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4.1.1水资源及其利用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4.1.1水资源及其利用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9-23 11:47:46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第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01
02
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机问题及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水危机的措施;
03
认识到水资源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自觉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人体含水量约65%以上
一般植物含水量60%~80%
水母含水量约95%
人类该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呢?
新知导入
探究新知
认识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任务一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海洋水
湖泊水
河流水
地下水
大气水
生物水
总储量约为3.0×1012 m3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探究新知
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
海水资源丰富












海水中拥有丰富的化学资源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探究新知
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海水多,淡水少
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
探究新知
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
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
探究新知
我国各地区(香港、澳门、台湾暂未列入)人均水量
探究新知
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
任务二
探究新知
同学们认识这个标志吗?
水和手的结合像心字的中心部分(去掉两个点),且水滴正处在“心”字的中间一点处,说明了节约用水需要每一个人牢记在心,用心去呵护,节约每一滴珍贵的水资源。
探究新知
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如何提高呢?
节约用水
工业上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示意图
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如何提高呢?
节约用水
农业上
喷灌
滴灌
探究新知
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如何提高呢?
节约用水
生活中
一水多用
节水龙头
探究新知
北方干旱
南方多水
——南水北调
南水千里进京路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
探究新知
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
生活污染
水体污染的来源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
危害人体健康
水体污染的危害
探究新知
工业上
农业上
生活上
提倡使用农家肥,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后排放
加强水质的质量监测
水体污染的措施
探究新知
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可达到农灌和废水排放标准或绿化和景观用水标准
污水处理流程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洗澡擦沐浴露时不关闭水龙头
D.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B
课堂练习
2.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国家节水标志”的图标是( )
A
课堂练习
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民生视角下的生态观,要求全国落实“水十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水体严格保护
D.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B
课堂练习
4.水的污染主要来自( )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废气的排放 ③水生动植物的繁殖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施用不当 ⑥频频发生的沙尘暴
A.④⑤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B
课堂练习
5.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表面含水约71%
海洋占地球水储量的96.53%
淡水约占地球水储量的2.53%
二、保护水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
防治水体污染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第1课时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1水资源及其利用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1.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下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C.为使衣服洗得更干净,多使用含磷洗涤剂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答案】C
【详解】A.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使衣服洗得更干净,多使用含磷洗涤剂,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现象的发生,污染水源,故C符合题意;
D.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但淡水资源有限,需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 年5月14 日至 20 日,长沙市开展了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旨在形成全民节水、护水、借水的行动自觉。以下认识或做法符合这(从 )
目标的是
A.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多,不需要珍惜水资源
C.工厂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湘湘江
B.用淘米水浇花
D.向湘江中乱扔垃圾
【答案】B
【详解】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应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用淘米水浇花,可以实现“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C.工厂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湘江,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D.向湘江中乱扔垃圾,会污染水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图标中,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A.该图为节约用水标志,符合题意;
B.该图是禁止烟火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C.该图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是中国节能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下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的有( )
①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派为滴灌、喷灌;②回收利用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减少“白色污染”;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题目中给出的四种做法,其中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故选C。
5.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直接掩埋废旧电池
【答案】B
【详解】A.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B.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直接掩埋废旧电池,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源和土壤,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既含有化学变化又含有物理变化
D.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是纯净物
【答案】D
【详解】A.地球表面主要被海水覆盖,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选项正确;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选项正确;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的取水、静置、过滤、吸附等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消毒杀菌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还含有其他矿物质,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纯水,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
答案为:D。
7.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答案】C
【详解】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能够帮助利用可回收垃圾,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污染,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造成水土污染,符合题意;
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能够有效防止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中指出,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为节约用水,工厂废水直接用来灌溉农田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倡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D.为防止工厂废气污染大气,可将工厂烟囱加高
