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百合花》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百合花》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8 22: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百合花——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掂脚 隧道 诞生 跨步
B.扒车 笼罩 刹那 臂弯
C.装饰 张篁 踌躇 嘟囔
D.尴尬 衣襟 安祥 稚气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开头写部队决定晚上总攻,结尾写小通讯员赶回团部准确参加战斗,较详细地以某战斗连为焦点记叙了军队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备战全过程。
B.作者善用白描,文中“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后的描写,使读者像一个见证者,站在近旁,听着屋子里的“响动”,看着通讯员“颇不服气”的样子。
C.小通讯员为借被子向“我”求助时欲言又止;“我”向新媳妇解释后,她只是笑,却不说明第一次借被子时的情形,这两处“留白”都引发了读者联想。
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不仅巧妙地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而且将“借被”“献被”的情节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使结构谨严有序。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神态描写的一项是( )
A.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B.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C.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
D.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本为文学之双翼,两者相互砥砺又①____________。但很长时间以来,文学评论似乎只会说“好话”了。并非文学评论不能褒扬,也并非文学评论必须吹毛求疵,这里所谓“好话”,实际上指的是那种“强将笑语供主人”式的言不由衷的“好话”,或是那种“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式的人云亦云的“好话”,或是那种“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欺欺人的“好话”。假如文学作品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又何尝不可②____________、逢人说项呢?这种毫无保留的“叫好”,同样亦是“有力量”的评论,而且意义重大。
1958年3月,茹志鹃在《延河》上发表《百合花》。茹志鹃并不擅长在激烈的行动中表现人物性格,(1)____________,如《百合花》中,“我”、年轻媳妇、通讯员的那些感人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更鲜明。茹志鹃的作品中,主人公很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2)____________;即使是写英雄人物,(3) ____________,而不是正面讴歌他们。她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在作品中,她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女性形象,如《百合花》中的年轻媳妇。《百合花》以灵妙之笔表现残酷的战争,讲究铺垫与神韵、留白与象征,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令人深受震撼。
茅盾③____________,认为作品难得,为之撰写评论,通篇都是赞语。小说得以转载,贏得好评如潮,至今仍是④____________的经典佳作。假如当年没有茅盾的着意推举,《百合花》是很有可能沉寂于当时的文坛的。
①有生命力的文学评论建立真切而深刻的审美感受基础之上,②而不可能只是冷冰冰的就事论事,③干巴巴的逻辑推理。④好的评论家,⑤要有优异的审美直觉和悟性,⑥应该从文学作品中检验到生命感动和灵魂震撼,⑦然后深入思考隐含其中的某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4.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④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赏析文中框的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
6.下列句中的“并”和文中加粗的“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个个石柱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宛如一队英姿勃发的战士。
B.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完全同意并拥护党的纲领。
C.共产主义是科学,而迷信是一种愚昧的表现,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D.你认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他对儿子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7.在文中画横线的(1)(2)(3)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8.文中最后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且已怀孕八个月。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商店了。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语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觉得自己好像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了,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
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的,让交给我妻子。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选材精巧恰当,篇幅紧凑短小,结构严谨,主题突出,为我们讲述了一对夫妻和一位假期打工女生短暂相遇的故事。
B.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是主题非常鲜明,通过对生活的真实刻画,在娓娓道来中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小说中的阿纯是一个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乐观开朗、善良美好的女生,这一人物形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D.文章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中的“天空灰暗”象征着人生所处的逆境,“阳光”象征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B.阿纯把这句话写在信里和百合花布一起送给“我”的妻子,是想弥补之前她没有帮“我”的妻子买百合花布的遗憾。
C.这句话生动感人,为一个简单普通的现实故事增添了诗意色彩。
D.这句话与题目遥相呼应,既写出了百合花的美丽,也使行文更严密。
11.赏析文中画框的句子“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的作用。
12.本文的题目“最美是百合”能否改为“百合花布”?请谈谈你的认识。
13.本文在描写人物时,恰当地运用了语言描写。“言为心声”,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或直接展示人物的个性,或揭示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或侧面烘托人物性格。
正在读高三的赵新天在新华书店购书时,遇到了初中时的班主任黄老师。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师生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
要求:可以有合理的想象;运用语言描写,想象人物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用最少的语言表现人物。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掌握情况。试题仍然考查常用、常见汉字。考纲在作文部分规定了对错别字的量化扣分,加大了对正确书写汉字的考查力度,这恐怕是基于网络语言错别字和学生书写错别字十分普遍的现状而提出的。学生往往在同音字、形近字上出错。平时多采用义辨法,可以减少错别字。本题A项,掂脚—踮脚;C项,张篁—张皇;D项,安祥—安详。故选B。
