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深远。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选取《水浒传》作为名著导读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的核心主题——“义”的多重维度。教材通过具体情节的分析,不仅展示了梁山好汉们多样的性格特征和行为选择,还深刻揭示了“义”在不同情境下的复杂内涵,包括兄弟情义、家国情怀、个人道德、社会正义等多个方面。这样的教材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在传承文化、培养人文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水浒传》的学习,学生能够拓宽阅读视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经过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知识和阅读经验,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文本分析。然而,对于《水浒传》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风格的独特性以及情节复杂性的挑战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义”的复杂性,通过分组讨论、情境模拟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样的学情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教学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水浒传》中“义”的多重含义和表现形式。 通过分析具体情节,探讨不同人物对“义”的理解和践行。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义”的多重维度。 分析不同人物对“义”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难点 如何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义”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约2分钟) 教师活动: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踏上一段精彩的文学之旅,走进《水浒传》的世界。这是一部描绘了一百零八位好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壮丽史诗。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名字?比如武松、林冲、宋江……” “今天,我们将从人物的经历入手,一起探索这部名著中‘义’的深刻内涵。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好汉们的英勇事迹吧!”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熟悉的《水浒传》人物名字。 集中注意力,准备进入新课学习。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的一位《水浒传》人物是谁?为什么?” 学生:“我最喜欢武松,因为他打虎的英雄事迹让我非常敬佩。” 二、人物介绍与初步感知(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利用PPT或板书,展示几位主要人物(如武松、林冲、宋江)的图片及简要介绍。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或教材节选,初步了解这些人物的基本经历。 学生活动: 观看PPT或板书,识别并记忆主要人物。 阅读课文或教材节选,圈点勾画关键信息。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我们来看看武松,他最著名的故事是什么?” 学生:“武松打虎,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力量。” 三、深入探究:从人物经历中解读“义”(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选取武松、林冲、宋江等人物,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经历中体现的“义”。 提问:“在这些人物的故事中,哪些行为或选择体现了‘义’?请结合具体情节说明。”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准备汇报,用思维导图或口头表达形式呈现分析结果。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以武松为例,他在打虎后受到阳谷县令的赏识,但他没有因此贪图安逸,而是继续寻找哥哥,这体现了什么‘义’?” 学生:“这体现了武松对亲情的重视,是‘孝义’的体现。” 四、分享与点评(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邀请各组代表上台分享分析结果,鼓励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引导深入思考。 学生活动: 认真聆听其他组的分享,积极思考并提问。 根据教师的点评进行反思和调整。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代表:“我们组认为,林冲在遭受陷害后依然保持隐忍,最终被逼上梁山,这体现了他的‘忠义’,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 教师:“很好,你们的分析很到位。但林冲的‘忠义’也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因为他最终发现朝廷的腐败和不公,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五、拓展提升(约8分钟) 教师活动: 引导批判性思维:“同学们,我们刚才探讨了《水浒传》中多位好汉的‘义’举,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比如,有些人可能认为宋江接受招安是向朝廷妥协,不再是纯粹的‘义’。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宋江的选择背后有哪些复杂的考量?” 组织辩论:“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型的辩论。正方观点:宋江接受招安是出于大局考虑,体现了对国家和百姓的‘忠义’;反方观点:宋江接受招安是背叛了梁山兄弟,放弃了最初的反抗精神。请大家自由组队,准备3分钟后开始辩论。” 总结辩论:“非常感谢大家的精彩辩论!通过辩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水浒传》中‘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 学生活动: 思考并表达观点: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准备自己的观点。 参与辩论:学生自由组队,积极准备并参与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聆听并反思:在辩论过程中,学生认真聆听对方的观点,并进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思考。 六、布置作业(约2分钟) 教师活动: 书面作业:“请每位同学选择《水浒传》中除了今天讨论过的三位人物之外的另一位好汉,深入阅读其相关章节,撰写一篇短文,分析这位好汉的‘义’举,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要求结合具体情节,不少于500字。” 口头作业:“下周我们将进行《水浒传》人物分享会,请每位同学准备一段3-5分钟的演讲,介绍你选择的这位好汉,并分享你的阅读感悟。记得要准备好PPT或手绘图来辅助你的演讲哦!” 学生活动: 记录作业要求:学生认真记录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的具体要求。 规划学习时间: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规划自己的阅读时间和写作时间,确保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七、结束语(约1分钟) 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的《水浒传》名著导读课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阅读这部经典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记住,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旅程,每一次思考都能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期待在下次的分享会上,听到你们精彩的演讲!” 学生活动: 学生以热烈的掌声回应教师,表达对学习《水浒传》的期待和热情。随后,学生有序离开教室,开始准备下一次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约3分钟) 教师活动: 简短回顾上节课内容:“上节课,我们初步探讨了《水浒传》中几位好汉的‘义’举,并进行了精彩的辩论。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这部名著,挖掘‘义’的多重维度。” 提问引导:“谁能简要复述一下上节课我们讨论的宋江接受招安的问题,以及正反方的观点?” 学生活动: 举手回答,简要复述上节课内容。 集中注意力,准备进入新课学习。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小明,你来说说正方观点是什么?”