【答案】A
【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中有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不能直接用于灌溉农田,需要处理后使用,不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导致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D.工厂烟囱加高仍会使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
C.生活废水处理排放 D.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答案】B
【详解】A.植树活动可增加空气进化的能力,有利于改善环境,故选项正确;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土地等,还会带出对有害人体的汞、铅、镉、砷等元素,故选项错误;
C.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D.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有里有保护及改善水资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天气总结的经验。水在自然界是不断循环的,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B.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会涉及能量变化
C.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
D.将废水排放到江河中,凭借水体自净能力循环使用
【答案】D
【详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说法正确;
B.水在自然界中循环中,即有吸收能量,也有释放能量的过程,所以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中涉及能量变化,故说法正确;
C.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淡水资源不丰富,故说法正确;
D.将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说法错误。
故选D。
提升练习
1.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C.农业上大水漫灌以增加粮食产量
D.合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促进经济增长
【答案】C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农业上大水漫灌会浪费水资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合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不足1%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氮气和氧气共占99%,稀有气体占1%
C.海洋蕴藏丰富的化学资源,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物质有80多种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答案】A
【详解】A、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为海水,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不足1%,该选项叙述正确;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共约占78%+21%-99%,稀有气体约占0.94%,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C、海洋蕴藏丰富的化学资源,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元素有80多种,而不是物质,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钙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钙元素,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A。
3.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灌溉农田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
【答案】B
【分析】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可以从防止水污染以及节约用水的角度解答。
【详解】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做法正确;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做法错误;
C、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既能防止水体污染,又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做法正确;
D、灌溉农田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能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B。
4.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增大农药化肥的使用
B.露天焚烧和酸浸法回收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
C.生活污水排入江河利用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净化
D.工业废水净化后重复使用保护水资源
【答案】D
【详解】A、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污染,错误。
B、露天焚烧和酸浸法回收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会造成空气污染及水污染,错误。
C、水的自净能力有限,生活污水未处理排入江河会造成水污染,错误。
D、工业废水净化后重复使用可减少水污染,节约水资源,正确。
故选D。
5.2022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3月28日是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水隐藏在地下,不会被污染 B.全球水量丰富,可用淡水资源不足
C.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资源 D.船体借助水产生浮力实现运输货物
【答案】A
【详解】A.一部分水隐藏在地下,也会被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B.全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是有限的,选项说法正确。
C.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资源,选项说法正确。
D.船体借助水产生浮力实现运输货物,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6.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生态环境方面指出,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
C.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的建设 D.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答案】A
【详解】A、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污染,故选项错误;
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可以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C、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的建设,可以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D、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以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故选:A。
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为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保护水质 B.兴建化工基地
C.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D.提倡燃煤发电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化学与环保的说法。
【详解】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质;符合题意;
B、兴建化工基地,会造成大量的工业污染;不符合题意;
C、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会使粮食减产,应该是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D、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习近平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深入持久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请列举一条保护我市母亲河“湘江”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
(2)我市偶有雾霾天气,说说雾霾天气的危害____________。
(3)为预防我市出现酸雨天气,可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
【答案】(1)减少污水的排放 (2)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3)化工厂尾气处理后排放
【解析】(1)减少污水排放入湘江,保护母亲河,故填:减少污水的排放。
(2)人吸入雾霾,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雾霾天气的危害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故填: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3)工厂尾气容易造成酸雨,可采取措施化工厂尾气处理后排放,故填:化工厂尾气处理后排放。
9.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盗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其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了薄膜的选择透过性,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该淡化膜允许___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通过。
【答案】(1)及时关上水龙头 (2)能耗大、成本高 (3)物理变化 (4)水分子
