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重点专题:比和比例(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考重点专题:比和比例(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19 11:3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重点专题:比和比例(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把一个长方形按3 : 1放大,放大后的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
A.3 :1 B.4 :1
C.6: 1 D.9:1
2.一种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1∶10,那么330克盐水中,盐有( )克。
A.30 B.1 C.10 D.300
3.从千岛湖到杭州,甲车用了2小时,乙车用了3小时,甲、乙两车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B. C.2∶3 D.3∶2
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4,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9。那么,甲数是( )。
A.21 B.56 C.42 D.28
5.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那么它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③如果比例尺一定,那么两地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④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也放大到原来的2倍。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6.妈妈和弟弟在玩跷跷板,弟弟体重24kg,妈妈体重60kg。当弟弟距离支点___________dm,妈妈距离支点__________dm时,跷跷板可以保持平衡。( )
A.6;15 B.20;11 C.15;6 D.11;20
二、填空题
7.15÷( )=( )∶15==( )%=( )折=( )(填小数)。
8.已知A×=B×(A、B不为0),A∶B 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9.甲乙丙三人分一箱苹果。若按2∶1∶3或2∶3∶5分配,( )两次分得的苹果是一样多的。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其长与高之比是3∶2,国旗之通用尺度定有五种,各界酌情使用。其中一种规格长为144cm,它的高是( )cm。
11.甲乙两个学校图书本数比是4∶3,两所学校同时捐给山区小学300本图书,这时甲乙两校图书本书比是7∶5,那么甲乙两校原来共有( )本图书。
12.下表中,A和B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如果A与B成正比例,则 是( );如果A与B成反比例,则 是( )。
A 5
B 120 150
三、判断题
13.、、16和8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
14.两个圆的直径比是1∶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1∶9。( )
15.一张世界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米。( )
16.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比是4∶3,高的比是3∶4,它们体积比是3∶1。( )
17.如果a×3=b×2(a、b≠0),那么a∶b=2∶3。(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或比值。

0.5时∶15分=
19.解方程或解比例。
(1)x-x= (2)5x-2.6=7.2 (3)2.5∶x=2∶0.4
五、解答题
20.《数学百草园》是一本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的科普读物。笑笑已看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3,笑笑再看62页,这时已看与剩下的页数比是3∶1,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1.用花生榨油,如果用40kg花生可以榨油12kg,照这样计算,5吨花生可榨多少吨油?(用比例解)
22.明明计划在三天内读完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40%,第二天与第三天读的页数比是5∶4,明明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23.一家玩具厂要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已经生产了总个数的25%,如果再生产210个,已完成的个数与剩下的个数的比是3∶2,这批儿童玩具共有多少个?
24.
(1)若图①中圆心O点的位置用数对(4,5)表示,则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图①中,AO=AB,点A在点B的( )偏( )( )°方向( )厘米处。
(2)图形①是一个组合图形,画出图形①的一条对称轴。
(3)画出图形②按2∶1放大后的图形;放大后图形的面积与原图形面积的比是( )。
(4)画出图形③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5.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新华书店在市政府的正( )方向( )米处;实验小学在新华书店的正( )方向( )米处。
(2)世纪大道与解放路垂直相连,在解放路西边,与人民路相距1000米,请在图中画出世纪大道。
(3)实验中学在市政府北偏东方向120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来。
参考答案:
1.D
【分析】把一个长方形按3 : 1放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扩大了3倍,面积就扩大了原来的9倍.
【详解】假设原来的长是a,原来的宽是b,原来的面积是a2,扩大后的长为3a,宽为3b,面积为9ab,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面积的比是9ab:ab =9:1;因而选:D.
【点睛】学生们会认为放大后的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比也是3:1,这样就错了.放大后的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比是9:1,新的长方形的长与宽都扩大了3倍,所以面积比是9:1.
