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学校名称
歌曲名称 《春晓》
教师姓名 王丽华
学段学科 小学音乐 教材版本 人音版
章节 第一单元聆听 年 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歌曲《春晓》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本,下册第一课里演唱与聆听相结合的歌曲,《春晓》是谷建芬作曲的一首古诗新唱的歌曲,她用音乐的语言表达了诗词的意境和内在的情感。全曲结构方正规整,旋律平稳、委婉、舒缓,音调淳朴简洁,描述了春天里“啼鸟”、“雨声”和“落花”的美丽画面,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热爱。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音乐的认知领域相对来说还不是很高,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教学中要设计活泼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爱说、爱唱、喜欢表演、善于模仿等特点,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自由、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
设计意图 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音乐情境结合古诗文,制定了教学设计方案,直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欣赏歌曲,通过听《春晓》、唱《春晓》、舞《春晓》奏《春晓》等音乐实践,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和表现美,体验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聆听同一旋律不同速度的《春晓》,通过对比激发他们欣赏聆听的兴趣。在延伸部分让学生再聆听其他不同旋律版本的《春晓》歌曲,感受同一古诗,不同的演唱版本,拓宽学生的欣赏视野,感受《春晓》古诗的意境和音乐旋律完美结合,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音乐理念 新程课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在音乐聆听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春晓》,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认识了解三角铁,并学会为歌曲伴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春晓》、唱《春晓》、舞《春晓》、奏《春晓》、演《春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理解歌曲的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春晓》,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意境,并能轻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感受古诗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古诗动画、歌曲动画、手工粘画。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音乐律动《嘀哩嘀哩》进教室。 二、激趣导入 谈话、交流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随音乐进教室的歌曲唱的是关于哪个季节的歌曲?(生回答)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那么在你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同学们说一说春天。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粘贴关于春天的粘画) 师:春天万物复苏,大地绿色盎然,当我们置身于春天的大自然中,不但能看到春天美丽的画面,还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今天老师就带来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新唱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是哪首古诗呢?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师生交流创设一种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与学生之间拉近了距离,引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另外本环节之所以采用最原始的粘画,是因为学生说春天样子的时候,无法预测先说哪后说哪个,采用粘画是为了学生无论先说哪个,教师都能及时出示出来。 学习欣赏歌曲 (一)初步聆听歌曲——听《春晓》 1、播放歌曲,认真聆听,这是哪首古诗呢? (学生边聆听歌曲边欣赏教师的律动表演。) 好美的歌曲啊,像这样把古诗谱成曲子来演唱,叫古诗新唱。大家听出来是哪首古诗了吗? 2、朗读古诗学习歌词 对,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春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春晓》这首古诗吧! (随《春晓》动漫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歌词,引导学生体会诗歌韵味和意境。) 3、分析古诗,为聆听感受歌曲意境做铺垫。 好美的古诗啊,它都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播放动画古诗释义《春晓》,分析古诗的含义,了解古诗的诗词大意) 师:这首古诗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画面:早晨太阳初升,快乐的鸟鸣,夜晚的风雨声,风雨过后的落花满地,这么美的一首古诗,你想学唱这首歌吗? 【设计意图】:以聆听歌曲领先教学,初步感受了解歌曲的速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朗读古诗歌词、动漫分析诗句为下一步聆听时感受歌曲、理解歌曲、表现歌曲做准备。 (二)学习演唱歌曲——唱《春晓》 1、复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齐唱歌曲,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的,旋律平缓抒情优美好像是在歌颂春天、赞美春天的美丽。) 2、采用模唱法学习歌曲 PPT出示歌谱,简单介绍作曲家谷建芬,提醒学生注意休止符的运用。然后教师弹琴,指导学生分别用La 音和Lu 音模唱歌曲,采用接龙唱,表演唱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现的春天的意境。 【设计意图】采用模唱学习歌曲,不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聆听音乐的习惯,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 (三)、逐句欣赏歌曲 第一句:听了这段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春日早晨温馨祥和的场景。 第二句:听了这段音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各种鸟叫声为春天带来勃勃生机。 第三句:一场雨后你想到了什么?午夜的一场风雨为大地带来甘露。 第四句: 想象一下花儿会被风雨吹落吗?春风春雨都很轻柔不会摧残花儿。 【设计意图】通过逐句欣赏歌曲,能更好的加深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在逐句欣赏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也为课程的创编环节做一个小小的铺垫。 (四)、聆听小快板板动漫歌曲《春晓》 采用对比的方法聆听中速和小快板两种不同速度的歌曲,感受慢歌和快歌情绪上的不同,引导学生转换情绪了解曲风的变化,并说一说这两首歌曲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速度、情绪上来对比来说) 师总结:齐唱版的《春晓》是中速的,歌曲的速度不是很快,旋律平缓抒情优美,好像是在歌颂春天、赞美春天的美丽。动画版的《春晓》是小快板的速度,旋律欢快活泼曲调流畅,情绪充满热情,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比聆听,体验同一歌词同一旋律在速度上不同,所体现的情绪也不相同。这样对比聆听,更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五)、创编舞蹈——舞《春晓》 根据歌曲歌词大意,教师指导并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发挥学生的创编和节奏表演的能力,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让学生各展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他们对音乐创编及表演的自信心。学生在听、唱、演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歌曲的体会和理解。 (六)、认识了解三角铁——奏《春晓》 让学生认识、了解三角铁的外形,学会用三角铁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指导学生用三角铁板伴奏时是在歌曲每小节的第一拍,串铃沙锤等可以一拍一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在听、唱、舞《春晓》的基础上,学习演奏《春晓》,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的打击乐器的技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打击乐为歌曲配伴奏的兴趣。 (七)、情境表演——演《春晓》 1、聆听欣赏带衬词“啦”的完整版合唱动画歌曲《春晓》 设置问题:这首歌曲和咱们刚刚唱的又多出了什么? (多出了衬词啦,使歌曲分成三个部分,A段:(雨前)比较抒情优美的,好像人们在享受春天的美丽;B段:(雨中)是以“啦”的形式展开,节奏紧凑,展现了下雨时人们四处躲雨的场景; A段:雨后)又重复演唱古诗歌曲,展现了下雨之后,雨过天晴的场景。A--B--A) 2、完整版古诗动画歌曲《春晓》情景剧表演 根据《春晓》的歌曲音乐,分别设置为雨前、雨中、雨后三部分,引导并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进行情境表演。 【设计意图】本教材上的《春晓》,只是这首歌曲的节选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歌曲,设计了本环节,学生不但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歌曲,而且也是对歌曲的巩固和练习。通过情境表演,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音乐理解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在参与表演体验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拓展延伸:聆听其他不同旋律的《春晓》 让学生聆听不同旋律版本的《春晓》歌曲,感受同一古诗,不同的演唱版本,拓宽学生的欣赏视野,感受《春晓》古诗的意境和不同音乐旋律完美结合,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聆听欣赏其他不同旋律版本的《春晓》动漫歌曲,让学生欣赏音乐的视野更加开阔,使古诗新唱歌曲《春晓》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活和饱满。 四、课堂总结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不但可以看见蓝天白云红花绿草,还可以听见春雷春雨各种鸟叫和蛙声,好像组成了一场音乐会,春天的大自然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动听的歌,让我们伴着音乐走进春天,和大自然来场约会吧…… (学生伴随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