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可爱的小象》
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柔美抒情和活泼可爱的声音,演唱《可爱的小象》并背唱。
2、能够随教师的鼓声变化,做走和跑变化速度的动作。
3、能够按照歌曲图谱的要求,和小伙伴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能够用柔美抒情和活泼可爱的声音,演唱并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按照歌曲图谱的要求,与同伴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可塑性强。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采用游戏、模仿、律动等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游戏中让学生体验比较抽象的快与慢的学习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本学期所学到了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学歌词的过程中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雨沙沙》律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放松心情,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感受快慢。
1、导言:小雨过后天气晴朗,草地上来了一群小动物,你们听听都是谁?(出示动物声音、图片)你能模仿它的动作和步伐吗?
2、你还会模仿那些小动物?它是怎么走的?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这些小动物。随音乐用动作来模仿动物,感受他们走路的速度的快慢。
3、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叫“听鼓点,走一走”。教师说要求。学生随鼓点变化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和游戏的形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模仿游戏中来,很快的体会并了解音乐的快慢。】
三、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歌,你们帮我听听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用拍腿感受一下它的速度。
2、学生回答,导入新歌《可爱的小象》。
3、再听歌曲,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小象走起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仿小象走路的动作,感受歌曲二拍子的节奏。】
4、学习歌词。
(1)师生接龙读词,教师介绍歌曲相关背景,进行德育渗透。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简单的讲解,了解象在傣族的重要性,为歌曲的学习做铺垫。】
(2)指导学生用活泼的声音读出小象可爱的形象。教师用碰铃打节奏,学生拍手读歌词。
(3)再读歌词。出示响板节奏,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在学习歌词中,教师运用各种打击乐器为学生打节奏,使学生通过看、听、拍来复习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为表现歌曲做铺垫。】
5、学唱歌曲。
(1)随琴填词演唱,弹一句,填一句词。
(2)指导演唱柔美、连线。
(3)集体演唱,练唱歌曲。
(4)比较速度演唱,看哪种效果好。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比较歌曲速度的快慢,感受哪种速度更适合表现音乐中的小象憨厚的形象。】
四、表现歌曲。
1、找几名学生用碰铃和响板这两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复习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能看懂图谱,为歌曲伴奏。】
2、思考:你还能为歌曲增添一些什么色彩呢?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展示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并进行美的教育。】
五、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可爱的小象》这首歌曲。小象长长的鼻子、稳健的脚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温柔可爱,还能给我们带来吉祥。我们要与小象成为好朋友,同时也要保护其它可爱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懂得爱护小动物,保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