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8 22:2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从我国东北到西南,从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收获一派繁忙景象。面对丰收的景象,人们①_________。在这丰收的喜悦背后,离不开在粮食领域长期默默耕耘的功勋模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袁隆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端牢、端稳中国饭碗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②_________,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造性地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几十年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队伍接连攻破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1100千克……世界纪录一次次被刷新。
袁隆平生前常说起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如今,袁隆平终于③_________:我国稻谷生产量世界第一,2021年达2.128亿吨,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一半,累计种植面积超过6亿公顷;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杂交水稻已被推广到数十个国家或地区,海外种植面积超过700多万公顷。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具体阐释文中画横线部分“袁隆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两层含义。
3.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袁隆平的性格中有平和的一面,(1)___________。他具有非凡的创新胆略,敢为天下先。他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他在人生道路上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但他相信,走过秋天的泥泞、冬天的风雪,(2)___________。他相信,穿行在磨难之中,他的智慧就会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①袁隆平人格之可贵,②不仅在于他是以他的创造勇气来从事自己的事业,③还在于他能以平常心来对待成就。④他拒绝做官,⑤始终把自己留在科学家的角色之中,⑥始终安于自己的农业科学。⑦失意时不气馁,⑧得意时不忘形;⑨分外之事虽有利而无不为,⑩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6.下面是一幅赞美袁隆平的对联的下联,请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拟写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造福亿万众,充盈口粮之仓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株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因为系统选育(从一个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既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后面我们将看到,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不可避免地必须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俱疲,落荒而去。
7.《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使用了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8.《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9.面对谣言,袁隆平是怎样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屏幕上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说起研究杂交稻的初衷,袁隆平说:“上世纪60年代,我曾亲眼看见过5个饿殍,两人倒在桥下,两人倒在田里,一人倒在路旁……”饥饿让袁隆平对水稻充满了遐想,他决心挑战传统的经典理论,跳出“无性杂交”学说的束缚,着手进行水稻有性杂交试验。
然而,要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却非易事。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在稻田里寻寻觅觅。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后,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号”。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至此,三系配套难关全部攻克,一举奠定杂交稻从理论到现实的基础。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震惊了全世界。
袁隆平没有骄傲,更没有止步,他感到三系法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等不足,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
成功与失败总是相伴的。正当不育材料秧苗研究搞得如火如荼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给袁隆平心爱的水稻雄性不育试验“当头一棒”,几年积累下来的700多株珍贵不育材料秧苗,一夜之间被人全部拔除毁坏。
一些同行送来了冷嘲热讽。面对这种质疑,袁隆平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自信:“从表面上看,试验是失败了,但从本质上看,试验是成功的。”此时,袁隆平沉着冷静,查找资料,分析问题,仔细思考,终于拨开云雾,提出了解决办法。到2000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为全面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在分子层面探索超级稻秘密,2000年5月,科学家宣布,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启动。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惠及全世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很多人学成后都留在外国。有人便跟袁隆平说:“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认真地说:“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农博网《袁隆平与杂交稻》)
材料二:
“天眼”之父南仁东,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000多个日夜,南仁东为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日本召开。科学家们倡议: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南仁东用大约10年的时间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
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砂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
“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摘编自《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追记“时代楷模”南仁东》)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B.经过袁隆平的不懈努力,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到2000年平均产量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C.材料二的三个小标题内容上构成递进关系,使文章步步深入。
D.两则材料对两位科学家的科研之路进行了叙述,包含两位科学家科研的艰辛,也含有成功之后的喜悦。
