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准备单元 倒立的小丑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准备单元 倒立的小丑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18 11:17:56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准备单元
倒立的小丑
(大象版)三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
猜想和假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01
02
在教师引导下,尝试从“倒立的小丑”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对所提出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做出假设。
03
探索发现使小丑倒立更稳固的方法,从实验中感受平衡的原理和现象。
科学观念
04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小丑在钢丝上表演很有趣,但又很危险。
新知导入
杂技表演是应用重心低于支点的原理。
走钢丝的演员手里拿一根长长的杆子,相当于延长了手臂使身体的重心尽量保持在小幅范围的晃动。
这根杆子放低,身体的重心就下移了,
重心低于支点时才更为稳定。
小贴士
新知导入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看,小丑在钢 丝上倒立起来了!
小丑有点不太平稳,有一点风就能将它吹掉。
探究新知
问题银行存折
提出问题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这种倒立的小丑是谁发明的?
2 小丑为什么能倒立在钢丝上?
3 怎样才能让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4 这种小丑是怎样制作的?
5
6
磁铁放置在小丑脚上,细绳穿过小丑腿中间后双手拉直细绳,小丑会不会直立走钢丝
……
探究新知
哪些问题是科学问题,哪些问题是能够在课堂上探究出答案的?
提出问题
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科学问题,并且问题难度不能超出我们现有的研究能力。
科学问题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探究新知
针对我们挑选出的问题,说一说自己的假设。
猜想假设
假设要有依据
可以用“如果……那么……”的句式。
要及时将假设记录下来。
假设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探究新知
猜想假设
对问题3的假设:
第1组
我们组选择的问题:
怎样才能让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探探的假设:
如果给小丑每只手上固定一个重物,那么小丑就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究究的假设:
假如增加小丑手臂的长度,小丑应该就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探究新知
猜想假设
对问题2的假设:
第2组
我们组选择的问题:
什么情况下小丑会直立走钢丝
奇奇的假设:
2对磁铁放置在小丑脚上,细绳穿过小丑腿中间后双手拉直细绳,看看小丑会不会直立走钢丝。
想想的假设:
2对磁铁放置在小丑手上,细绳穿过小丑腿的中间后双手拉直细绳,看看小丑会不会直立走钢丝。
探究新知
问题:怎样让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作出假设"是探究的前提
你能用“如果……那么/就……”来说说这个问题的可能答案吗
如果使得小丑上轻下重,它就不容易掉下来。
如果在小丑的身上加根长棍子,它就不容易掉下来。
如果用厚的卡纸做小丑,那么它不容易掉下来。
如果在粗的绳子上走,小丑就不容易掉下来。
……
猜想假设
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
小贴士
探究新知
实验操作
材料超市:卡纸、安全剪刀、环形磁铁、钢丝、棉线
探究新知
实验操作
探究新知
活动记录
探究新知
活动记录
1.挑选一个在课堂上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并写出自己的假设。
我选择的问题:
我的假设:
2.针对假设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结果。
实验材料:卡纸 安全剪刀 环形磁铁 钢丝棉线
其他(填材料名称)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怎样才能让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如果给小丑每只手上固定一个重物,那么小丑就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彩画铅笔
1、用彩画铅笔在卡纸上画出小丑,用安全剪刀剪好,并在帽子剪个小口。
2、在小丑的手上粘上环形磁铁,
3、和同学将钢丝线拉直,将小丑放上去,观察小丑怎样才不会掉下来。
4、适当增加小丑手臂长度,试一试。
小丑手上固定一个重物或增加小丑手臂长度,小丑就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探究新知
活动记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假设正确吗?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
探究新知
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
小贴士
探究新知
得出结论
1、根据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给小丑的手掌对称的地方各贴上一样多的环形磁铁,小丑更稳固。
延长小丑的手臂,小丑更稳固。
探究新知
得出结论
小丑走钢丝的原理
“重力点”比“支点”低,物体就稳定。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提出问题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 )
(2)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作出假设时不需要有依据。( )
(3)小丑能倒立在钢丝上的原因是小丑的重心较低。( )

×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小丑可以在钢丝上倒立起来,关于这个现象下列问题中的( )不适宜作为科学问题来探究。
A.小丑是谁发明的
B.小丑为什么可以倒立在细细的钢丝上
C.怎样才能让小丑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2)下列方法中,( )能让倒立的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A.给小丑每只脚上固定一个重物
B.增加小丑腿的长度
C.增加小丑手臂的长度
A
C
课堂总结
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可以用实验来验证,猜想和假设不一定正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可以用实验来验证,猜想和假设不一定正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
倒立的小丑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作业布置
观察不倒翁,想一想为什么不倒翁会不倒?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准备单元 倒立的小丑教学设计
课题 倒立的小丑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倒立的小丑》是大象版三年级上册准备单元,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本单元只有一课内容,只有一课时,本课没有具体的科学知识目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要素,本单元通过研究“倒立的小丑”让学生感知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用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为后面单元有重点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作铺垫。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学习,已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基础,同时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已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的探究经历,学生对“倒立的小丑”也非常感兴趣,可以提出很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所提出的问题是发散性的,有些问题超出学生现有研究能力的,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从提出的问题中挑选出在课堂能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对所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猜想和假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科学思维:在教师引导下,尝试从“倒立的小丑”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对所提出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做出假设。 