学生:“正方认为宋江接受招安是出于大局考虑,想为国家和百姓谋福利,体现了‘忠义’。” 二、深度解析“义”的多重维度(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PPT,列出“义”的几种常见维度:兄弟情义、家国情怀、个人道德、社会正义等。 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维度,结合《水浒传》中的具体人物和情节进行深入分析。 巡视各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选择并确定分析的维度。 阅读相关章节,寻找并整理支撑观点的具体情节。 准备汇报材料,可以是PPT、思维导图或口头表达形式。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第四组,你们选择的是哪个维度?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我们选择了‘兄弟情义’,以鲁智深为例。他在林冲遭遇陷害时,不顾个人安危,千里迢迢前往营救,这充分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义’的担当。” 三、汇报分享与讨论(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邀请各组代表上台汇报,展示他们的分析成果。 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补充,营造活跃的讨论氛围。 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引导深入思考。 学生活动: 认真聆听汇报,积极思考并提问。 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理解。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代表:“我们组分析了李逵的‘个人道德’维度,他认为为母报仇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体现了李逵对‘孝’的极致追求,也是他对‘义’的独特理解。”
教师:“很好,你们的分析很深入。但我们也要注意到,李逵的行为虽然出于孝心,但也存在冲动和过激的问题。这提醒我们,在理解‘义’时,也要考虑其合理性和适度性。” 四、拓展提升(约8分钟) 教师活动: 情境模拟:“为了更直观地感受《水浒传》中‘义’的复杂性,我们现在来进行一个情境模拟。假设你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面对朝廷的招安诏书,你会如何抉择?是接受招安,为国家和百姓谋求和平,还是坚持反抗,维护梁山的自由和尊严?请几位同学上台,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即兴表演和对话。” 角色扮演: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配角色,如宋江、武松、林冲等,让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理由。其他同学作为观众,认真观看并思考。 引导反思:“通过刚才的情境模拟,大家是否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义’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请每位参与表演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以及你在做出选择时考虑了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 积极参与情境模拟,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 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演,思考并准备自己的反馈。 分享个人感受,阐述自己在模拟中的思考和抉择过程。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小红,你扮演的是武松,你在模拟中选择了拒绝招安,能谈谈你的理由吗?” 学生:“我扮演的武松认为,梁山是我们兄弟们的家,我们在这里自由自在,不受束缚。招安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这种自由,去服从朝廷的管束,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而且,我认为朝廷的腐败和黑暗是无法通过招安来改变的,我们需要继续反抗,为正义而战。” 教师总结:“非常感谢大家的精彩表演和分享。通过情境模拟,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水浒传》中‘义’的理解,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对我们的成长非常有益。” 五、布置作业(约2分钟) 教师活动: 书面作业:“请大家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选取《水浒传》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位好汉,深入阅读其相关章节,撰写一篇读后感。在读后感中,不仅要分析这位好汉的‘义’举,还要探讨其背后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他对‘义’的理解和践行。字数不少于800字。” 口头作业:“下周我们将举行一次《水浒传》读书分享会,请每位同学准备一个5分钟的演讲,分享你的读后感,并谈谈你从这位好汉身上学到了什么。你可以使用PPT、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辅助你的演讲。” 学生活动: 认真记录作业要求,明确作业内容和提交时间。 开始规划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计划,准备分享会的演讲内容。 六、结束语(约1分钟) 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阅读《水浒传》,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记住,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每一次思考都能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期待在下次的读书分享会上,听到你们更加精彩和深刻的见解。再见!” 学生活动: 以热烈的掌声回应教师,表达对学习的热情和期待。 有序离开教室,开始准备下一次课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