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逻辑的力量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
·齐高帝尝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 ”僧虔对 曰:“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一个德军军官指着毕加索描绘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 军轰炸后惨状的画作《格尔尼卡》,问毕加索:“这是您 的杰作吗 ”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气愤地说。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 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 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 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恩 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 有18元8角8分。 ”当他看 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
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 合计为18元8角8分......
谬误类型一 歪曲观点
. “不敢想象爱因斯坦等先贤没有批判性思维。”
· “爱因斯坦何止有批判性思维 他还有创新性思维、科 学思维、逻辑思维、数学思维……为什么仅仅拿批判性 思维说事 ”
·歪曲对方观点的一个狡猾的做法是不完全改变对方观点 的内容,而是将对方观点夸大其词,加深(或减少)程度, 放大(或缩小)后果,扩大(或窄化)范围。
·歪曲观点和偷换论题都违反了同一律。
·歪曲观点往往是放大或者缩小对方观点
·偷换论题则更多是发起一个不同的但更能吸引人们注意力 的话题。
“怎么这么迟回家 ”
“怎么老挑我毛病 ”
谬误类型二 偷 换概念
·
·
谬误类型三 虚假两难
·20世纪,美国一些人为反对另一些不支持越南战争的人 而张贴了这样的标语:
·美国:热爱它,要么离开它。
·明明存在多种可能性,却说成只有两种可能,迫使对方 作出自己所希望的选择,这叫作“假二择一”,也可以 称作“虚假两难”。
谬误类型四 模棱两可
·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 改变。
·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不全面。
·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
真,也不能同假,如果同时肯定或否定,就犯了“两可” 或“两不可”的错误,可以简称为“模棱两可”。
谬误类型五 不当预设
·以下是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一段台词: 你(克瑞翁)这人,你来干什么 你的脸皮这样厚 你分明是想 谋害我,夺取我的王位,还有脸来我家吗 喂,当着众神,你 说吧: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懦夫和傻子,才打算这样干 你狡 猾地向我爬过来,你以为我不会发觉你的诡计,发觉了也不能 提防吗 你的企图岂不是太愚蠢吗
·在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 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
谬误类型六 轻率归纳
·盘点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等世界级富豪,辍 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正规 的国民教育对创业者是否真的必要。
·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不能保证 结论真,尤其是在考察的数量比较少、样本不具有代表 性的情况下,极容易犯轻率归纳的错误。
谬误类型七 不当类比
·太阳是被创造出来照亮地球的。人们总是移动火把去照 亮房子,而不是移动房子去被火把照亮。因此,只能是 太阳绕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太阳转。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似或相同, 进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似或相同的推理。
·若将两类没有可比性,“假相似”的对象进行比对,进 而得出结论,这样的做法称为“不当类比”。
·谬误类型八 强加因果
·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 你。(《范进中举》)
·没撞,你为什么要扶
·小李结婚后就离开了公司,一定是他新婚夫人让他辞去这份工作的。
·两件事时间上相近,但基本没有内在联系,却被误认为有因果联系。 和因果关系有关的谬误还有因果倒置,或把其实是同一原因的两个 相互独立的结果当作因果等。
送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怎么到你们医院之后就不行了呢
谬误类型九 循环论证
·我骂(你)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 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
了!(鲁迅《论辩的魂灵》)
·商人都是唯利是图,因为如果不唯利是图,就不是商人了。
·在论证过程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 中,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 所 以A”。
逻辑的力量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 熊友兰是杀死尤葫芦的罪
犯。
·推理形式:
·所有S都是M
● 所 有 P 都 是 M ·所有S都是P
· 无效推论!!!
