)结合上题分析及右图可知,喀纳斯河谷西坡地势陡,堆积地貌发育,堆积物质疏松,容易发生落石、崩塌等地质灾害;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加,极易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道路修建过程中,需要拓宽河岸,会破坏坡脚的稳定性,导致山体平衡被破坏,易造成大面积滑坡灾害等,故喀纳斯河谷西侧道路修建过程中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有落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点评】喀斯特地貌
类型 名称 景观特点
地面喀斯特地貌 溶沟 水溶蚀岩石形成的沟槽
石芽 溶沟之间向上突出的部分
石林 由一系列石柱组成的石质森林
峰丛 多个山峰有明显的基座相连
峰林 浑圆状的石灰岩山峰成片分布
孤峰 单个孤立的山峰
地下喀斯特地貌 石钟乳 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的倒锥状堆积体
石笋 从地面向上长高的类似竹笋的堆积体
石柱 石笋与石钟乳相连在一起
1 / 1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灯塔工厂”项目是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共同遴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其评选“灯塔工厂”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节能、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图示意2023年1月世界“灯塔工厂”所在的主要国家及中国、甲、乙三个国家“灯塔工厂”所属的行业分布情况,圆圈大小及数字分别代表所在国及“灯塔工厂”的数量。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灯塔工厂”的分布(  )
A.西半球多于东半球 B.欧洲地区分布总量最多
C.涵盖全部发达国家 D.美洲主要在美国和巴西
2.中国、甲国与乙国“灯塔工厂”的显著特点是(  )
A.中国轻工业所占比例较大 B.甲国是资金资源密集型制造业
C.乙国产业链短但附加值高 D.三国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3.“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其内涵是(  )
A.采用自动化并用机器替代劳动力
B.专注改革创新以提高效能
C.研发、生产、服务等均人工智能化
D.遍布各个行业且规模较大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拉海纳(下图)年降水量仅380毫米,每年5~9月山火频发。2022年底至2023年8月,毛伊岛所在海区依次受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拉海纳的降水偏少,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则相反。2023年8月8日,拉海纳发生一次大规模山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由图可知,该岛东、西部山地的西南侧(  )
A.湿度低 B.降水多 C.蒸发弱 D.坡度大
5.拉海纳每年5~9月山火频发,主要是由于(  )
A.地处板块边界,火山喷发多 B.表层水温高,陆风强劲
C.盛行东南季风,大风日数多 D.下沉气流强,空气干燥
6.2022~2023年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为此次大规模山火形成提供的条件是(  )
A.植物凋落物增多 B.高温频次增加
C.空气水汽量减少 D.飓风影响减弱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长白山天池区山体多由气孔构造的浮岩组成,年均雨雾天气近200天,降水量达1376.4mm,湖面年蒸发量440万m3。天池北部缺口处湖水出流,形成长白瀑布,年排泄量为3600万m3。图为天池区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长白山天池区主要的地貌类型是(  )
A.丹霞地貌 B.风力地貌 C.熔岩地貌 D.冰川地貌
8.长白瀑布的年排泄量巨大,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  )
A.瀑布垂直高差大 B.降水远大于蒸发
C.天池的水深过大 D.水量季节变化大
9.图中断裂构造的发育对天池区的主要影响是(  )
A.减缓雨水的下渗速度 B.抬升分水岭处地下水位
C.减少地下水汇入天池 D.增加了天池的集水范围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
11.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12.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城地处燕山山脉的山谷中,该县气象观测站位于距谷底中心约500m处,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21年9月10—11日青龙气象站和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统计(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完成下面小题。
13.青龙气象站所在地(  )
A.山风为偏南风,山风风速弱于谷风
B.山风为偏北风,山风风速强于谷风
C.谷风为偏南风,谷风风速强于山风
D.谷风为偏北风,谷风风速弱于山风
14.青龙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站点附近地势特征是(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15.该时间段(  )
A.青龙气象站PM2.5污染物浓度日最大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B.青龙气象站PM2.5污染物浓度日最小值出现在日落之后
C.山风导致青龙县城PM2.5污染物的浓度降低
D.谷风导致青龙县城PM2.5污染物的浓度降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55分)
16.(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村位于江西省北部,20世纪80年代,当地从事双季稻生产。那时农民以水调温,早春育秧对稻田进行日排夜灌。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但水田并未荒芜,依然种植水稻。图为M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
(1)早春育秧,农民通过稻田的日排夜灌来调节温度。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相较于乙处,说明甲处更适合作为育秧田块的原因。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说明当前M村水稻生产特点的变化。
17.(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读图问材料回答问题。
匈塞铁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原有的匈塞铁路建于1883年,已严重老化,匈塞铁路新线建成后将是连接两国首都的一条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高速铁路。目前匈塞铁路贝诺段高铁已正式开通,最高时速为 200千米,日均发送旅客超过7000人次。左图为匈塞铁路位置示意图 ,右图为贝尔格莱德城区简图。
