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学习重点:明朝复杂的外部环境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内阁、海禁等政
一、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1.明朝建立
①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②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江苏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后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2、废除宰相制度: 目的:加强专制皇权。
影响: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建立内阁
⑴原因:废宰相后,皇帝政务繁忙,工作压力大。
⑵设立:明成祖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内阁”
⑶发展:①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②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⑷性质: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4、宦官专权
⑴原因:直接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根本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
⑵机构: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
⑶权力:①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②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 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⑷实质:专制皇权的强化。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
时间:自1405年到1433年,郑和前后下西洋达七次,访问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宣扬国威
实质:自然经济下的贡赐贸易
影响:积极性:①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促进了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局限性:③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2.戚继光抗倭
背景:①元末,日本海盗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
②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③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造成巨大破坏。
措施: ①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②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
结果:①稳定东南沿海形势;
②朝廷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隆庆开关)
3、西方的侵扰
(1)背景: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频繁
(2)表现: ①1553年,葡萄牙入侵濠镜澳
②荷兰、西班牙侵占台湾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明代对边疆的管理
⑴措施:
地区 措施 特点
蒙古 有战有和、修长城、和议、册封、互市 恩威并施 以夷治夷 因俗而治 多元一体
西藏 封授;设立行都指挥司等机构;任用藏族上层管理;
东北 ①设立奴儿干都司;②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⑵影响:①维持边疆地区的稳定;
②促进民族交融;
③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固,为清朝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
2. 明清易代
⑴.满洲崛起
①16、17世纪之交,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②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
⑵.明清易代
背景: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
过程:①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②1644年,清朝多尔衮入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
③清军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达标检测
1.下列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2.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
A.君相矛盾凸显 B.宦官专权现象出现
C.内阁权势膨胀 D.权力制约机制成熟
3.明朝中后期,作为皇室仆人的宦官,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宦官能力出众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宰相权力削弱 D.出现宦官专权局面
4.有学者指出,明朝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君主如主动下手诏处理政事,必须送内阁“商榷可否”,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封还”,拒绝拟旨。这一观点体现了明朝( )
A.皇权受运行机制的制约
B.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C.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中央权力制衡机制完善
5.《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据此判断郑和下西洋的初衷是( )
A.了解海外形势 B.开拓贸易市场
C.彰显明朝国威 D.加强友好往来
6.“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B.明朝国力强盛
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