2.A
【分析】把盐水的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盐与水的比是1∶10”可知,盐的质量占盐水的,单位“1”已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盐水的质量乘,即可求出盐的质量。
【详解】330×
=330×
=30(克)
330克盐水中,盐有30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3.D
【分析】因为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所以甲、乙速度的比等于时间比的反比,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甲、乙时间的比是:2:3
所以甲、乙两车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3:2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及应用,关键是明确: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4.C
【分析】根据“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9,”可以求出甲乙两数的和,再根据“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即可求出甲数是多少。
【详解】49×2
=98
=42
甲数是42。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准对应量,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5.A
【分析】①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③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商(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如果商和乘积都不是定量,不成比例。
④把图形按照n∶1放大,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放大到原来的n倍,放大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n∶1,形状没有发生变化。
【详解】①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该选项说法正确;
②因为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一定),所以圆柱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根据放大的意义可知,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将这个三角形按照2∶1放大,则三条对应边都会放大到到原来的2倍。该选项说法正确。
题中4个选项说法都正确。
故答案为:A
6.C
【分析】距离支点的距离和体重的乘积相等时,跷跷板可以保持平衡。
【详解】A.24×6=144,60×15=900,此时跷跷板不可以保持平衡;
B.24×20=480,60×11=660,此时跷跷板不可以保持平衡;
C.24×15=360,60×6=360,此时跷跷板可以保持平衡;
D.24×11=264,60×20=1200,此时跷跷板不可以保持平衡。
故答案为:C
7.25;9;60;六;0.6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那么==;
分数和除法、比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除数、比的后项。那么=15÷25,=9∶15;
分数化小数:将分子除以分母即可。则=3÷5=0.6;
小数化百分数: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并在数的末尾添上百分号。则0.6=60%;
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则60%=六折。
【详解】15÷25=9∶15==60%=六折=0.6。
8. 14∶11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据此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算,求出A∶B的整数比;再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比的后项,即可解答。
【详解】A×=B×
A∶B=∶
A∶B=(×77)∶(×77)
A∶B=42∶33
A∶B=(42÷3)∶(33÷3)
A∶B=14∶11
14∶11
=14÷11

已知A×=B×(A、B不为0),A∶B 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4∶11,比值是。
9.丙
【分析】要判断两种分法谁所分得的苹果是不是一样多,需要算一算,如果两种分法分率相等,说明分得的苹果一样多;不相等,两种分法丙所分得的苹果不一样多,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按2∶1∶3分,甲分得的占苹果总数的,乙分得的占苹果总数的,丙分得的占苹果总数的;
按2∶3∶5分,甲分得的占苹果总数的,乙分得的占苹果总数的,丙分得的占苹果总数的;
所以丙两次分得的苹果是一样多的。
【点睛】本题考查按比分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按比分配解题的方法。
10.96
【分析】题目中给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长与高的比例关系为3∶2,并且已知其中一种规格的国旗长为144cm。我们需要根据比例的性质来求出对应的高。比例的性质是两个比的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在这个问题中,可以设国旗的高为x厘米,长与高的比例可以表示为3∶2=144∶x,其中3和 x 是外项,2和144是内项。通过这个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来求解高的值。
【详解】解:设国旗的高为x厘米。
144∶x=3∶2
3x=144×2
3x=288
x=96
它的高是96cm。
11.4200
【分析】根据“甲乙两个学校图书本数比是4∶3”,可以设甲校原来有4本图书,乙校原来有3本图书;根据“两所学校同时捐给山区小学300本图书,这时甲乙两校图书本书比是7∶5”可得出等量关系:(甲校原有图书的本数-300)∶(乙校原有图书的本数-300)=7∶5;据此列出比例方程,并求解,进而求出甲校、乙校原有图书的本数,再相加,即是两校原有图书的总本数。
【详解】解:设甲校原来有4本图书,乙校原来有3本图书。
(4-300)∶(3-300)=7∶5
7(3-300)=5(4-300)
21-2100=20-1500
21-20=2100-1500
=600
甲校原有:600×4=2400(本)
乙校原有:600×3=1800(本)
一共:2400+1800=4200(本)
那么甲乙两校原来共有4200本图书。
12. 6.25 4
【分析】两个相关联的量,若比值一定,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若乘积一定,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A与B成正比例,A∶B=5∶120= ∶150
所以,120× =150×5
=150×5÷120=6.25
如果A与B成反比例,A×B=5×120= ×150
所以,5×120= ×150
=5×120÷150=4
A和B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如果A与B成正比例,则 是6.25;如果A与B成反比例,则 是4。
13.×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两个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那么这四个数就能组成一个比例;据此用最小的数乘最大的数、中间的两个数相乘,如果它们的积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详解】
所以、、16、8这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两个圆的直径比是1∶3,将两个圆的直径分别看作1和3;根据直径=半径×2,半径=直径÷2,分别求出两个圆的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2,分别求出两个圆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求出两个圆的面积比,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设两个圆的直径分别是1和3。
