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往事依依》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往事依依》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8 13:4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秋七上语文新增篇目同步练习(一)
新增第三单元第10课
10*往事依依 于漪
一、基础巩固练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水浒 ( ) 镌刻 ( ) 雕镂 ( ) 婵娟 ( )
浩淼 ( ) 徜徉 ( ) 凝视 ( ) 谆谆 ( )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一一找出并改正。
眼花嘹乱  美不胜收  记忆尤新  鸦鹊无声
厉厉在目 油然而生 谆谆教导 津津有味
3.请用文中恰当的成语替换下列各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内容。
(1)春天的峨眉山,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层峦叠嶂,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
(2)汽车沿高速公路向东南行约40公里,一片壮观的碧水闯入眼帘,清澈的水波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4.将备选词语填入下列文中语句的空格处,最恰当的是( )
(1)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 )在眼前。
(2)脑海里常常( )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郁。
(3)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里( )下深刻的印象,并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4)这几句诗( )在我心,虽几十年再未接触,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A.浮现 展现 镌刻 雕镂
B.展现 浮现 雕镂 镌刻
C.浮现 展现 雕镂 镌刻
D.展现 雕镂 镌刻 浮现
5.结合以下背景链接,说说于漪老师写《往事依依》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链接一: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70岁时她应《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邀请,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现选入人教版课文。
链接二:2019年9月 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颁奖词:她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 60年的教学生涯。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于漪,师者的楷模。
6.阅读《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lòu ① 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 ② ,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 A (感慨万端 / 百感交集)。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 B (游刃有余 / 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1)给选文中①处根据拼音填汉字,给②处加点字注音。
①雕lòu ②慷慨
(2)解释文中成语“油然而生”的意思:
(3)选文“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句中“培养”属于 词性。
(4)给选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
A. B.
二、课内阅读
7.阅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1)如果将课文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的“雕镂下”改为“留下”好不好?说说理由。
(2)如果将题目“往事依依”改为“难忘的几件小事”好不好?为什么?
(3)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
国文老师 朗读课文时的特点 学生们的感受 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
教古文的老师
代课老师
(4)仅根据上文内容,试简要归纳出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谢谢老师(节选)
苏叔阳
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
人生有许多东西令你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惟有老师,惟有老师呵,教你真诚。
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无。一切伪善、恶丑、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也许,你的一生,超越过许多坎坷,踏上过无数道台阶,终于步入辉煌,攀上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肩膀托你到高处去领受人生的风景。
在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碾碎了他们的心灵。
也许,你感喟一生的平庸,叹息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荣耀的光环总套在别人头上,只将寂寞、清冷、悲苦甚至不幸赏给自己。也请你静夜长思吧,有多少老师热泪涔涔,就算你失败、跌倒,周围都是嘲讽的目光,也总有双眼睛,充满怜爱地凝望着你。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不管你灿烂还是黯淡,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请你振作吧,别伤了老师的心。
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人梯,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作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人类绵延不绝的大军。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