(1)简述匈塞铁路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
(2)塞尔维亚红酒是巴尔干半岛最具特色的葡萄美酒之一。葡萄栽培和酿酒是当地人民的传统产业和重要文化特色。酿造和品味葡萄酒被视为一种传统和礼节。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塞尔维亚葡萄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列举塞尔维亚葡萄酒加工业的优势条件。
(3)贝尔格莱德自古以来就是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如今又展现着现代都市的活力。
描述贝尔格莱德城区的分布特点。
18.(2024高二下·江岸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泰山横亘于中国、蒙古、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四国境内,在中国境内位于新疆北部,地理位置介于45°47'~49°10'N,85°27'~91°01'之间,山体长达500余千米。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冰川地貌的历史演化,某地貌调查小组对我国新疆喀纳斯河流域局部区域(左图)展开考察。喀纳斯河形成于冰川U形谷中,该U形谷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是阿尔泰山地区最典型的冰川地貌之一。该河谷海拔多在1000m以上,在远处2950~3300米山峰上仍分布有现代冰川。经过深入调查,考察小组发现,喀纳斯河谷两岸地形呈不对称分布,两侧地貌堆积物存在明显不同。为了研究的方便,考察小组还绘制了喀纳斯河谷a、b和c三处的河流剖面(右图),并推测出喀纳斯U形谷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冰川空间分布形态。
(1)推测第四纪冰川时期图所示区域沿喀纳斯河谷由南向北冰川空间特征变化规律。
(2)分析图所示喀纳斯河谷两侧谷坡沉积物不同的原因。
(3)指出右图c中喀纳斯河谷西侧公路修建过程中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人文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1.依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看出,“灯塔工厂”主要分布在0°(赤道)以北,0°-120°E范围以内,说明“灯塔工厂”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A项错误;依据图中“灯塔工厂”的数量可以看出,在60°E-120°E范围内数量最多,该范围主要在亚洲地区,所以亚洲地区分布总量最多;图中没有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因此“灯塔工厂”在世界的分布并没有涵盖全部发达国家;从图文材料中可以看出经度在90°W-60°W附近,是位于美洲地区的,再依据具体的经纬度可以大致推测出位于美洲的“灯塔工厂”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巴西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2.据图中的经纬度进行大致分析可知,甲国为德国,乙国为美国。所以相较甲、乙两国,我国“灯塔工厂”日用消费品、服装饰品及食品饮料等行业能耗低且占比较大,故我国“灯塔工厂”的轻工业所占比例较大;甲国是德国,“灯塔工厂”大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非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乙国是美国,“灯塔工厂”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链长且附加值高;三国的“灯塔工厂”中,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较小。A正确。
故答案为:A。
3.据材料分析可知,评选“灯塔工厂”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节能,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且随着“双碳”目标不断深化,“灯塔工厂”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效能;“灯塔工厂”遍布各个行业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并未全部采用自动化及用机器替代劳动力;产业链有大有小,所以研发、生产、服务等也并未全部人工智能化;“灯塔工厂”遍布各个行业和地区,规模大小不一。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4.A
5.D
6.A
【知识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点评】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导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一种气候现象,其成因为沃克环流圈东移。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4.由图可知,此地纬度位于北纬20°附近,受东北信风影响,东西山地的西南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湿度低;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山脉位于中部,故东、西部山地西南侧的坡度与其他坡向坡度差异小。A正确。
故答案为:A。
5.题目中有特定时间5~9月山火频发,如果是火山喷发则无固定时间;5~9月是北半球夏半年,昼长较长,陆地温度高,形成低压,海洋温度低,形成高压,从局地热力环流角度分析,海风应强于陆风。此地受东北信风控制;每年5~9月,夏威夷高压势力强,拉海纳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为山火的频发提供了燃烧条件。事实上,夏威夷高压中心的实际位置在毛伊岛的北面,使毛伊岛主要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信风在山地迎风一侧产生降水后,西南侧气流下沉增温,进一步加剧拉海纳空气的干热程度,容易诱发山火,D正确。
故答案为:D。
6.根据材料“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拉海纳的降水偏少,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则相反”,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拉海纳降水偏多。根据材料“拉海纳年降水量仅380毫米”,可知该地气候干旱,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制约因素。因此,降水一旦增多,当地植被生长的“短板”被补上以后,植物将旺盛生长,从而为大规模山火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植物凋落物;降水增多,高温频次减少,降水增多,空气水汽含量增加,由上题解析可知,山火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干燥造成的,与飓风的影响关系不大。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7.C
8.B
9.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力作用;断层
【解析】【点评】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
①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上图中甲处岩层弯曲说明其受到了水平挤压作用。
