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黄赤交角——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黄赤交角——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18 22: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黄赤交角——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清明 B.小暑 C.寒露 D.小寒
2.从立春到立夏,最可能出现在黄河流域的现象是( )
A.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B.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C.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D.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3.二十四节气主要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气候,物候变化(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古代御寒保暖条件差,在北方地区,人们对天寒地冻滋生恐惧感,遂以“数九”方法消遣,“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此完成4~5小题。
4.“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向北移 B.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向南移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向南移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向北移
5.“数九”期间,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赛龙舟,粽子飘香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左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右图为“天和空间站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6~8小题。
6.在天和空间站24小时内大致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其原因是( )
A.空间站公转速度慢于地球公转速度 B.空间站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
C.空间站对太阳升、落的折射现象 D.空间站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反
7.神舟十七号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主要原因是,该基地( )
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②内陆地区,降水少,利于发射和跟踪监测
③地广人稀,对周边影响小,安全性好
④地势起伏大,隐蔽性好,利于国防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8.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范围约为( )
A.47% B.48% C.98% D.无法确定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9~10小题。
9.2023年国庆节放假期间,地球运动到图中的( )
A.④~①之间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10.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达到最慢 D.达到最快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12.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起,从地方时来看,大约再过多长时间全球为同一天( )
A.8小时46分 B.9小时36分 C.8小时14分 D.9小时24分
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3~14小题。
13.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③目前度数约为23.5°
④目前度数约为66.5°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3°,那么地球五带范围的变化是( )
A.热带变大,温带变大,寒带变小 B.热带变小,寒带变大,温带不变
C.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D.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1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球处于A、B、C、D位置时所代表的节气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当地球分别运动到A、B、C、D四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最慢的是______。
(3)当上海处于梅雨季节时,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附近;地球公转到 ______位置附近,到南极考察最理想。
(4)太阳直射赤道时,地球位于______点,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地球分别位于______点和______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元旦在1月1日,冬至日在12月22日前后,元旦在冬至日后9天,冬至日后的节气是小寒,所以元旦距离冬至日约6天,所以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小寒,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是立春后的景象,B正确;“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是夏至日前后的景象,A错误;“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是白露时节前后的景象,C错误;“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是冬季大雪时节前后的景象,D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知,二十四节气主要描述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物候变化,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九尽”之时是冬至之后的第81天,小于3个月的时间,冬至到春分之间大约相差3个月,故“九尽桃花开”时在春分之前,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正在向北移动,A正确。故选A。
5.答案:C
解析:“数九”期间处于冬至日至春分日之间。冬至日至春分日之间会经历春节,人们放鞭炮,守岁迎春,C正确;“吃月饼,共庆团圆”为中秋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冬至日之前,A错误;“赛龙舟,粽子飘香”为端午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春分日之后,B错误;“望双星鹊桥相会”为七夕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冬至日之前,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地球24小时可见一次日出日落,而天和核心舱可见16次日出日落,说明绕地球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24小时内绕地球多周,才能经历多次日出日落,A错误,B正确;对日出日落的折射只是会让同一次日出、日落提前,次数不会增加,C错误;读图可知空间站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比起海南文昌基地,纬度更高,不具备节省燃料的优势,①错误;内陆地区,降水少,利于发射和跟踪监测,②正确;地广人稀,对周边影响小,安全性好,③正确;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地势平坦,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北京时间10月26日19时34分实现“太空会师”,此时180°经线为10月26日23时34分,新的一天从0°经线向东大约到180°经线,占比约为23.57/24=98%,C正确。故选C。
9.答案:C
解析:根据地轴倾向、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及公转方向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夏至日6月22日、秋分日9月23日、冬至日12月22日、春分日3月21日。2023年国庆节放假期间为10月初,处于秋分日9月23日与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即图中②与③之间,C正确。故选C。
10.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9月23日至10月8日处于7月初之后,1月初之前,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在向近日点靠近,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应加快,A正确。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地轴倾斜方向、与太阳的位置、自转方向等信息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日期为10月26日,该日处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即图中③与④之间,C正确。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26日11:14,经计算可知,此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26日15:14,从地方时来看,再过8小时46分,180°的地方时为26日24:00时,即全球均为26日,A正确。故选A。
13.答案:C
解析:图中角B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所以角B为黄赤交角,①正确、②错误;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约为23.5°,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14.答案:C
解析:如果黄赤交角变小,那么热带和寒带的范围都会变小,温带变大,C正确。故选C。
15.答案:(1)夏至;秋分;冬至;春分
(2)C;A
(3)A;C
(4)B,D;C;A
解析:
(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则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
(2)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近日点(1月初),最接近冬至日C位置;公转速度最慢为远日点(7月初),最接近夏至日A位置。
(3)上海梅雨时间为6月中下旬到7月初,故最接近夏至日A位置。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最利于南极科考,故最接近北半球冬至日C位置。
(4)图示BD位置为春分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