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检测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检测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8 12: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检测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ǎo zi yòu zhì pái huái chǐ lún
(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填在括号里。
1.mài mò 他温情脉( )脉地注视着眼前的山脉( )。
2.mái mán 他只知埋( )头苦干,从不埋( )怨什么。
3.ái āi 老师挨( )个检查作业,同学们都担心挨( )骂。
选择题。
1.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字组词,正确的一组汉字是( )
杂 儿 脚 同 百
A.绊 拌 伴 半 B.拌 绊 半 伴
C.拌 绊 伴 半 D.半 绊 伴 拌
2.读下列句子,句中画线部分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在省作文大赛上,齐灵灵拔得头筹,刘鸿摘得榜眼。
B.试验田里,左边一律种的是蔬菜,右边清一色种的是水果。
C.节日期间,湛江地区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东海岛人头攒动,湖光岩人潮汹涌。
D.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绽放笑容。
3.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A.《穷人》一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B.“漂流,漂白,漂亮”中的“漂”的读音各不相同。
C.《两小儿辩日》选自《孟子·告子》。
D.《北京的春节》写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九这段时间的情形。
四、用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填空。
智者善抓住机会,愚者易( )机会,科学发现的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机遇藏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物品中、( )的小事里。它给目光敏锐的人带来灵感,而反应( )的人却得不到它的青睐。它给坚持不懈的人捧出成功,却给( )的人丢下失败。机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辨识和把握它。
五、用“√”在括号中选出课文中的原词句。
1.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到来了,那时,道路上(洒满 好像酒满)了光芒。
2.老虎趴在驴圈里想:“(我翻山越岭 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 漏)莫非(‘漏’ 漏)比我还厉害?”
3.改过不(吝 文),从善如(留 流)。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春风吹拂着我的脸颊,心旷神怡。(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生动)
2.①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用关联词合并两个句子)
3.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写一个夸张句。
盼望 厚 安静 饿 喜欢
( ): 七、为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表述情境,把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A.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艰难困苦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正如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时代的少年要敢于挑战闲准。( )
2.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说:“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王小雨同学从外校刚转来学习成绩不理想,作为同学的你想鼓励他振奋精神努力学习,你会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想来劝同学勤奋读书学习,你会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阅读《两小儿辩日》,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联系上下文,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及日中则如盘盂(到,到了) B.孰为汝多知乎(知识)
C.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凉) D.我以日初出远(认为)
2.下列词语中的“汤”与选文中的“汤”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洗手作羹汤 B.汤汤乎若流水
C.赴汤蹈火 D.汤剂
3.孔子没有不懂装懂作出判断。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时,孔子怎么说会最恰当?(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两个小孩儿对同一现象,为什么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你从他们的争论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九、阅读理解。
鲁班智扶斜宝塔
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聪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输般,因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鲁班就成了后人对他的称谓。
一次,他来到吴国姑苏城,人间天堂,( )名不虚传。古城楼塔,次第排列,茶馆酒肆,热闹非凡。鲁班游兴倍增,揣摸着苏州建筑的特点,迷乐其间。( )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传来。鲁班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一块绿草如茵的空场上,高高耸立着一座新建的宝塔。塔前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干什么。他慢慢走过去,拨开围观者,看见一个身穿绸缎、头戴高冠、腰系香袋的老人正在发怒,青筋暴绽,瞠目竖眉,大有气冲斗牛之势。老人对面蹲着的一个中年人,双手抱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鲁班好生奇怪,一询问才知道事情的究竟。
那位老人是当地有名的富翁,为积善行德,准备修建一座宝塔,流传千古。
这项工程由那位工匠承接。运木起造,精心筹划,经过近三年的辛苦劳动,宝塔终于建成。可是不知怎么搞的,宝塔( )建成,可不管横着看,还是竖着看,总是倾斜的。经过测量,宝塔的确倾斜近十度。人们对此摇头相视,指点议论。富翁认为造塔反招非议,很是生气,也有损他的功德圆满,因此,亲自找工匠算帐:要么推倒重建,要么把宝塔扶正,否则,要送官府严办。
这可难住了工匠,如果要推倒重建,自己就是卖儿卖女,倾家荡产也无法承受经济压力;如果把塔扶正,这也办不到,因为宝塔尽管是木质的,可( )有约百万斤,只能望塔兴叹。
鲁班绕着宝塔仔细瞧了瞧,又看了看一筹莫展的工匠,走过去安慰道:“你不要着急,只要你给我找点木料来,我一个人用不着一个月就可以把它扶正!”
工匠一听,半信半疑,可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他扛来木料,带着一丝希望等待着。而鲁班呢,他也不让人插手帮忙,将扛来的木料砍成许多斜面小木楔,一块一块地从塔顶倾斜的一面往里敲,使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这乒乒乓乓,起早摸黑干了一个月,宝塔果然直立起来了。
工匠感激地问鲁班:“恩公,你这样补救为啥能使宝塔直立?”
鲁班答道:“由于斜塔是木质的,属穿斗结构,各部件之间的拉扯比较结实,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可以用打木禊的办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是斜面的,既比较容易往里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打进去后又可抬高塔的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倾斜。”
1.把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忽然 依然
虽然 果然
2.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 的工匠,后人称他为鲁班是因为 。
3.老人发怒的原因是 ;工匠为难的原因是 。
4.鲁班是如何把塔扶正的?
5.斜塔变正的原理是什么?
6.你还知道哪些鲁班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个吧!
十、写作。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事情就像天上眨着眼睛的星星一样多。请你选择一个童年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提示:(1)以“童年的_________”为题,横线上可填趣事、秘密等;(2)围绕一件事情写具体,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300字以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