③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④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又经历了沉积作用。如上图甲处上部岩层的不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Ⅰ的覆盖说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
⑤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上图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侵入。
7.长白山天池区山体多由气孔构造的浮岩组成,为岩浆岩,故长白山天池区主要的地貌类型为熔岩地貌;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风力地貌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该地降水量达1376.4mm,冰川地貌主要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等。C正确。
故答案为:C。
8.长白瀑布的年排泄量巨大,说明其降水量大,流量大,该地纬度、海拔均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相对较小,降水远大于蒸发;瀑布的垂直高差大说明该地区地形高差大,水深大不一定排泄的多,水量季节变化大更不足以证明降水量多。B正确。
故答案为:B。
9.读图可知,通过地下水的流向可以看出长白山天池的分水岭(山脊)外侧的地表径流下渗后形成地下径流重新补给天池水量。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即是分水岭下部出现断裂带,导致地下水更容易渗透,增加雨水的下渗速度,降低分水岭处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汇入天池不是主要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0.C
11.A
12.D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点评】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要素 相互影响
气候 气候对植被 ①热量:热量充足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生长速度快、植被生物量多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湿润地区易形成森林,半干旱地区形成草原植被,干旱地区形成荒漠植被;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植被对
气候 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缩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加降水量等
地貌 地貌对植被 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不同,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分布,南坡则无森林分布
植被对地貌 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保持水土
水文 水文对植被 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水文条件影响水生植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
植被对水文 植被能够涵养水源,降低河流含沙量,调节径流
土壤 土壤对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酸性土壤有利于马尾松生长
植被对土壤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
10.读图可知,在11:00至13:00(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冬季在地表活动的比例高于夏季,这是因为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要在地表晒太阳时间多,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在地表活动比例与昼夜长短、天敌数量和食物数量关系不大。C正确。
故答案为:C。
11.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经度为33`S,29°14`E,北京时间15:00时,当地地方时约为9时。当地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太阳从东北升起,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正北,上午时间太阳均在东北方,9时时东北坡为向阳坡,因此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东北坡,A正确。
故答案为:A。
12.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则晒太阳时间增多,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食物大多在雪下,非洲冰鼠为了获得食物,往往构筑雪下通道觅食,则地面觅食时间减少;材料信息表明,非洲冰鼠不囤积食物,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求的食物并不会明显减少。综上所述,D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3.C
14.B
15.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点评】山谷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13.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变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空气密度仍较大。因而白天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相反,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快,因而气温下降速度、空气密度增大速度均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的快,夜间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根据图中信息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10点以后风向以偏南风为主,因此谷风为偏南风,山风为偏北风;风向为偏南风时,风速较大,故谷风风速强于山风。综上所述,C正确。
故答案为:C。
14.通过图中山谷风风向主体的变化(偏南风与偏北风)可知,山谷的大致走向应为东西走向;另外据图可知,晚上以偏北风为主,白天以偏南风为主,这说明气象站附近北面为高坡,南面为低谷,据此得出青龙气象站点附近的地势北高南低。B正确。
故答案为:B。
15.受到山谷风的影响,PM2.5污染物的浓度也相应地出现显著的日变化,10日PM2.5污染物浓度日最大值22时至24时,11日PM2.5污染物浓度日最大值出现在10时左右,均不是日出前后;污染物浓度日最小值出现在16时左右,时间大致为日落前,晚上吹山风时,山坡上冷空气在谷中聚集,导致山谷中出现地形逆温,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青龙县城PM2.5污染,白天随着风向的转变及“谷风”的出现,污染物被带离县城所在的山谷,县城污染物的浓度快速下降,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1)土壤比热小,吸热、放热更快(或水比热大,吸热、放热更慢);白天排水使土壤裸露,加快升温,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夜晚灌水,利于保持夜间稻田温度,防止低温冷害。
