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生态系统的结构
科 目 生物 教学对象 高二 计划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选修二:《生物与环境》,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内容是上一单元课《种群和群落》知识的延续,继续学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节正文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内容,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是高考的常考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命观念:能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范围及类型。 ② 说出食物链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 科学思维:理解并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科学探究:通过识图,学会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画法,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食物网之间的关系。社会责任: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认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难点: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知识基础:初中阶段对生态系统的结构有了很浅的认识,高一阶段在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已对生态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认知特征:学生喜欢观察,喜欢交流,有一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机与风格: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和探究欲望,喜欢色彩斑斓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表现欲望强、期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赏。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展示法:利用PPT课件展示,加强对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结构的理解。讲演法:教师边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问题驱动法:以具有逻辑思维、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法:学生讨论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法:学生完成学案和练案上的习题,巩固提高知识。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池塘生态系统图片,食物链、食物网图片。学生准备:课本、笔记。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问题探讨(创设环境) 多媒体投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图片,指导学生构建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系模型。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以情景引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建构模型能力,并对本节知识形成初步认识。
抛出问题,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自然保护区的一只熊猫、保护区所有熊猫、保护区所有生物、保护区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什么层次?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思考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抛出问题,引出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小到一块培养基,大到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称之为生物圈。你都知道哪些生态系统呢?生态系统如何分类呢? 思考 让学生带着疑问,增强求知欲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一.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1、池塘中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它们对于生态系统来说重要么?对生态系统有什么意义?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阳光、温度、空气、水份、土壤 等。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能量池塘中有哪些生物?他们获得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一样么?试着给他们归类 ①生产者:自养生物,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此外还有硝化细菌、蓝藻、光合细菌。②消费者:异养生物,以活体生物的现成有机物为食物获取能量的生物。③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中有机物获取能量的生物。 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二.判断正误①提问: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吗?蚯蚓、蜣螂、秃鹫等不属于消费者②提问: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吗?特例:菟丝子,是植物,不是生产者③提问: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1、生产者: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是生态系统的基石。2、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受精和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3、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结合“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交流,并构建生态系统的模型,相互展示、交流和评判。思考 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和了解各种生物的作用,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对生物现象探究的兴趣。学会质疑,增强 学习兴趣
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关系 理解、记忆 理清生态系统四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提问:尝试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的捕食食物链 食物链:树 蝉 螳螂 黄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注意事项: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 3.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4.同种生物所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总是差一级。 5、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箭头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也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思考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的思考
老鼠为杂食性动物,他能吃多种植物、动物,又能被多种动物而吃,这样他所在的食物链就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了食物网。问题:1. 一共有几条食物链 ?92.在这个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3.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为什么猫头鹰的营养级可以有哪些?4.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什么?5、若将蜘蛛全部除去,青蛙和食虫鸟的数量如何变化? 思考回答问题 过渡巩固知识
强调: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构建知识、能力体系判断某一系统是否为生态系统的方法(三看)一看“一定空间”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然空间二看“组成成分”,包括各种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生物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看“相互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信息的传递。 整理笔记 巩固知识
练案拓展 出示练案习题 完成练案上的习题 巩固提高
讲解练案习题 纠错打分 知识巩固
评选明星小组及个人 根据小组量化评价法,评选出本节课的明星小组及明星个人 相互鼓励,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
(二)测试内容(共60分)知识清单:(每空1分,共22分)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_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__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__的总和。3.类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物质:______ 、_____和无机盐 能量:热能、阳光(2)生产者 主要代表: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消费者 主要代表:动物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解者 主要代表: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形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基本模式:生产者及各类 者,其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为第三营养级。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 (“是”“不是”)固定不变的。(3)环节: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2、食物网: 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
练案拓展(前4道题每题2分,第5道题每空15分,第6道题7分,共30分)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光合细菌和蚯蚓属于 ( ) A.生产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消费者和分解者 D.分解者和消费者2.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3.下列表示正确的一条食物链是( )A.阳光→植物→兔→狼 B.草→牛→人→细菌C.植物←昆虫←食虫鸟←鹰 D. 草→兔→狼4. 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5.根据蝗虫吃草,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老鹰吃蛇的联系写出完整的食物链,并分析它们所属的成分和营养级食物链草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营养环节第一营养级
6. 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2)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 ,只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3)猫头鹰占有____个营养级。(4)食物网中没有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5)从生态因素角度分析,该食物网中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 。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