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第二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重点班)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第二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重点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29 09: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A)
地 理 试 题 2015.12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纸上。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5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据此完成12题。
1.十八大开幕时,地球的公转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有关十八大会议期间(10月26日-1 ( http: / / www.21cnjy.com )0月29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后减慢
B. 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C.我国各地的昼逐渐变短
D. 长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3.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若黄赤交角变为20°,则下列关于五带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
A.五带范围不变 B.北温带扩大
C.南寒带扩大 D.热带扩大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根据材料叙述回答6~7题。
6. 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 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 在地表形成 ④ 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8-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8.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9.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砂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英岩 D.安山岩 玄武岩
 下图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分布高度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等压面上A点的风向应是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1.这种情况下决定风向的力应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平衡力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2015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据此回答12~13题:
12.致使上述地区在夏季大范围高温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
A.伏旱 B.暖锋 C.副热带高压 D.锋面气旋
13.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有(  )
①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晴天增多 
②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持续时间长 
③大气环流异常,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较往年偏少 
④城市道路硬化以及湖泊面积的减少对高温起到加剧作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5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 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 18时~19时
D. 19时~20时
15.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第16题。
16.“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17 ~18题。
17.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18.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东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如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
A.降水、蒸发 B.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C.蒸发、降水 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0.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
B.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一定影响
C.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与其排放的污水量始终相等
D.人类活动影响水的社会循环,而对水的自然循环则没有影响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21~2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2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 D.封山育林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23~2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3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4.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25.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6-28题。
26.关于AO.BO两条锋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O为冷锋,BO为暖锋
B.AO为暖锋,BO为冷锋
C.AO.BO都是暖锋
D.AO.BO都是冷锋
27.若空气中水汽比较充足,①②③④⑤⑥各处正处在降水过程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⑥ D.③⑤
28.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周围气流呈逆时针方向 B.乙地周围气流呈顺时针方向
C.甲地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大 D.甲.乙两地海陆性质不同,形成气团性质不同
下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读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洋流为北半球寒流 B.甲图洋流为南半球暖流
C.乙图洋流为南半球寒流 D.乙图洋流为北半球暖流
30.如果甲.乙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  )
A.甲图洋流为秘鲁寒流
B.乙图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C.甲图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D.乙图洋流为巴西暖流
读“某海域洋流(图中①②③④)和海水等温线(图中曲线)示意图”,回答31~33题:
31.图中①③两个洋流的性质是(  )
A.①是暖流 ③是寒流 B.均是暖流
C.①是寒流 ③是暖流 D.均是寒流
32.有关②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北赤道暖流 B.是南赤道暖流
C.主要驱动力是盛行西风 D.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33.A.B两地的气候分别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分析下表气候资料,回答34~35题:
(气温:℃ 降水:mm)
地点 月份 1 4 7 10 全年
A 气温 24 28 27 27 26
降水 3 3 617 56 1 793
B 气温 -13 4.4 19.5 9.4 4.2
降水 10.5 47 135 57 739
C 气温 3.1 10.3 19 11.1 10.9
降水 54 38 55 49 585
34.表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5.表中C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A.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B.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60°的大陆东岸 D.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卷Ⅱ(综合题 共30分)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6.读“我国东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6分)
(2)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4分)
(3)甲处地下有煤,采煤过程中容易发生透水事故,试说明原因。(2分)
38.下图为2015年某日8时亚洲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甲.乙两地此时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8分)
(2)在图中A.B.C.D中,位于雨区的是 __________,( 4分)
(3)假如AB间的锋面向郑州方向移动,试描述郑州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6分)
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5.12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A B D D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C B A A B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D B C A B C A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D C D
[解析]19.A 20.B 第19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①表示大气水变为陆地水和海洋水,应为降水环节,②表示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水变为大气水,应为蒸发环节。第20题,水的社会循环也需要利用地下水等水体;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大于其排放的污水量;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水的自然循环各个环节。没有水的自然循环就不会有水的社会循环,水的社会循环又会影响水的自然循环。
[解析]21.B 22.D 第21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蒸腾作用减弱说明植被覆盖率减少,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故植被减少会导致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地表径流增加。第22题,封山育林可增强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有利于稳定径流量;人工降雨会增加径流量;围湖造田会导致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开发地下水会导致地下径流不稳定。
[解析]31.A 32.C 33.D 第31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故①洋流向南流,③洋流向北流;结合图中纬度可知该海域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大洋环流;故①为暖流,③为寒流。第32题,②洋流为西风漂流,为寒流。第33题,A地位于信风带大陆东岸,受地形抬升,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信风带从内陆吹来,又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6.【解析】
第(1)题,①地位于上游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②地位于河流出山口,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流流量大时①地的侵蚀作用和②地的沉积作用明显。第(2)题,结合岩层的弯曲状况判断该山地是向斜山。第(3)题,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槽部易积水,因而容易发生透水事故。
【答案】(1)①流水侵蚀; (2分)②流水沉积。(2分)
夏(秋)季,该地区进入雨季,河流流量大,①地的流水侵蚀和②地的流水沉积作用强度最大。(2分)
(2)(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 (2分)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分)
(3)该地为向斜构造, (2分)岩层向下弯曲,水体容易汇集,易发生透水事故。(2分)
38.(18分)【答案】
(1)甲为东北风(2分),乙为西南风;(2分)   乙风力大于甲(2分),因为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
(2)A(2分)\D ( ( http: / / www.21cnjy.com )2分) (3)阴天(云层增厚) ,雨雪,风力加大,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2分),之后气温降低,(2分)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