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老师虔恭地祝福,合泪说一声:“谢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8.第七段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回答。
9.第八段中,作者把老师比作“母亲”、“人梯”、“红烛”、“春蚕”,想一想,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请简要回答。
10.从全文来看,哪些理由表明“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试简要回答。(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都行,但至少说出三条理由)
1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简要说说文章从选材上、结构上、语言上三方面是怎样来讴歌老师的?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堂特别的语文课
刘水清
①那时孩子多,人均地少,产量低,粮食少。已是五年级了,我们班四十几号学生,参差不齐,大的较小的长五六岁,有的至今还不识汉语拼音,但说起旷课或者捉弄老师,一个个比猴子还精。振奎在我们班个子最高,体宽身大,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按他爸的话说,赶快长,下地干活挣工分,不然,我可供不起你了。他说的供不起,是因振奎吃得多,一顿一大黑泥碟地瓜干。
②我们学校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公办老师,很会领着我们玩,每每给我们读些“忆苦思甜”的故事,比如雷锋的故事、高玉宝的故事。不过振奎与那些从不上学的孩子们比就好多了,他至少知道“学雷锋”,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个愿干事、想干事的好孩子,胆子又大,老师很放心地将一些急难愁盼的事都交给他办,比如给五保户挑水和给军烈属送柴等。
③我和振奎自小是好朋友,他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而我们的老师偏偏每周都布置一篇作文,这让振奎犯了难。一天,振奎从家里拿出一把花生米,在深胡同黑灯瞎火地递给我:“作文,你就给我写了吧,咱俩好,以后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有我在,谁也不敢欺负你。”
④振奎给五保户挑水的作文,我写好后,交给振奎,让他抄一下交给老师。我家与振奎家住斜对门儿,晚上油灯下,我看着振奎抄作文,那可真是赶鸭子上架,他写得大汗淋漓,歪歪扭扭,写错的字,我指出来,又让他重写。振奎想撂挑子,我循循善诱地说:“你想学雷锋,可你没看人家雷锋的日记写得多好呀。”
⑤老师交给我一本《新华字典》。她说,振奎不会写的字,你教教他。她又说,这孩子不笨,你想办法培养他的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将我和振奎编在一个学习小组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把这句话抄在了笔记本上,晚上就在煤油灯下抄字典,背字典。
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字典,如获至宝。《新华字典》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它使我看到了学海无涯,从此如虎添翼。我差不多借遍村里所有的藏书,抄书背书日日不辍。
⑦那是一个下午,胖胖的语文老师上了讲台,低头就讲:“今天咱们上《小英雄雨来》……”教室里传出窃窃的笑声。这一笑,老师如梦初醒——下面稀稀拉拉,坐着几个睡眼惺忪无精打采的学生,清一色的“娘子军”。老师勃然大怒:“男生都去了哪里?”台下说不出个所以然。
⑧只听门外喊“报到”,是振奎,众目睽睽下,振奎穿着短裤,上面是露膀的汗衫,还烂了一个大洞,腮上额上凡能见到肉的地方,全是黑泥。老师说:“你去下海啦?”振奎低头不语。门外又传来一阵急切嘈杂的“报到”声。鱼贯而入的是我们差不多一个班的男孩,均着短裤,腿上、脚上、脸上,全是黑泥,还挂着星星点点的绿青苔。老师一步跨到我面前,对我说:“谁让你去下海呢? 这里面就你个子矮、岁数小,出事了咋办?”老师将门打开,看了看南面的海,正是大潮,蔚蓝空旷,无边无际,有渔舟一叶,乱点苍茫。
⑨老师咆哮了:“叫来你们的家长! 赶快点点,还缺哪位同学?”老师点了一下我的头:“是不是你出的馊主意,还笑呢?”女生们也朝着我哂笑。这时只听到一个沉闷的声音:“我领头……去赶海了。”振奎说。我赶忙过来打圆场:“也不全是,这不,振奎告诉我他结对的五保户,家里养的一头大肥猪,眼看断炊了,这阵子,全是振奎一早一晚到海里捞些青苔给猪充饥,今天就邀了我们一杆人马。”老师看着我,就笑了:“我就是怕你们潮头上出事,大人问我要孩子咋办?”
⑩老师让我们回各自的座位站着,各就各位。老师说:“你们全都站着,今天咱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老师说:“拿出课本来。”我们都低头拿课本。老师又说:“翻到《小英雄雨来》那课。”我们就翻到《小英雄雨来》那课。沉寂了一会儿,老师抬起头来,叫着我的名字说:“你来念《小英雄雨来》,这堂课,你给他们讲!”我当仁不让,心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一样,念了起来。我自小羡慕英雄,崇拜英雄,对雨来的形象极其深刻。我念得酣畅淋漓,回肠荡气,像大旱之年摸了水壶嘴子一样,如饥似渴,竹筒倒豆子一般爽快。念完后,我将几个容易写错的字写在黑板上,威风八面地读了读,又讲了讲。心想:老师,多亏你给了我本《新华字典》,我眼看把它背下来了,受益匪浅。老师说:“这堂课,同学讲得真生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们坐下。”老师眼含泪光。
大家乒乒乓乓,就要落座,只听“嗵”的一声,大个儿振奎摔了下去,屋内烟尘斗乱,一片骚动。原来,当时的课桌和凳子,都是泥和着麦秸打的,上面糊了层薄薄的纸浆,又刷了层红漆,弱不禁风,大个儿振奎站久了,一个下蹲,就全都报废了。
这年冬天,振奎干脆辍学参军了,老师将那本《新华字典》慷慨地给了我,将那本红彤彤的《雷锋日记》硬塞给振奎,振奎便当英雄去了。
12.阅读选文,围绕文中主要人物振奎,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①段 ②段 ③~⑥段 ⑦~ 段 段
概括内容 因为吃的多,爸爸想让他早日下地干活挣工分 是个愿干事、想干事的好孩子,承担给五保户挑水和给军烈属送柴等任务。 (1) (2) 去参军了,并且收到老师的《雷锋日记》
1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振奎想撂挑子,我循循善诱地说:“你想学雷锋,可你没看人家雷锋的日记写得多好呀。”
14.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正是大潮,蔚蓝空旷,无边无际,渔舟踪影全无,乱点苍茫。
15.“一堂特别的语文课”,这节课“特别”在哪?
