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8 21:5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 第3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课题 《纸的发明》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纸的发明》第2课时继续深入探讨了纸的发明历程和其对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本课教材以清晰的时间线为轴,讲述了从古代人们采用各种材料记录信息的不便,到东汉时期蔡伦对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再到造纸术的传播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课文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明了,既适合学生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又能够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的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纸的发明历史,理解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进入第2课时,学生已经对《纸的发明》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纸的发明历程有了基本的认识。此时,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兴趣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在学情分析上,我们需要注意到学生之间在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兴趣点上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可能对造纸技术的具体细节和历史背景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关注纸的发明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自然段大意。 ★★
2.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
3.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难点: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核心问题 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上一课时我们一同探索了纸的发明历程,感受到了它从粗糙的竹简、丝帛,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这一跨越千年的演变。纸,这一看似简单的物品,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智慧的火花。那么,同学们,你们对纸的发明还有哪些疑问或想要了解的内容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好奇心,一同开启《纸的发明》第2课时的学习之旅吧!期待我们能在这一课时中,继续感受纸的魅力和智慧,进一步领略古代文明的辉煌。 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纸的发明》第2课时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通过对上一课时内容的回顾和扩展,让学生再次认识到纸的发明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关于纸发明的疑问和想要了解的内容。这种导入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此外,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研读文本 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学生默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表格。 2.讨论结束后,学生交流汇报。 3.(1)生答:剪碎、切断、浸、捣、捞、晒。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答: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1)生答:有三句话;写了蔡伦纸的制作过程。 (2)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思维导图。 (3)学生交流。 (4)生答: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 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5)全班交流。 (6)生答: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 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拓展延伸,感受贡献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2.学生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3.学生观看相关资料,聆听教师介绍。 4.学生学习“资料袋”。 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小组讨论,将课后习题的图表补充完整。 2.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 3.再次默读第4自然段,解决问题。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词画出来。 (2)回归课文段落,学生自由朗读。 (3)体会连续使用多个动词的作用。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到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4.概括大意,提炼学习方法。 (1)课文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写了什么?(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2)默读课文,自主填写思维导图。(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3)交流反馈。 (4)借助导图,拓展训练:借助思维导图,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5)组内练习,全班交流。 (6)提炼学法:第4自然段是围绕“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来写的。 拓展延伸,感受贡献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3.补充资料,教师介绍。 (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它们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极大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学习“资料袋”。 社会不断发展,纸的家族越来越大,成员也越来越多。(课件出示“资料袋”内容) 纸的来源:古时候,人们要记录一件事情,会把文字用小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和青铜器上。后来就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西汉时代人们懂得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东汉时代有一个叫蔡伦的人改变了造纸术,他积累了以前人们造纸的技术,他把树皮,破布,麻头,稻草,等原料,浸在水里,捞出来晾干,就成了轻便的纸。 纸的家族有: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纸张11类为:印刷用纸,书写纸,制图,绘图纸,电绝缘纸,卷烟纸,吸纸,计器用纸,感光纸,转印纸(原纸),工业技术用纸,包装纸。 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鼓励学生通过默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默读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并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从而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小组讨论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合作学台,让他们能够在互动中共同解决问题,将课后习题的图表补充完整。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的教学环节好处在于它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能够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而选出发言人汇报则要求他们在团队内部进行信息的整合和提炼,确保汇报内容准确、清晰。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还提升了他们的团队责任感和自信心。同时,汇报环节也为全班学生提供了一个共享学习成果的机会,促进了班级内部的交流和互动。 3.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通过再次默读第4自然段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通过画出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词,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蔡伦在造纸过程中的细致操作和精湛技艺。自由朗读课文段落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文本的语言美和韵律感。最后,通过分析连续使用多个动词的作用,学生能够领会到蔡伦的智慧和才能,从而对他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自主思考。首先,通过概括大意,学生能够对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有整体把握,明确每句话的核心要点。接着,自主填写思维导图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归纳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交流反馈和拓展训练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蔡伦改进造纸术传承原因的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最后,通过提炼学法,学生不仅掌握了本段落的阅读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围绕中心思想进行阅读和思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整个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素养。 拓展延伸,感受贡献 1.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引导学生通过齐读第1自然段并深入思考,增强了学生对“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同。这一环节不仅帮助学生梳理了课文的主旨,也激发了他们对造纸术历史意义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还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齐读的方式有助于统一阅读节奏和语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意图。同时,通过集体朗读,学生能够相互倾听和借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3.学生不仅知道了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地的书写材料所存在的种种局限,还明白了造纸术的出现如何推动了书写材料的革命,使得纸张成为广泛使用的理想书写材料。此外,他们还认识到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到中国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4.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学习“资料袋”的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纸的来源、历史演变和家族成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学生不仅知道了纸的最早形态和古代人们的书写材料,还了解到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以及纸张的多样化分类。这样的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纸文化的认识和兴趣,还让他们体会到人类智慧和技术进步的伟大,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三、总结 综合实践,交流调整 学生展示收集的材料。 2.学生讨论还需补充的材料。 3.四人小组商量要写作的对象。 4.学生认真聆听教师总结。 综合实践,交流调整 1.展示收集的材料。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2.讨论还需补充的材料。 3.尝试模仿介绍一种事物。以“某某的来历(或发明)”为题,对这一事物进行追根求源。仿照《纸的发明》一文的写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个事物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4.教师: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综合实践,交流调整 1.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展示学生收集的材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还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展示和交流,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这一环节也激发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有助于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审视已有材料的完整性和深度,思考哪些方面的信息仍然缺失或不够充分。这样的讨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盲区,还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和求知的欲望。通过不断补充和完善材料,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模仿《纸的发明》一文的写法,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或发明过程,并运用所学的叙述和说明技巧,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其发展历程。这样的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事物发展历史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4.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更激发了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还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册;2.为不同种类的纸写一份介绍信。
板书设计 纸的发明 积极探索 不断研究
教学反思 《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后反思 在完成了《纸的发明》第二课时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这一课时,我们深入探讨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如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以及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独特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资料展示、模仿写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讨论和互动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在时间安排上可能过于紧凑,导致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没有充分展开和讲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讨论。 其次,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参与讨论和互动时表现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引导不够充分或者课堂氛围的营造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通过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有所不同,我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纸的发明》第二课时的教学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将认真总结反思这些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