(2)田块间的相对高差大,排灌水的速度更快;靠近水库,灌溉更便利;离村落较远,可减少家禽啄食稻种和秧苗。
(3)承包户种植或土地流转,出现种粮大户,生产规模扩大机械化水平提高;商品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早春育秧,农民通过稻田的日排夜灌来调节温度的解释,需要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进行分析。早春昼夜温差较大,与水体相比,土壤比热小,白天吸热、晚上放热更快;白天太阳辐射强,排水使土壤裸露,加快升温,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土壤放热更快,此时灌水,利于保持夜间稻田温度,防止低温冷害。
(2)甲处更适合作为育秧田块的原因,主要从该地适宜育苗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据材料可知,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排灌水的速度更快;读图可知,甲地靠近水库,灌溉水源更充足;甲地离村落较远,可减少家禽啄食稻种和秧苗,减少稻谷和秧苗的损失。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说明当前M村水稻生产特点的变化,主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说明。结合材料可知,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人口流失,土地闲置能够促进承包户种植或土地流转,从而出现种粮大户。土地集中成片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随着劳动力的减少,有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规模扩大,粮食产量提高,本村对粮食的需求下降,导致商品率提高;随着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种植技术更先进。
【点评】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7.【答案】(1)完善交通网(提高交通通达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形成产业分工合作的体系);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贸易)文化交流。
(2)大量种植葡萄,原料丰富;酿造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一带一路政策支持(当地饮食文化),市场广阔。
(3)城区面积较大,新老城区分立于萨瓦河两岸(地处河流交汇处);新城区较老城区街道布局整齐,城区集中分布。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述匈塞铁路开通对沿线国家的意义,主要从交通线建设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交流方面进行叙述。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高交通的通行效率,有效促进匈塞两国与欧洲其他地区互联互通;加速沿线国家的资源开发,推动沿线旅游经济发展;促进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往和经贸往来,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2) 塞尔维亚葡萄酒加工业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工业生产的原料、市场、酿造经验等方面进行列举。由材料可知,当地大量种植葡萄,原料丰富;葡萄栽培和酿酒是当地人民的传统产业和重要文化特色,酿造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3)贝尔格莱德城区的分布特点,主要从起相对位置及城区布局特点进行描述。由图可知,新老城市分别位于萨瓦河两岸;新区面积大于老区,新区的街道规划整齐,城区集中分布;城区的面积较大,有沿河设城的特点。
【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科技进步的影响:
18.【答案】(1)冰川宽度总体上由窄变宽(或先变宽,后变窄);冰川厚度逐渐变小。
(2)西坡风化作用强,地势较陡,重力崩塌、滑坡等作用强,谷坡多基岩碎屑物;东坡地势较缓,且多台地,现代地表侵蚀较弱,故残存有大量第四纪冰川留下的漂砾沉积物。
(3)地质灾害:崩塌(落石)、滑坡和泥石流。
原因:西坡坡度较陡,且多堆积物,质地疏松,容易发生落石、崩塌等灾害;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加,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道路修建时破坏坡脚,容易导致山体失稳,造成大面积滑坡灾害。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滑坡与泥石流;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第四纪冰川时期图所示区域沿喀纳斯河谷由南向北冰川空间特征变化规律,主要从图中呈现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读材料“喀纳斯河形成于冰川U形谷中,该U谷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提示、结合左右图,第四纪冰川时期左图所示区域沿喀纳斯河谷由南向北冰川空间特征变化规律为:c到b到a处的河流剖面可见河谷宽度总体上由窄变宽,推测冰川宽度总体上由窄变宽;由南向北,冰川宽度总体上由窄变宽导致冰川厚度逐渐变低;且体积逐渐变小。
(2)喀纳斯河谷两侧谷坡沉积物不同的原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进行分析。交通从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两方面分析。结合上题分析及右图可知,西坡风化作用强,地势较陡,在重力作用下出现基岩崩塌、滑坡等现象,导致岩石破碎,其碎屑物质在坡底堆积,谷坡多基岩碎屑物;与西坡比,东坡地势较缓,如图,且多台地,现代地表侵蚀较弱,故残存有大量第四纪冰川留下的漂砾沉积物(冰川沉积物)。
(3)结合上题分析及右图可知,喀纳斯河谷西坡地势陡,堆积地貌发育,堆积物质疏松,容易发生落石、崩塌等地质灾害;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加,极易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道路修建过程中,需要拓宽河岸,会破坏坡脚的稳定性,导致山体平衡被破坏,易造成大面积滑坡灾害等,故喀纳斯河谷西侧道路修建过程中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有落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点评】喀斯特地貌
类型 名称 景观特点
地面喀斯特地貌 溶沟 水溶蚀岩石形成的沟槽
石芽 溶沟之间向上突出的部分
石林 由一系列石柱组成的石质森林
峰丛 多个山峰有明显的基座相连
峰林 浑圆状的石灰岩山峰成片分布
孤峰 单个孤立的山峰
地下喀斯特地貌 石钟乳 悬挂在石灰岩洞穴顶部的倒锥状堆积体
石笋 从地面向上长高的类似竹笋的堆积体
石柱 石笋与石钟乳相连在一起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