探究实践:探索发现使小丑倒立更稳固的方法,从实验中感受平衡的原理和现象。 态度责任: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挑选一个在课堂上可以探究的关于“倒立的小丑”的问题来研究,并作出假设。 难点:针对假设做实验,并得出结论。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提出问题能针对“倒立的小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从问题银行存折中挑出一个问题进行探究。能基本能不能猜想假设能针对挑选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假设及依据。能基本能不能实验能针对假设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结果,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视频导入,揭示主题1、播放视频《小丑走钢丝》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精彩演出 (2)小丑怎样走钢丝 预设: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表演让我们叹为观止。其实这些杂技表演正是应用重心低于支点的原理。走钢丝的演员为了不使自己的身体很大幅度地左摇右晃,手里往往都要拿一根长长的杆子,这样相当于延长了手臂的作用,―也就是使身体的重心尽量保持在小幅范围的晃动。另外这根杆子不是被举起来的,而是尽量放低,这样身体的重心就下移了,重心低于支点时才更为稳定。 2、揭示课题:有一位冒险小子,它也想来学走钢丝,它想先学着让自己倒立在钢丝上不摔下来。(板书课题:倒立的小丑)学生活动1 回答: (1)小丑在走钢丝。 (2)走钢丝时小丑的手里拿着—根长长的杆子。 (3)小丑不是把杆子举高,而是放得很低。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探讨了解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表演是应用了重心低于支点的原理。环节二:提出问题教师活动2 关于“倒立的小丑”我们能提出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将这些问题存起来。 出示问题银行存折: 师:哪些问题是科学问题,哪些问题是能够在课堂上探究出答案的? 提示: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科学问题,并且问题难度不能超出我们现有的研究能力。 科学问题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挑选一个在课堂上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学生活动2 回答:磁铁放置在小丑脚上,细绳穿过小丑腿中间后双手拉直细绳,小丑会不会直立走钢丝 思考问题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科学问题,哪些问题是能够在课堂上探究出答案的,培养学生提出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环节三:猜想假设教师活动3 1、针对我们挑选出的问题,说一说自己的假设,引导学生总结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 2、出示猜想假设示例: (1)对问题3的假设:第1组 我们组选择的问题: 怎样才能让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探探的假设: 如果给小丑每只手上固定一个重物,那么小丑就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究究的假设: 假如增加小丑手臂的长度,小丑应该就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2)第2组我们组选择的问题: 什么情况下小丑会直立走钢丝 奇奇的假设: 2对磁铁放置在小丑脚上,细绳穿过小丑腿中间后双手拉直细绳,看看小丑会不会直立走钢丝。 想想的假设: 2对磁铁放置在小丑手上,细绳穿过小丑腿的中间后双手拉直细绳,看看小丑会不会直立走钢丝。 3、学习提问题的方式 问题:怎样让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作出假设"是探究的前提 你能用“如果……那么/就……”来说说这个问题的可能答案吗 如果使得小丑上轻下重,它就不容易掉下来。 如果在小丑的身上加根长棍子,它就不容易掉下来。 如果用厚的卡纸做小丑,那么它不容易掉下来。 如果在粗的绳子上走,小丑就不容易掉下来。 ……学生活动3 1、归纳出科学问题的方法 (1)假设要有依据, (2)可以用“如果……那么……”的句式。 (3)要及时将假设记录下来。 (4)假设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2、归纳: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学习挑选出课堂上能够探究出答案的科学问题,并汇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方法。环节四:实验操作教师活动4 教师出示材料,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学习操作方法学生活动4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对于操作不熟练的操作的同学,可以根据实验视频进行操作,从中获得启示。环节五:活动记录教师活动5 1.挑选一个在课堂上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并写出自己的假设。 我选择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我的假设:如果给小丑每只手上固定一个重物,那么小丑就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⒉.针对假设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结果。 实验材料:√卡纸√安全剪刀√环形磁铁√钢丝 棉线 其他(填材料名称)彩画铅笔 实验步骤: 1、用彩画铅笔在卡纸上画出小丑,用安全剪刀剪好,并在帽子剪个小口。 2、在小丑的手上粘上环形磁铁, 3、和同学将钢丝线拉直,将小丑放上去,观察小丑怎样才不会掉下来。 4、适当增加小丑手臂长度,试一试。 实验结果:小丑手上固定一个重物或增加小丑手臂长度,小丑就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学生活动5 通过小组合作,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完成活动录,并观看视频了解实验原理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动手实验,帮助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并且懂得如何挑选出课堂上能够探究出答案的科学问题,培养合作意识。环节六:得出结论教师活动6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学生活动6 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验证,并得出结论活动意图说明:三年级学生较小,总结归纳的能力较弱,引导使学生知道观察的重要性,明确种植活动需要正确而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
7.板书设计 倒立的小丑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判断题。 (1)提出问题时可以尝试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等角度进行思考。( ) (2)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作出假设时不需要有依据。( ) (3)小丑能倒立在钢丝上的原因是小丑的重心较低。( ) 二.选择题 (1)小丑可以在钢丝上倒立起来,关于这个现象下列问题中的( )不适宜作为科学问题来探究。 A.小丑是谁发明的 B.小丑为什么可以倒立在细细的钢丝上 C.怎样才能让小丑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2)下列方法中,( )能让倒立的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A.给小丑每只脚上固定一个重物 B.增加小丑腿的长度 C.增加小丑手臂的长度
9.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视频导入可以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情境,借助视频提前讲解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表演是应用了重心低于支点的原理,可以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教学过程也引用了不少视频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