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8 16:2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掌握用书面的方式针对某一现象或事件提出想法的一般写法。
2.通过小组讨论、例文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掌握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培养他们主动表达想法、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掌握用书面的方式针对某一现象或事件提出想法的一般写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生活现象的图片、视频等)、例文片段、习作学习单等。
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引起自己关注的现象或问题,并思考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乱扔垃圾、沉迷手机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谈谈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教师:(微笑)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不过不是去远足,而是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秘密。请大家看大屏幕。(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乱扔垃圾、沉迷手机等生活现象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好奇地观看,有的皱眉,有的小声议论)
教师:看到这些现象,你们有什么感受或者想法吗?
学生A:我觉得乱扔垃圾很不文明,破坏了环境。
学生B:我发现很多人走路都在看手机,这样很危险。
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很多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题目就是《我有一个想法》。
(二)例文引路,学写想法
1.明确要求
过渡:刚才同学们都发现了身边的“低头族”现象,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有一个小朋友跟我们的发现是一样的,他经过一番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了。
①出示课本上的文段,指名学生朗读。
②引导学生交流评价:这个事例写了什么内容?(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③教师相机小结。
小结:我们要是想写某个想法,也可以像这样开门见山,直接先写观察到的某种现象或问题,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明确习作任务: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3.展示例文片段。
(1)屏显教材页例文,学生自己默读并思考,作者有什么样的想法?又是怎样把想法写清楚的?
屏显两则例文
(2)探究归纳两则例文的写法、结构。
明确:例文一,先写观察到的现象,再举具体事例,接着分析这一现象的危害,最后写自己的想法。
例文二,先直接提出想法,接着有条理地详细说明自己的想法,结尾点明想法带给生活的益处。
师:对比两则例文,想想看有哪些区别?
生发现:
相同点——所举事例都来自己对周遭的观察,写下想法都是为了给需要这些建议的人看,并有所转变;
不同点——写作内容的顺序不同,例文二没有现象。
师:对改进生活提些建议,也往往是在生活中坚持观察的结果,也是根据现象说建言,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注意,同一个想法,可以用不同的思路来阐述。
分析例文的写作方法:
提出现象——列举事例——提出想法(或建议及好处)。
4.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生活现象和自己的想法。
(2)各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习作指导,明确要求
1.习作要求:
写清楚现象或问题。
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如果有具体的改进办法或措施,也可以写下来。
2.写作方法指导:
用事例来描述现象,使现象更加具体、生动。
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写出一些理由和依据,增强说服力。
如果有改进建议或解决办法,要写得具体、可行。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1.学生根据习作要求,独立进行写作。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问题。
(五)习作展示,点评修改
1.利用投影展示优秀习作,让学生欣赏并学习。
2.选取一些存在问题的习作进行剖析,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修改建议。
3.学生根据点评和修改建议,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写一篇关于《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关注生活、思考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保持这份敏锐和热情,用我们的笔记录下更多的美好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