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地球自转的特征——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地球自转的特征——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18 21:5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 地球自转的特征——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星轨是照相机位置保持不动,长时间朝着天空曝光的相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迹。下图为某爱好者对准北极星附近拍摄的星轨照片。读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该相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在( )
A.高纬地区 B.北半球 C.寒带地区 D.北京地区
2.图中星轨( )
A.反映了恒星的真实移动轨迹 B.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C.形成一个整圆的周期是24小时 D.顺时针每小时转15°
读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M点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B.④地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③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②地的西南方向
4.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地球卫星,与赤道上对应的点相比(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北极星位于地轴北极的延伸方向附近。某天文爱好者在当地(72°N,78°W)时间(区时)22:00观测北极星及附近恒星的运动。据此完成5~6小题。
5.该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北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约为( )
A.36° B.18° C.54° D.72°
6.该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北极星附近恒星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
A.15°/小时 顺时针 B.15°/小时 逆时针
C.1°/天 顺时针 D.1°/天 逆时针
南京市(31°N)某天文爱好者于某日21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进行了观测。据此完成下7~8小题。
7.若保持望远镜位置和方向不变,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大约为( )
A.21时3分56秒 B.24时56分4秒 C.20时3分56秒 D.20时56分4秒
8.为了提高观测效果,该观测者应将望远镜的倾角调整为( )
A.25°左右 B.28°左右 C.31°左右 D.38°左右
下图是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9~10小题。
9.该区域所在半球位置和纬度是( )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高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 D.北半球中纬度
10.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 B.高原 C.山地 D.洼地或盆地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四图中自转方向画得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12.四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b、d、c D.c、d、b、a
2019年1月6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看到了“带食日出”。“带食日出”是日偏食的一种景象,初升的红日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就缺了一块儿。下图示意某天文爱好者在北京某地拍摄的“带食日出”景象。据此完成13~14小题。
13.与形成“带食日出”景象密切相关的是( )
①地球的自转
②地球的公转
③月球的自转
④月球的公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仅考虑天文因素,与北京(116°E,40°N)相比,天文爱好者在潍坊(119°E,36°N)看到“带食日出”景象时的( )
A.时刻较晚,方位偏北 B.时刻较早,方位偏北
C.时刻较晚,方位偏南 D.时刻较早,方位偏南
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图外侧弧线上画出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图文信息可知,该星轨运动轨迹呈同心圆,反映的是地球的自转,圆心为北极星,故推断拍摄地位于北半球,B正确;星轨中心的仰角就是当地的纬度,由图可知仰角较小,推出为低纬度地区,应为热带地区,A、C、D错误。故选B。
2.答案:B
解析:地球不停的自转,所以照相机位置保持不动拍摄的恒星轨迹,是地球自转的反映,B正确;行星是绕着恒星运动的,地球上看到的是恒星视运动轨迹,而不是恒星移动轨迹,A错误;形成一个整圆的周期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即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C错误;以北极星拍摄的星轨照片,应为逆时针每小时转15°,D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由图可见,M为北极点,从M点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A错误;由图可知,④点所在经线应为135°E,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闭合经线圈,B错误;③点坐标为(0°,90°E),⑤点坐标为(30°S,180°),②点坐标为(30°,135°W)由所学知识可知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东减小,结合经纬网地图方向判读方法可知,③在⑤的西北方,C错误;⑤在②的西南方,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地球卫星,与赤道上对应的点相对静止,则二者每小时转过的角度相同,即角速度相同;由于同步地球卫星海拔更高,其自转半径更大,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同步地球卫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更长,即同步地球卫星线速度更大,C正确。故选C。
5.答案:D
解析: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由材料可知,当地地理纬度为72°N,所以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为72°,D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观测到北极星附近的恒星在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动,由于观测方向为仰视方向,所以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运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为15°/小时,B正确。故选B。
7.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某天文爱好者于某日21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进行了观测,故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要比昨天的21时提前3分钟56秒,为20时56分4秒,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纬度,南京市的纬度是31°N,为了提高观测效果,该观测者应将望远镜的倾角调整为31°左右,C正确。故选C。
9.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处为0。读图可知,该地自转线速度自北向南递减,由此可知该地北部纬度较低,接近赤道,该地位于南半球,B、D错误;赤道附近的自转线速度约为1670km/h;30°纬线附近的自转线速度约为1447km/h;60°纬线附近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一半,约837km/h。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上的数值,可知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A错误、C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R、T在同一纬线上,R点的自转线速度小于T点,主要是因为R点海拔较低,因此该地最可能是洼地或盆地,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图显示30°E和120°E,按照东西方向判定,30°E位于120°E以西,故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甲正确;利用同样方法,乙图显示0°和90°W,0°在90°W以东,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乙错误;丙图中根据150°W和60W°可以确定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丙正确;丁图中根据180°和90°E可以确定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丁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四图中a位于赤道与20°之间,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b位于20°-30°之间,c位于极点之上,线速度最小,d点位于70°纬线上,纬度由小到大为abdc,因此线速度由大到小为a-b-d-c,C正确。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带食日出”与地球的自转有关,①正确,②错误;“带食日出”是日偏食的一种景象,而日食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发生的,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14.答案:B
解析:1月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晨线走向为东北—西南。根据材料中北京和聊城的经纬位置信息可知,同一经度上的聊城较北京昼长,日出更早,A、C错误;聊城纬度较北京纬度低,该日聊城较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所以聊城较北京日出位置偏北,B正确,D错误。故选B。
15.答案:(1)逆时针转,如图所示:
(2)甲;甲乙丙丁
解析:(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但都是自西向东。该图为北极俯视图,地球应为逆时针自转。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地表各点都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线速度最大的是纬度最低的甲,角速度四点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