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选择题
1.“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样的情景是由于( )
A.古印度社会长期分裂
B.古印度多种宗教影响
C.古印度盛行种姓制度
D.古印度人多数信奉佛教
2.诞生于古代印度的世界性宗教是( )
A.婆罗门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3.古埃及和古印度都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发祥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
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
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
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
4.“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登极动作,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历史学家威尔 杜兰评论的古典文献当是( )
A.《摩诃婆罗多》 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5.古印度文学中最珍贵的遗产是著名的两大史诗,它们被誉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两颗明珠,其文学价值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相媲美。这两大史诗是( )
①《吉尔伽美什》
②《摩诃婆罗多》
③《罗摩衍那》
④《梨俱吠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能反映如图所示社会特征的历史文献是( )
A.《吉尔伽美什》 B.《汉谟拉比法典》
C.《摩柯婆罗多》 D.《荷马史诗》
7.古代世界的大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古代文明,最能体现B地区诞生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
A.《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
B.洪水和方舟传说、楔形文字
C.《吉尔伽美什》、泥板文书
D.《汉谟拉比法典》、象形文字
8.“零”的出现是数学史上一大创造,其最早名称Sunya(梵文),汉语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据此可知“零”( )
A.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
B.很早就传入了中国
C.是佛教的核心理念
D.对印度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9.如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这体现了古代( )
A.民族的交融 B.文化的冲突
C.宗教的传播 D.文明的交流
10.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向欧洲,后来为世界所共享,并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进步。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世界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发展
B.古印度人数学水平居于世界首位
C.阿拉伯帝国是世界学术中心
D.阿拉伯人致力传播东方优秀文化
11.《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作用重大”包括( )
①主张实施变革 ②提出效仿宋朝制度 ③推动大化改新 ④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
A.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 《高丽史》是研究朝鲜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
B 印度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和内部通婚 种姓制度固化了社会阶层
C 日本人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D 印加人没有文字,使用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记账或记述重要事件 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作唐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自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
材料二 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
部分假名和汉字的对照表
材料三 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有什么态度和方法?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选择题
1.“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样的情景是由于( )
A.古印度社会长期分裂
B.古印度多种宗教影响
C.古印度盛行种姓制度
D.古印度人多数信奉佛教
【答案】C
2.诞生于古代印度的世界性宗教是( )
A.婆罗门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答案】B
3.古埃及和古印度都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发祥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
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
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
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
【答案】A
4.“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登极动作,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历史学家威尔 杜兰评论的古典文献当是( )
A.《摩诃婆罗多》 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答案】A
5.古印度文学中最珍贵的遗产是著名的两大史诗,它们被誉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两颗明珠,其文学价值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相媲美。这两大史诗是( )
①《吉尔伽美什》
②《摩诃婆罗多》
③《罗摩衍那》
④《梨俱吠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6.能反映如图所示社会特征的历史文献是( )
A.《吉尔伽美什》 B.《汉谟拉比法典》
C.《摩柯婆罗多》 D.《荷马史诗》
【答案】C
7.古代世界的大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古代文明,最能体现B地区诞生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
A.《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
B.洪水和方舟传说、楔形文字
C.《吉尔伽美什》、泥板文书
D.《汉谟拉比法典》、象形文字
【答案】A
8.“零”的出现是数学史上一大创造,其最早名称Sunya(梵文),汉语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据此可知“零”( )
A.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
B.很早就传入了中国
C.是佛教的核心理念
D.对印度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A
9.如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这体现了古代( )
A.民族的交融 B.文化的冲突
C.宗教的传播 D.文明的交流
【答案】D
10.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向欧洲,后来为世界所共享,并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进步。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世界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发展
B.古印度人数学水平居于世界首位
C.阿拉伯帝国是世界学术中心
D.阿拉伯人致力传播东方优秀文化
【答案】A
11.《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作用重大”包括( )
①主张实施变革 ②提出效仿宋朝制度 ③推动大化改新 ④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
A.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1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 《高丽史》是研究朝鲜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
B 印度种姓制度实行职业世袭和内部通婚 种姓制度固化了社会阶层
C 日本人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D 印加人没有文字,使用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记账或记述重要事件 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
【答案】B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作唐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自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
材料二 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
部分假名和汉字的对照表
材料三 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有什么态度和方法?
答案:(1)这一阶段日本大量吸收唐朝文化,如唐诗、书法、绘画、儒家学说等。
(2)不是简单地复制唐朝文化,而是始终遵循着一条原则,即维护日本的传统习惯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对吸收来的唐朝文化进行适合自己国情的改造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