·三段论中,中间项M在 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才能起到S 和 P 之间的 传递作用。
·推理过程:
·熊友兰有十五贯钱。
·杀死尤葫芦的罪犯有十五
贯 钱 。
推理方式一 (《十五贯钱》)
● 所有的介词都是虚词。
所有的虚词都是词。 所有的介词都是词。
·推理形式:
·所有S都是M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是P
· 三段论:
● 由一个共同概念把两
个性质简单的判断连接起 来,得出一个新的简单判 断作为结论的推理。整个 推理由三个判断组成,所 以称“三段论”。
推理方式一: 三段论
·推理形式:
·如果p, 那 么q
·并 非 g ·并非p
·在充分条件命题的相关推理中,
“肯定前件就可推出后件的肯 定 ”和“否定后件则可推出前 件的否定”都是有效的
·而“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 都不能有效地推出任何结论。
·推理过程:
·如果县官以土换金,运送到他 那里的必是真金;如果运送到 他那里的是真金,总重量会有 六百斤;如果总重量达到六百 斤,那么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用 竹扁担抬过来。
·但事实上,运“金”的只有两
人 , 用的是竹扁担 。
推理方式二 (《智囊全集》)充分条件推理
·所以县官不可能以土换金。
无效推论:
·肯定后件:
·有一次,孔融在众人广坐之中 有上佳表现,陈却说:小时了 了(聪慧),大未必佳。”孔融 反唇相讥:“想君小时,必当 了了。”陈题的意思是,小时 候聪慧,长大了不一定优秀。 孔融的意思是,(看你现在不 优秀)想必你小时候, 一定 很聪慧。
·否定前件:
·某交友相亲节目中,男嘉宾面 对出场的24位女嘉宾,将自己 喜欢的划入红区,其他的划入 蓝区。一女嘉宾问男嘉
宾:“区分不同区域是如何考 虑的 ”男嘉宾称,如果划入 红区,一定是他感到“气场很 强的”。该女嘉宾说:“我未 被划入红区,那说明我气场不 强咯。”
推理方式三(《晏子使楚》)
·推理过程: ·推理形式:
· 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 · 只有p, 才 q
门进 · 并 非 p
· 我出使的不是狗国 ·并非q
·我不从这个狗门进
必要条件推理
·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一记首届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 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 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 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 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 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 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 代。
· 推理过程:
· 只有杂种水稻的第二代,才会 出现分离现象
·它 的 后 代 发 生 分 离
·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第二代 · (它本身是杂种水稻第一代)
必要条件推理有效形式:
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
推理方式三
有效推理
·充分条件推理 ·肯定前件 ·否定后件
·必要条件推理: ·否定前件
·肯定后件
充要条件则四个皆为有效推理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 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 (当时没有其他选择)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 别人“送来” ·只有自己去拿
排除法
·近体诗要么是律诗,要么是绝 句
·这首近体诗不是律诗 · 它是绝句
·近体诗要么是律诗,要么是绝 句
·这首近体诗是律诗 · 它不是绝句
推理方式四(《拿来主义)
·第一要注意前提中有没有穷尽所有
可能,如果没有穷尽所有可能,就 有可能犯类似“假二择一”的错误。
·第二要注意前提中列出的可能彼此
之间是否相容。不相容的既可以用 “排除一肯定”法,又可以用“肯 定一排除”法;相容的就只能采用 “排除一肯定”法,不能采用“肯 定一排除”法。
·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
·我没有听错 ·肯定是你说错了
·有效
·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 ·你说错了 ·所以我没有听错
·无效
排 除 法 :一件事共有n种可能存在,排除了(n-1) 种可能,剩下最后一种可能就成为必然。
推理方式五(《红楼梦》)
·推理过程: ·推理形式:
,黛玉会烦恼郁 如果p, 那么r
伤感而致疾
·或者我去劝解,或者我不去劝
解 ·总之r
·总之,黛玉会致疾
二难推理
·
·
·
结于心而致疾
如果我去劝解
如果我不去劝解,黛玉会过于 如果q, 那么r
·p或者q
·
推理方式五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 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 难。(姚爆《凭阑人 ·寄征衣》)
·推理过程:
·如果寄征衣,你就不会回家, 非我所愿
·如果不寄,你会受寒,非我所 愿
·或者寄征衣,或者不寄征衣
·一次,赵飞燕在汉成帝面前告 班婕妤的状,诬陷她曾向鬼神 诅咒过成帝。成帝传讯班婕好。 班婕妤从容地回答说:“妾闻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修 善尚且不能得福,做坏事还能 得到什么呢 假使鬼神无知,
向他们诅咒又有什么好处呢 假若鬼神有知,他们就不会接 受坏人的诉说。因此,我是不 会做那样的傻事的呀。”
·总之,不能如愿
推理方式六(《藤野先生》)
·推理过程: ·推理形式:
· 白菜因稀缺而珍贵 ·S1是P,S2 是P……Sn是
·芦荟因稀缺而珍贵 P ·事物因稀缺而珍贵 ·所有S是P
归纳推理
·推理过程:
·我身边的人和我有情感或利害 关系,他们没有告诉我徐公和 我孰美的真相
·大王身边的乃至普天下的人和 大王都有情感或利害关系 ·他们也不会告诉大王一些事情
的真相
推理方式七:(《邹忌讽齐王纳谏》)
·推理形式:
·A 对象具有c、d属性 ·B 对象也具有c属性
·B 对象也具有d属性
类比推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 为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 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 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 尽,火不灭。
注意:我国古人善用譬喻来说理,这些譬喻有些是类比推 理 ,有论 证的价值;有些只是一般性比 喻,只有修 辞的价值。
· 类比推理至少要给出两组相似 性,一组提供前提,一组既提 供前提,又引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