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后检测(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后检测(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8 14: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选择题
1.宋代租佃制普遍,租佃契约到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据此可知,此时期(  )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C.自耕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D.农民赋税负担进一步减轻
2.均田制下奴婢、耕牛的受田情况。与以往相比,唐代政府的这一做法(  )
奴婢 耕牛
北魏 人数不限,受田数与农民同 一头受田30亩,限4牛
北齐 限300﹣60人,受田数与农民同 一头受田60亩,限4牛
隋代 限300﹣60人,受田数与农民同 一头受田60亩,限4牛
唐代 不受田 不受田
A.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保护了自耕农的利益
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
3.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候,力过更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晁错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A.政府难以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汉初统治者十分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C.汉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使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4.押租制就是佃客在开始承佃田地之时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押金的制度。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福建的个别地区已有实行押租的记载。清初,押租制渐次流行,至乾、嘉年间(1736﹣1820年),已遍及十八个行省。这表明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  )
A.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程度
B.已经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广
C.使土地市场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D.有利于保护佃农的生产经营权
.据《岳麓秦简》记载,秦王政十八年,大夫沛把“稻田廿亩”分给了家中的男仆“识”,并得到当地官府认可,“识”后来成为单独立户的士伍。这说明当时(  )
A.奴隶制度盛行 B.人身依附关系弱
C.土地兼并严重 D.土地私有制出现
6.一田二主这一民间习惯在明清时期已遍及江南各地与我国台湾地区。一田二主制中的土地产出利益分配结构如图所示。这一现象(  )
A.有利于白银货币化的成型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C.推动了所有制形式的转型
D.强化了封建人身的依附性
7.清朝江浙的农村地区出现了甩卖土地现象。“有力之家,以田为累,不敢置买”,已买者,或者直接卖给佃户,或者以之“投送缙绅,以图脱累”。其中以城市商人地主为多。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税制调整引发了社会异动
C.租佃关系在日益普遍化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8.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
A.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B.铁犁牛耕的应用得到普及
C.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出现
D.地主阶级的统治得以确立
9.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B.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商品经济荣冲击农业生产
D.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10.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11.《水经注》记载,新野有个“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谓之凡亭陂陂东有樊氏故宅樊氏既灭,庾氏取其陂”。樊宏是东汉光武帝的舅父像樊氏这样的豪族大地主的田庄都不能长久地保有,其他地主的田庄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
A.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弱化
B.表明土地集中现象日益严重
C.源于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D.反映出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斯塔夫里阿诺斯想表达的是(  )
A.农业种植要比采集食物先进
B.阶级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C.农耕与人类文明产生的关系
D.祭司与文字诞生的关系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选择题
1.宋代租佃制普遍,租佃契约到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据此可知,此时期(  )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C.自耕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D.农民赋税负担进一步减轻
【答案】A
2.均田制下奴婢、耕牛的受田情况。与以往相比,唐代政府的这一做法(  )
奴婢 耕牛
北魏 人数不限,受田数与农民同 一头受田30亩,限4牛
北齐 限300﹣60人,受田数与农民同 一头受田60亩,限4牛
隋代 限300﹣60人,受田数与农民同 一头受田60亩,限4牛
唐代 不受田 不受田
A.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保护了自耕农的利益
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
【答案】A
3.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候,力过更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晁错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A.政府难以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汉初统治者十分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C.汉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使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答案】C
4.押租制就是佃客在开始承佃田地之时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押金的制度。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福建的个别地区已有实行押租的记载。清初,押租制渐次流行,至乾、嘉年间(1736﹣1820年),已遍及十八个行省。这表明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  )
A.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程度
B.已经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广
C.使土地市场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D.有利于保护佃农的生产经营权
【答案】D
.据《岳麓秦简》记载,秦王政十八年,大夫沛把“稻田廿亩”分给了家中的男仆“识”,并得到当地官府认可,“识”后来成为单独立户的士伍。这说明当时(  )
A.奴隶制度盛行 B.人身依附关系弱
C.土地兼并严重 D.土地私有制出现
【答案】D
6.一田二主这一民间习惯在明清时期已遍及江南各地与我国台湾地区。一田二主制中的土地产出利益分配结构如图所示。这一现象(  )
A.有利于白银货币化的成型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C.推动了所有制形式的转型
D.强化了封建人身的依附性
【答案】C
7.清朝江浙的农村地区出现了甩卖土地现象。“有力之家,以田为累,不敢置买”,已买者,或者直接卖给佃户,或者以之“投送缙绅,以图脱累”。其中以城市商人地主为多。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税制调整引发了社会异动
C.租佃关系在日益普遍化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8.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
A.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B.铁犁牛耕的应用得到普及
C.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出现
D.地主阶级的统治得以确立
答案:A
9.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B.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商品经济荣冲击农业生产
D.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答案】D
10.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答案】B
11.《水经注》记载,新野有个“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谓之凡亭陂陂东有樊氏故宅樊氏既灭,庾氏取其陂”。樊宏是东汉光武帝的舅父像樊氏这样的豪族大地主的田庄都不能长久地保有,其他地主的田庄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
A.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弱化
B.表明土地集中现象日益严重
C.源于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D.反映出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
【答案】C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斯塔夫里阿诺斯想表达的是(  )
A.农业种植要比采集食物先进
B.阶级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C.农耕与人类文明产生的关系
D.祭司与文字诞生的关系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的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