2.答案:A
解析:A项,“记叙了军队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备战全过程”错误,依据课文“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之后描写借被子的过程,后面又提到“他回团部去”,课文只是通过借被子这一事件来反映备战,但是没有写“备战全过程”。
3.答案:C
解析:C项,描绘了年轻媳妇的长相,属于外貌描写。
4.答案:①并驾齐驱;②拍手叫绝;③慧眼识珠;④脍炙人口
解析:第①处,此处强调“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同等重要,可填“并驾齐驱”之类的成语。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第②处,此处主要强调对作品的赞扬,可填“拍手叫绝”之类的成语。拍手叫绝:拍着手叫好。形容非常赞赏。第③处,此处是说茅盾能认识到《百合花》的价值,可填“慧眼识珠”之类的成语。慧眼识珠:聪慧的双眼能识别珍珠。比喻有特别的眼力能识别人或物。第④处,结合“小说得以转载”和“经典佳作”可知,可填“脍炙人口”之类的成语。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5.答案:①综合运用排比、引用、反语等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所谓“好话”的种种表现和本质进行揭露;②句式整齐,语气强烈,嘲讽意味突出,强化了作者对虚假浮夸、一味迎合的文学评论现象鲜明的批判态度。
解析:句子的表达特点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好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强将笑语供主人”“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是那种……或是那种……或是那种……”三个分句,句子结构相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文段中的所谓“好话”实际指虚假浮夸、一味迎合的话,主要针对文学评论现象所说。在谈论文学界出现的这种现象时,文段并未平铺直叙,而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阐释,可见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否定和批判态度。解答时,可分点作答,先点明修辞手法,接着写出运用修辞的效果。
6.答案:D
解析:D项和文中加粗的“并”都是副词,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语气,强调说明事实不是对方所说的或一般所认为的那样。A项,动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者;B项,连词,并且;C项,副词,表示不同的事情同时存在,不同的事物同时进行。
7.答案:(1)而是善于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2)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人
(3)也多从侧面去描写他们
解析:(1)处,后文的“如《百合花》中……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更鲜明”,是对此处内容的举例说明,再联系前面的句子“并不擅长在激烈的行动中表现人物性格”可知,此处应填“而是善于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之类的句子。根据上下文可知,(2)处所填的内容应该和“很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构成相对关系,所以应该填“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人”之类的句子。由“而不是正面讴歌他们”可知,(3)处应填“也多从侧面去描写他们”之类的句子。
8.答案:语句:①;修改为:有生命力的文学评论建立在真切而深刻的审美感受基础之上。
语句:⑥;修改为:应该从文学作品中体验到生命感动和灵魂震撼。
解析:语句①,成分残缺,“建立……基础之上”缺少介词“在”,应在“建立”后加“在”。语句⑥,搭配不当,应将“检验”改为“体验”。
9.答案:D
解析:“自然环境描写”错误。文中没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这句话并非写景,而是阿纯对妻子的鼓励。
10.答案:B
解析:“是想弥补之前她没有帮‘我’的妻子买百合花布的遗憾”错误。由原文“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语不发地回家了”可知,此处的“她”指的是“我”的妻子,她当时虽然很喜欢这块百合花布,但是没有买,是因为当时“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和阿纯没有关系。
11.答案:①此处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写出了阿纯对这笔钱的慎重态度。②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③前文阿纯说不收工钱,此处又小心谨慎地把工钱收好,引发读者的思考。
解析:手法上,这段文字是写阿纯把“工钱”珍藏起来的情景,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了阿纯对这笔钱的慎重态度。情节上,联系后文可知,阿纯之所以这么看重“工钱”,是因为她已想好要用这钱给“我”的妻子买那块百合花布,因此这段文字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表达效果上,文章开头已明确阿纯为了多读书不要工钱,行文到此,阿纯却收下了工钱,引发读者的思考。
12.答案:不能。标题“最美是百合”一语双关,不仅体现了“百合花布”的美,更体现了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也象征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改成“百合花布”后没有双关的效果。
解析:“最美是百合”首先指美丽的百合花布,“我”的妻子和阿纯来到商店后,看到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我”的妻子怦然心动,所以“最美是百合”写出了百合花布的美。阿纯在书店帮忙,当“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时,阿纯再三推辞,最后才勉强收下,而后面阿纯用这珍贵的“工钱”买下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并且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又白又胖的宝宝”,据此可看出“最美是百合”体现了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我”的妻子因为“我们”的经济陷入困境而不能买下那块百合花布而黯然神伤,后来阿纯在信中说“天空灰暗……百合花最鲜艳”,这里的“天空灰暗”指的是人生处于逆境时,“百合花的美丽”象征着幸福、美好,故“最美是百合”也象征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13.答案:【写作示例】赵新天发现黄老师后,轻轻喊了声:“黄老师。”黄老师抬起头,惊疑地看着面前这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我是赵新天呀,是您以前的学生。”“赵新天……你是那个捣蛋鬼呀?!”“对呀。”赵新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长这么高了,都快认不出来了。”黄老师上下仔细地打量着他:“今年该是……哦,今年要考大学了吧?”“是啊!这不,我买参考书来了。”“高三学习挺辛苦吧?”“苦是苦,但总得学啊,再不努力就迟了。”赵新天调皮地说。“不错,小伙子,好好干,考上大学别忘了告诉我一声。”说着,黄老师欣慰地笑了。
解析:【写作指导】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够使我们通过“闻其言”,而能“见其人”。具体来说,人物语言个性化要做到“四个符合”:
(1)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特点。语言的个性化取决于人物身份的多样性,可以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同的身份”,把握了这其中的差别,才能塑造出个性化人物。
(2)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年龄特点。因年龄不同,人的语言也有差别。儿童天真而率性,成人稳重而深刻,老人慈祥而语重心长。
(3)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性格特点。不同性格的人说出来的话不尽相同。如:性格乖戾的人,说话往往尖刻;性格宽厚的人,说话常常温和。
(4)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个人修养。读书人,语言讲究文采;官员,注意政治修养;普通人,语言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