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8 23: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B. 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 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 文中的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一 箪食(dān) 苟得(gǒu)
B. 一豆 羹(gēng) 不 屑(xiè)
C. 弗得(fú) 蹴尔而与之(cù)
D. 勿丧(wù) 死亦我所 恶(è)
3.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蹴尔而与之(一起)
B.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C.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D.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
4.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一箪食,一豆羹
B.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D.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所欲有甚于/生者
B.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 是/亦不可以已乎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故患有所不辟也
C.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下面各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死亦我所恶 恶:凶恶
B. 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C. 妻妾之奉 奉:侍奉
D.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
8.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二者不可得 兼 B. 故患有所不 辟也
C. 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 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 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 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二、填空题
10.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所恶( ) 蹴尔( ) 不辟( )
不屑( ) 一豆羹( ) 弗得( )
苟得( ) 一箪食( ) 乡为( )
1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所恶   一豆羹  蹴 苟得 不屑
12.文言字词解释。
死亦我所恶( )
三、语言表达
1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娄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乡为身死而不受/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死亦我所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C.呼尔而与之/天与云与山与水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斯是陋室,惟吾德礬
(2) 把“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舍鱼而取熊掌,从而引出生和义不能兼顾时要“舍生而取义”的观点。
B.作者从“所欲”“所恶”两个方面进行道理论述:正面阐述面对生与义时,愿舍生取义;反面阐述面对生与死时,不可“失义”。
C.《三字经》中开篇日:“人之初,性本善”,作者在本文中也认为所有人都能保持与生俱来的本心--本性,即人的羞恶之心。
D.不食嗟来食的乞人和对“不辩礼义”而接受厚禄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了人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本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写法等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细读相关语段,提取相关信息,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最后筛选并整合其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选择即可。
【解答】
ACD项分析理解正确。
B项,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不丧失“本心”。故B项分析理解不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有三种考查类型:音误、调误、音调全误。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解答】
D.“恶”应读wù。故D错误。
ABC正确。
故选D。
3.【答案】A
【解析】 A句的意思是“用脚踢着给他”,所以“与”的意思是“给”,选项A解释错误,故选A。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的能力。A项,“豆”古义为“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今义为“豆子”。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A项,应改为“所欲/有甚于生者”。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通假字的能力。
A项,“得”同“德”,“与”同“欤”。
B项,“辟”同“避”。
D项,“乡”同“向”。
7~9.【答案】A、A、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本题A项解释有误,“恶”应解释为“厌恶”。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B项的“辟”通“避”,意思是“躲避”;C项的“得”通“德”,意思是“感激”;D项的“乡”通“向”,意思是“以前”。A项的“兼”不是通假字,故选A。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写作手法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思路,体会写法,揣摩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选文分析判断。B项分析有误,从文中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可以看出,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不只是圣贤才具有,普通人也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让它丧失罢了。故选B。
10.【答案】wù cù bì xiè gēng fú gǒu dān wèi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为声韵母的混淆、多音字的误读、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的错误等。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外,涉及范围很广。因此,对于易混字、多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注意进行分类整理。此题注意:所恶(wù);不屑( xiè)的读音。
11.【答案】wù gēng cù gǒu xiè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可在把握字义的基础上来认定多音字的读音。本题中“恶”读wù,“羹”读gēng,“蹴”读cù,“苟”读gǒu,“屑”读xiè。
12.【答案】讨厌,憎恨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这里要注意“恶”的解释。
13.【答案】示例: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造成伤害,对生命造成威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所给材料以及个性化学习的能力。概括材料信息要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从材料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内涵,然后概括作答。解答此题可参考如下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造成伤害,对生命造成威胁。
14.【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因为\雕刻;
B.憎恶\憎恶;
C.给\和;
D.这\判断动词。
故选:B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字词:万钟,优厚的俸禄;辩,通“辨”,辨别,分辨。何加,什么好处。句意:有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由“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可知,作者认为所有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本心,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故选:C。
答案:
(1)B
(2)有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C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文言实词“患”的用法:
①忧虑,担心。
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祸害,灾祸。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③疾病,毛病。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