【详解】(1)日常生活中,及时关上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热分离法能耗大、成本高,是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
(3)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则水发生了物理变化;
(4)根据图示,该淡化膜允许水分子通过。
1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水是生命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水资源储量如图1所示。
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多种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是名副其实的液体矿藏。海水的含盐量非常高,通过晾晒可得到食盐。目前我国利用海洋资源获取钾、铁、溴、氯、碘等元素已形成规模。
海水通过淡化处理后被使用。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和反渗透法。利用太阳能蒸馏淡化海水是一种节能的方法,其原理如图2所示。反渗透法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淡化方法,其原理如图3所示,对海水加压,只有水分子透过分离膜而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从而得到淡水。
海水还是陆地淡水的来源之一。淡水资源弥足珍贵,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增强节水惜水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动。
(1)地球上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_______。
(2)图2所示的蒸馏法过程为:。从能量角度看,a过程需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从微观角度看,b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是_______(具体描述)。
(3)图3所示加压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海水中含有100多种元素
B.膜分离技术将不溶性固体和水分离
C.海水不仅是液体矿藏,还是陆地淡水的来源之一
D.从海水中可以获取食盐、淡水,以及含钾、镁、溴、氯、碘等元素的产品
【答案】(1)海水 (2) 吸收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变大 (4)CD
【解析】(1)由图1可知,地球上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海水;
(2)a过程是水由液体变为气体,需要吸收热量;b过程是水蒸气变为液体水,状态发生改变,从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水减少,故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大;
(4)A、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多种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故A错误;
B、反渗透法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淡化方法,其原理如图3所示,对海水加压,只有水分子透过分离膜而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从而得到淡水,故B错误;
C、从题干信息可知,海水不仅是液体矿藏,还是陆地淡水的来源之一,故C正确;
D、从题干信息可知,从海水中可以获取食盐、淡水,以及含钾、镁、溴、氯、碘等元素的产品,故D正确。
故选C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水资源及其利用
课题内容 水资源及其利用 第1课时
教学分析 课标解析: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跨学科实践活动: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教材分析: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空气,本课题我们再来学习水的相关知识。本课题围绕水资源展开,从这一社会话题引入到学习课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意识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健康、正确的生活意识。本课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人类拥有的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和水的净化,先是利用数据说明水资源储量丰富但是淡水资源短缺的事实,强化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再通过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研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水资源的爱护意识。最后结合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水的净化方法,体现教学中进一步挖掘化学作用,体会化学的价值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水资源的认识,让学生懂得节约资源。学习时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更容易接受,另外此课题除了相关的知识外,更注重的是学生情感、价值观和态度方面的影响,能够引起学生对资源的重视,培养社会责任感。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机问题及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水危机的措施; 3.认识到水资源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自觉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达成评价 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的水资源现状,能够认识水污染的危害,能够知道如何保护水资源,提高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 1.辩证认识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和意识。 难点: 在阅读文字、图表等资料的过程中对信息的加工和整理能力。
先行组织 学生在生活中对水资源的认识。
问题与活动 活动设计: 项目任务一:认识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新课导入】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是离不开水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也离不开水,那么人类该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呢? 【讲解】地球上拥有很多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地球总储水量丰富。 【讲解】海水约占地球水储量的96.53%。浩瀚的海洋中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已被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水能参与很多化学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讨论】水有海水和淡水之分,而含量较多的是海水,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用的水多数为淡水,淡水资源较少且不能全部利用,原因是什么? 【总结】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人们生活和生产利用的是淡水,淡水资源很少。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占全球水资源的大约2.53%,而且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被人类直接利用。 【过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3.0×1012m3,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103 m3,且地域差距很大。我们来看下面的数据 【展示表格】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 【展示表格】我国各地区人均水量 【讲解】由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淡水资源非常少,随着近几十年工业的大发展,淡水用量的不断加大和污染现象的愈加严重,人类缺水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我国的淡水资源现状是人均水量极少,是严重缺水型国家,而且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省市之间分布严重不均。 【过渡】 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项目任务二:保护水资源 【过渡】同学们认识这个标志吗? 水和手的结合像心字的中心部分(去掉两个点),且水滴正处在“心”字的中间一点处,说明了节约用水需要每一个人牢记在心,用心去呵护,节约每一滴珍贵的水资源。 【思考1】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如何提高呢? 【总结】工业上可处理污水,实现水的重复利用;农业上可应用新技术,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改进工艺,推广节水器具等;生活中改变用水习惯,比如一水多用,改用节水龙头。 【讲解】我国通过修建水库和实施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局面,解决了很多地区严重缺水、水资源随季节变化大等问题,为调配水资源和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拓展】播放南水北调视频。 【思考2】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水体污染的事例呢? 【总结】工业污水排放、生活垃圾污染、农业污染等。 【讲解】水体污染的后果很严重,会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平衡,还会危害人体健康。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水体污染呢? 【总结】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后排放。(可根据学生回答调整) 【讲解】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可作为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园林绿化或景观用水。因此,对污水进行处理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对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水资源的分布,水体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要把节约用水落实在行动上,保护水资源,从小事做起。 教学评价 1.学生能说水资源的存在形式,知道海水与淡水的含量。 