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了分封制。由下图可推知,西周分封制( )
A.标志着天子世袭特权的确立 B.实现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 D.是对商朝内外服制的继承与发展
2.有学者把西周的分封称为形成了“一个以周氏宗族为核心、以姬姓异氏宗族为主干、以异姓异氏宗族为辅翼的宗族群”。这反映了西周( )
A.宗法划分代替地域划分 B.政治主体是姬姓宗族
C.宗法等级秩序日益森严 D.宗族观念影响着分封实践
3.周朝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乐舞修养,并制定了礼乐制度。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其根本目的是( )
A.加强贵族阶层的文化内涵 B.强化社会的道德修养
C.培养贵族阶层的行为习惯 D.维护周朝的社会秩序
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5.“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
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
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
6.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规定了一系列礼仪与文书制度,如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等。这反映出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皇权至上 B.皇帝独裁 C.皇位世袭 D.中央集权
7.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
A.便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 B.有利于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
C.解决了贵族间权力传承矛盾 D.实现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8.秦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纳“独尊儒术”。材料表明秦朝至西汉中期(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B.封建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
C.封建的专制集权统治持续强化 D.中华文明的版图初步奠定
9.东汉后期郡归并于州,扩大地方自主权以加强中央控制能力,结果却造就了地方实力派割据的制度基础;唐朝实施节度使制度,将数州之资源悉归于节度使调控以应对边疆安全问题,但始料未及的是外重内轻的局面也由此形成。东汉、唐朝地方制度的调整与改革表明( )
A.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之间存在矛盾 B.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无法并存
C.脱离国家治理实际的改革必然失败 D.地方制度调整须关注国防安全
10.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划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元代的做法( )
A.推动了经济文化格局的演变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违背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原则 D.推动民族交融进入高潮
11.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 )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中央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
C.行省官员有名无实 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1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经历了秦汉时期郡县两级制,魏晋时期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制,宋代路州(府)县三级制,清朝省府县三级制的演变调整。这种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期,由于以周王朝为核心的部族联盟灭掉了商朝,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由此形成了以“封邦建国,屏蕃周室”为核心的分封思想。全国各地被成百上千个邦国所分割,他们虽然名义上有一个共主——周天子,可在邦国之内却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而秦末汉初之时形成的新型分封思想,则是主张分封制、郡县制并存的一种政权构建方式。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像西周的邦国那样保持行政上的独立完整性,总是或多或少地要受中央政权的干预与制约。此外,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而西周时期旧的分封思想则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几十年后,“七国之乱”爆发,分封的诸侯国由此经历了大的转变。
——摘编自刘文超《试论秦末汉初的新型分封思想》
材料二:《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其国家的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是一种“中央一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
——摘编自王震中《“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分封制与汉初的封国制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郡县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14.【中国地方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刘邦认为始皇帝)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骨肉根本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
——班固《汉书》
材料二: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北宋]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汉鉴于秦实行的地方制度并简析该制度实行的后果。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地方制度转变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内外服制和西周分封制。选择D:根据图文可知,西周分封制下与商朝的内外服制下对王畿与地方控制区域的划分有相似之处,只是商朝的外服是“王畿以外的臣属地区”,而西周变成了分封的诸侯国,这说明分封制是对商朝内外服制的继承与发展。排除A:夏朝时天子世袭特权已经确立。排除B:分封制下周天子没有直接控制地方。排除C: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西周时期尚未建立起中央集权。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选择D:根据材料可知,西周的分封形成了一个“宗族群”,而且这个“宗族群”分别以周氏宗族和姬姓异氏宗族为核心和主干,以异姓异氏宗族为辅翼,反映出西周的分封是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宗族观念影响着分封实践。排除A:宗族观念影响着分封实践,但宗法划分不能完全代替地域划分。排除B:材料意在突出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政权与族权结合的特点,而非强调姬姓宗族在政治上的主体地位。排除C:由材料看不出宗法等级秩序“日益”森严。
3.答案:D
解析:礼乐制度是周朝维护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工具,通过乐舞促使人们完善内在修养,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进而达到整个社会安定,故选D项;A、C的叙述只是一种表象,不是根本目的;周王室只是对贵族子弟进行培养,不涉及全社会,排除B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这说明王位世袭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这主要表明秦朝创立了官僚政治体制,C项正确;这不是强调等级制度,排除A项;先秦时期,就已经有监察体制了,排除B项;汉初推行郡国并行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朕”“制”“诏”“玺”等属于皇帝的独有的称号,体现的是皇帝独尊的地位,本质上体现了皇权至上的主要特征,A项正确;“皇帝独裁”主要表述皇帝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决策,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皇位世袭主要体现皇位的传承方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中央集权主要特点是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可得出司马迁强调,郡县制能加强中央集权,郡县管理好了,天下便能治理好,说明郡县制有利于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B项正确;A项只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之一,排除A项;矛盾不能解决,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秦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纳‘独尊儒术’。”及所学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封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的信息,“焚书坑儒”“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思想文化的专制特征,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秦汉时期专制集权统治得到持续强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华文明的版图初步奠定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和唐朝对地方权力的调整,其目的是加强中央的控制力,但最终的结果是地方势力崛起,威胁中央,说明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之间存在矛盾,A项正确;“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无法并存”“脱离国家治理实际的改革必然失败”的说法均过于绝对,排除B、C两项;地方制度调整须关注国防安全,但在材料中没有描述国防安全的信息,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地方行政区以犬牙交错原则划分的影响。选择B:根据材料“打破了自然的疆界”“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可知,这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地方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材料仅涉及元代地方行政区的划分原则,不涉及经济文化格局。排除C: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分遵循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属于地方区划的方式之一,“违背”说法错误。排除D:材料仅涉及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分,没有明确各民族之间的具体关系发展情况,“民族交融”与材料不符。
11.答案:B
解析:材料“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反映出元朝行省制下,行省长官作重要决策时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对比唐宋时期,元朝这样的现象说明中央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变化,未涉及君主专制和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排除A,D两项;材料反映的是行省官员拥有很大权力,但不敢“专决大政”,排除C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不同朝代多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历代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不是材料所述中国古代中央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我国古代历代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1)同:目的都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王朝统治:都以分封同姓子弟为主,都对中央政府统治造成一定冲击。异: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在行政上具有独立完整性,而汉初的诸侯国受到了一定制约;西周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而汉初分封的异姓王逐渐被刘姓子弟取代;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力量增强,周王室权威下降,而汉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使封国力量得到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
(2)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实行官僚政治。影响: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点”,据材料一“封邦建国,屏蕃周室”和“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可得,都以分封同姓子弟为主;据材料一“虽然名义上有一个共主一周天子,可在邦国之内却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和“七国之乱”可得,都对中央政府统治造成一定冲击,同时从两者实施的目的来看,无论是西周还是西汉,其本质目的都是相同的,即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王朝统治。第二小问“不同点”,据材料一“可在邦国之内却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和“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像西周的邦国那样保持行政上的独立完整性,总是或多或少地要受中央政权的干预与制约”可得,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在行政上具有独立完整性,而汉初的诸侯国受到了一定制约;据材料一“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而西周时期旧的分封思想则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可得西周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而汉初分封的异姓王逐渐被刘姓子弟取代:根据所学两者推行的最终结果来看,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力量增强,周王室权威下降,而汉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使封国力量得到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可得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据材料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可得实行官僚政治。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即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材料二“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可得,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14.答案:(1)郡国并行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但也导致地方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了地方武将专权的局面。但也导致了宋朝的积贫积弱。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作答本题第一问结合汉朝政治制度分析;第二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