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87)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8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9 08:40:2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一些身边常见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化学实验的变化美,增进对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2学情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 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性质的基础和方法. 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 础.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NaOH 和 Ca(OH)2 的性质 2、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引入
情景问题引入
同学们想 讲授新课
同学们想DIY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树叶标签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1. 合作实验并探究 NaOH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归纳NaOH的有关性质 (要求学生用镊子夹取 3 小 块 NaOH 固体, 放在表面皿上观察并实验,并完成课 本 P54[ 实 验 10-6] 的 表 格。) 生: 讨论如下问题: 1、NaOH 固体表面为什么会溶解 2、怎样保存 NaOH 固体 3、NaOH 固体能否做干燥剂 NaOH 的 腐蚀性 实验 生活中的实验 师: 展示用NaOH溶液浸泡出的桂花叶标签 生:观察实验并归纳NaOH的腐蚀性 和使用方法, 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Ca(OH)2 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冬天园林工人为什么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 刷白 (2)、为什么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用石灰浆抹墙后变得又硬又白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OH)2 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 Ca(OH)2是如何制取的呢 Ca(OH)2有哪些性质师: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然后加少量水,观察现 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 总结Ca(OH)2是如何制取的呢 Ca(OH)2有哪些性质师:同学们往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能 观察到什么现象 把 CO2 通入 NaOH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这是否说明 CO2 和 NaOH 不反应 还是确实发生了反应 对于这种 合作设计方案 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 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 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 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并用 实验证明 CO2 和 NaOH 确实发生了反应 小组讨论并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学生设计方案并演评价每一个方 案是否严密 教生互动实验 收集满两塑料瓶CO2,并向其中加入等体积的水,NaOH溶液,快速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评价教师通过教师的的设计方案并设计方案的 观看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 设计方案多元化的思考 归纳, 小结,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实验方案的 思路和方法 讨论归纳 归纳碱的化学性质 总结并欣赏音乐 让学生一起讨论回忆今天都收获了什么,并欣赏一首关于这节课内容的一首歌: 《化学版青花瓷》 七、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学业评价设想] 在评价方面新课标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 目标达成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 是纸笔评价,另一方面是过程表现性评价. 八、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 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熟悉 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引入对有关碱的性质的学习,再用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 关日常现象,使本节课体现出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同时, 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通过对 CO2 和 NaOH 能否反应的实验探究,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设计出很多精彩的方案.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 来获取知识;如何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并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 如何寻找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赞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真正扮演好"老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的角色,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此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超时 3 分钟, 原因是没有把握好学生的讨论时间而造成超时。板书设计
常见的碱
一、几种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俗名,性质,用途
2、氢氧化钙俗名,性质,用途
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能与指示剂作用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