[π×(1÷2)2]∶[π×(3÷2)2]
=[π×0.52]∶[π×1.52]
=0.25π∶2.25π
=0.25∶2.25
=(0.25×100)∶(2.25×100)
=25∶225
=(25÷25)∶(225÷25)
=1∶9
两个圆的直径比是1∶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1∶9。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表示二者的关系,不可加单位。
【详解】比例尺不可加单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圆柱和圆锥分别是4S和3S,高分别为3h和4h,根据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求出二者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它们的体积比。
【详解】假设圆柱和圆锥分别是4S和3S,高分别为3h和4h
(4S×3h)∶(3S×4h÷3)
=12Sh∶4Sh
=3∶1
所以,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是3∶1。
故答案为:√
17.√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所以a∶b=2∶3可以写成a×3=b×2,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8.;;900;0.06;;
1000;2;0.48;;0
【解析】略
19.(1)x=;(2)x=1.96;(3)x=
【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6,再同时除以5即可;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式子转化为2x=2.5×0.4,再化简方程,最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详解】(1)x-x=
解:x=
x÷=÷
x=×
x=
(2)5x-2.6=7.2
解:5x-2.6+2.6=7.2+2.6
5x=9.8
5x÷5=9.8÷5
x=1.96
(3)2.5∶x=2∶0.4
解:2x=2.5×0.4
2x=1
2x÷2=1÷2
x=0.5
20.124页
【分析】笑笑已看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3,则已看的页数占全书页数的();再看62页,此时已看与剩下的页数比是3∶1,则已看的页数占全书页数的();前后两次已看页数占全书页数的分率之差等于62页,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详解】
(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124页。
21.1.5吨
【分析】根据花生的榨油率一定,油的质量与花生的质量成正比例,由此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5吨花生可榨x吨油。
40∶12=5∶x
40x=12×5
40x=60
40x÷40=60÷40
x=1.5
答:照这样计算,6吨花生可榨1.5吨油。
22.40页
【分析】把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读了全书的40%,则还剩下总页数的(1-40%),单位“1”已知,用总页数乘(1-40%),即是第二天、第三天读的页数之和;已知第二天与第三天读的页数比是5∶4,则第二天读的页数占第二天、第三天读的页数之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第二天读的页数。
【详解】第二天、第三天读的页数之和:
120×(1-40%)
=120×0.6
=72(页)
第二天读了:
72×
=72×
=40(页)
答:明明第二天读了40页。
23.600个
【分析】如果再生产210个,已完成的个数与剩下的个数的比是3∶2,根据分数和比的关系,可知现在完成的个数占总个数的,把总个数看作单位“1”,210个占总个数的(-25%),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210÷(-25%)即可求出总个数。
【详解】210÷(-25%)
=210÷(-)
=210÷
=210×
=600(个)
答:这批儿童玩具共有600个。
24.(1)(7,5);西;北;60;3
(2)见详解
(3)见详解;4∶1
(4)见详解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B点的位置。
图①中,AO=AB,且AO、BO都是圆的半径,所以AO=BO=AB,即三角形AOB的三条边相等,说明三角形AOB是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图中圆的半径是3厘米,即点A与点B相距3厘米;根据图上的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点A与点B的位置关系。
(2)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画出图形①的一条对称轴。
(3)图形②是一个上底为1厘米、下底为2厘米、高为2厘米的梯形,按2∶1放大后,原梯形的上底、下底、高都要乘2,据此画出放大后的梯形。
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算出原梯形和放大后梯形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放大后梯形的面积与原梯形的面积比,并化简比。
(4)根据旋转的特征,将图形③绕点P顺时针旋转90°,点P位置不变,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详解】(1)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5)。
AO=BO=AB=3厘米,三角形AOB是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
点 A 在点B的西偏北60°(或北偏西30°)方向3厘米处。
(2)图形①的一条对称轴见下图。
(3)原来梯形的面积:
(1+2)×2÷2
=3×2÷2
=3(平方厘米)
放大后梯形的上底是:1×2=2(厘米)
放大后梯形的下底是:2×2=4(厘米)
放大后梯形的高是:2×2=4(厘米)
放大后梯形的面积:
(2+4)×4÷2
=6×4÷2
=12(平方厘米)
12∶3=(12÷3)∶(3÷3)=4∶1
图形②按2∶1放大后的图形见下图,放大后图形的面积与原图形面积的比是4∶1。
(4)图形③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见下图。
【点睛】(1)本题考查数对与位置的知识、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方向与位置的知识。
(2)本题考查对称轴的画法,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3)本题考查作放大后的图形、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比的意义及化简比。
(4)掌握作旋转后图形的作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5.(1)西;800;西;800
(2)(3)画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图示,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新华书店在市政府的左边,因此为正西方,已知线段中的一小段为400米,新华书店隔市政府有2小段,因此相隔800米;实验小学在新华书店的左边,因此为正西方向,同样隔了2小段,相隔800米。
(2)根据题意,世纪大道与解放路垂直相连,在解放路西边,与人民路相距1000米,依据已知条件,一条小线段为400米,根据比例1000÷400=2.5(厘米)做一条与解放路垂直且平行于人民的线段,线段距人民路2.5厘米。
(3)实验中学在市政府北偏东方向1200米处,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图中市政府的偏北(上方)处,一条小线段为400米,根据比例1200÷400=3(厘米),以解放路为底边画一个距离解放路3厘米的标记点,然后将此点与市政府标记点相连即可。
【详解】(1)新华书店在市政府的正西方向800米处;实验小学在新华书店的正西方向800米处。
(2)根据比例线段长度为:1000÷400=2.5(厘米)请在图中画出世纪大道(如图所示)
(3)实验中学在市政府北偏东方向1200米处(如图所示)
根据比例线段长度:1200÷400=3(厘米)
如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