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表的意见,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生在表达时仪态大方,音量适中,语言流畅。
3.通过课前搜集和观察身边的“小事”,在课上进行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现象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4.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不做不文明的事,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
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身边的小事和自己做的小事,可以是照片、视频或文字描述。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情境图、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小事”,如随手乱丢垃圾、乱闯红灯、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给老人让座等。
2.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类似“小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师:(面带微笑)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聊聊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但往往被忽略的“小事”。比如,我昨天在回家的路上,就看到有人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但也有好心人主动捡起路边的纸屑。这些小事,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们却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我们的文明程度。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观察到了哪些类似的“小事”呢?
(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学生A:我看到有人过马路时没有等红灯,直接闯了过去。
学生B:我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给老人让座,感觉很温暖。
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些身边的“小事”。
(二)观察图片,感受“小事”
1.展示教材中的四幅图片或教师准备的其他情境图,包括公共秩序、旅游文明、公共环境等方面的小事。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分组讨论每幅图片中的“小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师:相信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不同的“小事”,现在我们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请一位同学将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大声地读一读。(指名读)
学习要求:
(1)人人参与,谈谈看法。
(2)成员交流时,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关键词。
(3)他人发言结束,可追问,也可提建议。
小组评议,选出代表,参加小组间交流。
4.汇报交流,深化理解
(1)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包括观察到的“小事”和看法。
(2)其他同学可以适时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①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行为?
图一:一位青年进门为后面的人扶住门。
图二:及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
图三:上公交车时插队。
图四:在旅游景点乱涂乱画,在树木上攀爬拍照。
②情景图中有“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也有“不文明的行为”。你能联想生活中的小事,说说类似的情况吗?
温暖的行为(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座、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礼让行人……)
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吐痰、随地乱丢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斑马线不礼让行人……)
5.教师小结:
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可以看出,不文明的行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而温暖的行为则能传递正能量,让社会更加和谐。因此,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我们的社会环境。
6.提问: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
(1)学生交流。
(2)教师总结:表达看法时,先简单把事情说清楚,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讲讲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影响,这样就把看法说得清晰简洁,让人明白了。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小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教师:现在,老师想邀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小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
(学生踊跃举手,分享自己的经历)
学生C:有一次我忘记带伞,放学时下雨了,是一位陌生的阿姨借给我伞,我很感动。
学生D:我曾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大声喧哗,影响了其他人,我觉得很不应该。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事”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
3.讨论建议:
针对身边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讨论如何提出改进建议或采取实际行动。
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创建文明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4.课堂小结
教师:这些经历都很有意义。面对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但更好的做法是像学生C那样,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正能量;同时,我们也要像学生D那样,勇于指出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
(四)总结收获
1.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身边“小事”的重要性。它们虽小,但意义重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创建文明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布置作业:
(1)以“身边的小事”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描述一件自己观察到的“小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向家人讲述自己看到的身边的小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