1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材料一可知,袁隆平不反对研究生到国外留学,他相信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能回来。
B.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断,毛主席所写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就是在赞扬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
C.两则材料都引用科学家原话,既有利于刻画两位科学家的光辉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D.“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是南仁东追求理想的真实写照,诗化的语言为充满艰辛的科学研究赋予了浪漫和温情。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人物传记文体特征的一项是( )
A.用两位科学家的原话体现人物真实性。
B.两位科学家都是我们时代的楷模。
C.材料一与材料二叙述都非常生动。
D.两则材料都采用第三人称。
13.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述两位科学家都具备的可贵品质。
1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中的“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部分的行文脉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①喜笑颜开;②呕心沥血;③如愿以偿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处,结合“丰收的景象”“丰收的喜悦”可知,此处是说人们看到丰收景象很开心,故可填“喜笑颜开”“眉开眼笑”等成语。②处,此处是说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费尽心力,故可填“呕心沥血”之类的成语。③处,结合前文袁隆平的“两个梦”、后文杂交水稻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可知,此处应填表示愿望实现的成语,如“如愿以偿”等。
2.答案:①袁隆平扎根土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颇有建树;②超级稻亩产量不断攀升,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作出突出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论文”指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写在祖国大地上”指袁隆平将理论付诸实践,取得成果。结合后文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可知,这句话具体指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颇有建树;结合“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几十年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队伍接连攻破难题……世界纪录一次次被刷新”可知,袁隆平带领研究的超级稻亩产量不断攀升,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作出突出贡献。
3.答案:杂交水稻已被推广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种植面积超过700万公顷。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框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应将“数十个国家或地区”改为“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二是成分赘余,应将“超过700多万公顷”中的“多”删去。
4.答案:(1)更有勇于接受挑战的一面;(2)就会迎来春天的曙光
解析:第(1)处,此处主要讲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前面讲其性格平和的一面,后面谈及“创新胆略”“不迷信权威”等,故可填“更有勇于接受挑战的一面”之类的内容。第(2)处,前面讲“坎坷和磨难”及“走过秋天的泥泞、冬天的风雪”,很显然,冬天之后为春天,那么经历了磨难之后,应该会有收获,也就是迎来春天的美好等,故可填“就会迎来春天的曙光”之类的内容。
5.答案:语句:⑥;修改为:始终安于自己的农业科学研究。
语句:⑨;修改为:分外之事虽有利而不为。
解析:语句⑥,“安于”与“农业科学”搭配不当,应在“农业科学”后加“研究”;语句⑨,肯否失当,根据语境,应删去“无”。
6.答案:埋头几十年,成就杂稻之父
解析:首先明确题干内容,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拟写出上联,对联的内容是赞美袁隆平。下联“造福亿万众,充盈口粮之仓”都是动宾短语,是介绍了袁隆平的贡献。那么上联就可以按照这个结构来写,可以写成:埋头几十年,成就水稻之父。
7.答案:《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
解析:文章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小标题的形式,在这篇文章中:小标题与正文的关系是概括的关系,从小标题的内容上看,让读者对文本内容更加地感兴趣。
8.答案:特点:正副标题结合的形式。
作用:正标题:①引用诗句,富有文学色彩,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突出表现袁隆平的突出成就,同时用“喜”字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真挚赞叹。副标题:点明人物及其学术地位。
解析:本文的正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标题“看稻菽千重浪”的特点是“诗情画意”,作用是富有一定的诗意化的语言,更能体现人物的事迹,深深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的特点是围绕人物的事迹,作用是对人物事迹的概括,为塑造人物形象特点进行服务。
9.答案:面对贬斥杂交稻的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件,袁隆平心平气和,写了一封信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他用事实,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说明,彻底否定了那些谣言,以事实捍卫了科学的原则。
解析:考生可以从如下原文中去筛选: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10.答案:A
解析:B项,原文是“他感到三系法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等不足,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到2000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C项,“递进关系”错,“‘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三个小标题是从不同角度来写的,它们之间不是递进关系;D项,“也含有成功之后的喜悦”错,材料二中原文为“‘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南仁东来不及目睹……”。
11.答案:B
解析:“就是在赞扬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错,从原文看,“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而毛主席这首《七律·到韶山》写于1959年,写他看到韶山的水稻和豆类作物被风一吹,仿佛掀起了重重的波浪,就在这种非常优美的景象下,遍地的英雄——也就是在农田里劳动的人民,他们正在夕阳的美景下,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收工回家。这首诗是歌颂劳动场面的。
12.答案:D
解析:“两则材料都采用第三人称”不能体现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因为第三人称并非人物传记独有,且有的传记,如“自传”,是第一人称。
13.答案:①有梦想,敢于追求;②吃苦耐劳,不怕失败与困难;③执着追求,严肃认真;④治学严谨,精益求精;⑤心系国家,勇于担当。
14.答案:首先,作者指出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然后,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和南仁东学生的评价证明这一观点;最后,作者用南仁东的原话写出他对科学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