16.作者笔下振奎等人是一群怎样的伙伴儿?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专题学习活动
17.上初中后,我们的课堂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课堂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也在课堂中不断地成长。现在,请你参加“多彩课堂·伴我成长”专题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精彩课堂我分享】
(1)学习中,一节节精彩的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材里,同学们也发现了许多精彩的课堂。下面是小阳同学找到的两则材料,请从下面的两节课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在组内发言时分享给同学们,说明喜欢的原因。
第一节课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 过去,拗过去。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节课
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于漪《往事依依》)
【活动二·智慧课堂我报道】
(2)科技服务于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开放。小薇同学就读的学校携手异地某校共建“智慧课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下面是校报记者为校刊写的一则消息。请你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15字以内)

6月3日,我校借助远程互动系统,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中,我校与异地某校实现了师生在线课堂互动,两校学生就像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共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我校七(2)班的小薇同学在这节课上分享了写作经验。课后,她说:“这节课上,我们能与千里外的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像没有距离一样,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课堂。”“智慧课堂”丰富了课堂形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精彩。
五、小作文
18.我们在《往事依依》中认识了国文老师,在《朝花夕拾》中认识了藤野先生。其实广义上“老师”一词也可以指在生活、学习中给我们以引领和帮助,成为我们的榜样的人。让我们也来写写自己的老师吧。选择你的一位老师或一位你视为老师的人,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突出这位老师的特点,抓住他(她)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来写;②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来写;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⑤不少于300字。
10*往事依依参考答案
1. hǔ juān lòu chán miǎo cháng yáng níng zhūn
2. 嘹--缭 尤--犹 鹊--雀 厉--历
3.(1)气象万千 (2)心旷神怡
4.B
5.作为教育家的于漪老师,在70岁高龄时通过对萦绕心怀的往事的回忆,就是想告诉青少年要珍惜金色年华,多读书,读好书;要学会思考,要有智慧,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6.(1)镂 kǎi(2)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3)动词(4)A.感慨万端 B.滚瓜烂熟
7.(1)不好.“雕镂”更形象地写出了印象深刻的程度,说明老师讲课很入情,令“我”挥之不去.而“留下”则没有这种效果.
(2)不好,因为“往事依依”富有浓浓的感彩,简洁而有韵味,成为贯穿全文的纽带,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难忘的几件小事”显得直白,感彩不浓,让读者一览无余.
(3)
把慷慨的感情融入身体的动作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感情 从此喜欢上了读辛弃疾的词
把深深的感情凝注在眼睛里 同学们全被深深地打动 对新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答案不唯一。答题要点:要以情动人,应以朗读为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8.不管学生成功与否,都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关爱,老师坚信学生终会成功。
9.春雨,滋润了学生们的心田;园丁,用辛劳的汗水将我们培育;路灯,无私地照亮黑夜里的路,给我们指引方向;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宝库;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10.①老师教人做人;②老师教人真诚;③老师品德正直;④老师甘做人梯铺路石;⑤老师时刻关爱学生。
11.(1)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热爱和感激之情。(2)①在选材上,本文着重突出“老师”这一群体形象的真、善、美。②在结构上,本文紧扣“谢谢”二字,从不同角度做文章。③在语言上,本文以抒情为主,直抒胸臆,善于铺陈,语言更富抒彩。
12.(1)求我帮他写作文,他自己耐心抄写。
(2)邀同学给五保户捞猪草上课迟到,主动承认。
13.写出了我有步骤有耐心地引导振奎抄写作文,呼应了“我和振奎自小是好朋友”,表现了我对他真诚的友谊。
14.写出了大潮时海面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危险的气氛,解释了老师发怒的原因,暗示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
15.(1)男生全体迟到,老师非常生气;(2)学生讲课,老师夸赞讲的好;(3)振奎坐塌了桌椅 ,引来骚动。
16.(1)助人为乐:振奎给五保户挑水和给军烈属送柴计;(2)团结友爱:大家帮助振奎去海里捞猪草;(3)崇拜英雄:我对雨来的形象极其深刻,振奎参军当英雄;(4)热爱学习:我晚上在煤油灯下抄字典,背字典。
17.(1)示例一:同学们,我喜欢第一节课。因为这段文字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先生读书时的入神、陶醉,刻画了一位热爱读书、陶醉于读书的先生形象(或者是刻画了先生质朴、可爱的形象)。
示例二:同学们,我喜欢第二节课。因为老师大声朗诵诗词,给学生做示范,教给学生学习诗词的方法:老师诵读时极为投入,富有感染力,深深打动了学生。
(2)示例一:“智慧课堂”入校园;示例二:我校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
18.【详解】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可供考生选择的角度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原义的“老师”,即专指给自己带课的教师;二是比喻义或者引申义的“老师”,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或者能教给我们知识、启迪我们感悟、引导我们成长的人。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例如:师者,传道授业解感也。注意联系“老师”这一主题,并且文字优美。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写几个老师,每个老师的事例都用一个小标题引领,也很好。在表现老师的性格特点时,可以使用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使文章有血有肉,十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