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的水资源匮乏,有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意识。 学生能够知道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知道南水北调工程,知道如何避免水体污染等。 学生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节约用水,如何保护水资源,如何在生活中提高水的利用率。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关于水资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触动心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迁移运用(当堂检测): 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B ) A.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洗澡擦沐浴露时不关闭水龙头 D.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2.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国家节水标志”的图标是( A ) 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民生视角下的生态观,要求全国落实“水十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B  )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水体严格保护 D.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4.水的污染主要来自( B )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废气的排放 ③水生动植物的繁殖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施用不当 ⑥频频发生的沙尘暴 A.④⑤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5.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D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成果集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1水资源及其利用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1.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下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C.为使衣服洗得更干净,多使用含磷洗涤剂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2.2023 年5月14 日至 20 日,长沙市开展了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旨在形成全民节水、护水、借水的行动自觉。以下认识或做法符合这(从 )
目标的是
A.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多,不需要珍惜水资源
C.工厂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湘湘江
B.用淘米水浇花
D.向湘江中乱扔垃圾
3.下列图标中,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4.凉山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下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的有( )
①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派为滴灌、喷灌;②回收利用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减少“白色污染”;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直接掩埋废旧电池
6.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既含有化学变化又含有物理变化
D.市场上出售的瓶装纯净水是纯净物
7.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8.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中指出,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为节约用水,工厂废水直接用来灌溉农田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倡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D.为防止工厂废气污染大气,可将工厂烟囱加高
9.“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
C.生活废水处理排放 D.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天气总结的经验。水在自然界是不断循环的,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B.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会涉及能量变化
C.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
D.将废水排放到江河中,凭借水体自净能力循环使用
提升练习
1.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C.农业上大水漫灌以增加粮食产量
D.合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促进经济增长
2.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不足1%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氮气和氧气共占99%,稀有气体占1%
C.海洋蕴藏丰富的化学资源,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物质有80多种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3.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灌溉农田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
4.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增大农药化肥的使用
B.露天焚烧和酸浸法回收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
C.生活污水排入江河利用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净化
D.工业废水净化后重复使用保护水资源
5.2022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3月28日是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水隐藏在地下,不会被污染 B.全球水量丰富,可用淡水资源不足
C.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资源 D.船体借助水产生浮力实现运输货物
6.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生态环境方面指出,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
C.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的建设 D.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为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保护水质 B.兴建化工基地
C.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D.提倡燃煤发电
8.习近平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深入持久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请列举一条保护我市母亲河“湘江”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
(2)我市偶有雾霾天气,说说雾霾天气的危害____________。
(3)为预防我市出现酸雨天气,可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
9.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盗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其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了薄膜的选择透过性,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该淡化膜允许___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通过。
1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水是生命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水资源储量如图1所示。
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多种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是名副其实的液体矿藏。海水的含盐量非常高,通过晾晒可得到食盐。目前我国利用海洋资源获取钾、铁、溴、氯、碘等元素已形成规模。
海水通过淡化处理后被使用。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和反渗透法。利用太阳能蒸馏淡化海水是一种节能的方法,其原理如图2所示。反渗透法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淡化方法,其原理如图3所示,对海水加压,只有水分子透过分离膜而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从而得到淡水。
海水还是陆地淡水的来源之一。淡水资源弥足珍贵,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增强节水惜水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动。
(1)地球上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_______。
(2)图2所示的蒸馏法过程为:。从能量角度看,a过程需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从微观角度看,b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是_______(具体描述)。
(3)图3所示加压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海水中含有100多种元素
B.膜分离技术将不溶性固体和水分离
C.海水不仅是液体矿藏,还是陆地淡水的来源之一
D.从海水中可以获取食盐、淡水,以及含钾、镁、溴、氯、碘等元素的产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