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重点专题:比和比例(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考重点专题:比和比例(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19 11:3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重点专题:比和比例(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1.2∶0.6可以和下面的( )组成一个比例。
A. B.0.6∶0.03 C. D.12∶0.06
2.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B. C. D.
3.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5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300000 B.300000∶1 C.1∶3 D.3∶1
4.将一个平面图形按1∶10缩小,下面不变的是( )。
A.图形各边的长 B.图形的形状 C.图形的面积 D.图形的周长
5.将的后项乘,若使原来的比值不变,则前项应( )。
A.乘 B.乘 C.乘 D.乘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48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384 B.24 C.96 D.48
二、填空题
7.=2∶( )=0.4=( )∶20=( )%。
8.把240kg∶0.012t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9.甲、乙两数均不为0,如果甲的等于乙的,则甲∶乙=( )。
10.一幅地图上,郑州与北京的距离约是6.9cm,表示实际距离690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南阳到郑州的距离约是2.6cm,南阳到郑州的实际距离约是( )km。
11.一种消毒液是将浓液和清水按配制而成的。10克浓液,需加( )克清水进行稀释;在一瓶装有1505克已稀释好的消毒液中,浓液有( )克。
12.如图,一个长方形被一条直线分成上下两个长方形,上下两个长方形的宽的比为。若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则原来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
13.足球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购买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
14.行驶同一段路,甲要小时,乙要小时,甲乙速度比是5∶8。( )
15.一个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比是1∶2,高之比是2∶3,它们的体积之比是1∶6。( )
16.六(6)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则女生比男生少。( )
17.一幅图纸的比例尺是3∶1,表示绘图时把零件的尺寸缩小到原来的。(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5= -0.6= 80×125%= 0.3÷1%= 32=
0.21÷= 0×= 7×6÷7×6= 0.2+=
19.解方程。

五、解答题
20.100克蜂蜜里含有34.5克葡萄糖。照这样计算,4千克蜂蜜里含有多少千克葡萄糖?(用比例方法解答)
21.学校的环形跑道长4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的同一地点背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是120米/分,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3∶2,他们几分钟后会首次相遇?
2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4时后两车相遇。
(1)已知甲车每时行驶70千米,乙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2)如果将A、B两地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23.毕业,不止是一场告别,更是一次新的征程。为了给孩子们送上祝福,在心中留下美好的校园回忆,中心小学六年级的老师精心设计了一面长方形的照片墙,征集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贴在墙上展览。每张照片的面积和所贴照片数量的关系如表:
每张照片的面积/ 4 9 16 …
所贴照片的数量/张 216 96 54 …
(1)观察上表中的数据,每张照片的面积和所贴照片的数量成( )比例。
(2)如果采用面积是的照片来贴满这面长方形照片墙,需要多少张照片?(用比例解答)
24.甲乙两个书架上共放有720本图书,若把甲书架上图书本数的25%放到乙书架后,甲、乙两个书架上的图书本数比为1∶2,乙书架上原来放有图书多少本?
参考答案:
1.A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据此先求出1.2∶0.6的比值,再求出各选项中比的比值,找出和1.2∶0.6比值相等的比即可组成比例。
【详解】1.2∶0.6=1.2÷0.6=2
A.===2
B.0.6∶0.03=0.6÷0.03=20
C.==0.4÷0.8=0.5
D.12∶0.06=12÷0.06=200
1.2∶0.6和的比值相等,则1.2∶0.6可以和组成一个比例。
故答案为:A
2.D
【分析】两个相关联的的量,两个量的积一定时,成反比例;两个量的商(比值)一定时,成正比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是y和x的差一定,x和y不成比例;
B.,是y和x的和一定,x和y不成比例;
C.,,是y和x的比值一定,x和y成正比例;
D.,,是y和x的乘积一定,x和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D
3.A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注意单位名数的统一。
【详解】15千米=1500000厘米
5∶1500000
=(5÷5)∶(1500000÷5)
=1∶300000
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5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
故答案为:A
4.B
【分析】根据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可知,把一个图形按1∶10缩小,图形的各个边相对缩小到原来的,那么它的面积也相对缩小,周长也相对缩小,只有图形的形状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将一个平面图形按1∶10缩小,不变的是图形的形状。
故答案为:B
5.D
【分析】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的后项乘,使原来的比值不变,则前项也应乘。
故答案为:D
6.D
【分析】已知公式:(长+宽+高)×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所以长+宽+高=48÷4=12(厘米),根据长、宽、高的比是3∶2∶1可知,长占、宽占、高占,据此求出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最后利用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即可求出长方体体积。
【详解】长、宽、高的和:48÷4=12(厘米)
长方体的长:12×=6(厘米)
长方体的宽:12×=4(厘米)
长方体的高:12×=2(厘米)
长方体的体积:6×4×2
=24×2
=48(立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D
7.0.8;5;8;40
【分析】本题从0.4入手。分子=分母×分数值,分母是2,分数值是0.4,则分子是2×0.4=0.8;把0.4化成分数,再写成比的形式为0.4==2∶5;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2∶5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4,得2∶5=8∶20;把0.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化成百分数为40%。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2∶5=0.4=8∶20=40%。
8. 20∶1 20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化简;再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解答;注意单位名数的统一。
【详解】240kg∶0.012t
=240kg∶12kg
=(240÷12)∶(12÷12)
=20∶1
20∶1
=20÷1
=20
把240kg∶0.012t化成最简整数比是20∶1,比值是20。
9.5∶12
【分析】根据题意,甲的等于乙的,可知甲×=乙×;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其改写成比例式,化简即可。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详解】甲×=乙×
甲∶乙=∶
=(×20)∶(×20)
=5∶12
则甲∶乙=5∶12。
10. 1∶10000000 260
【分析】已知郑州与北京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以及进率“1km=100000cm”,求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已知这幅地图上南阳到郑州的距离约是2.6cm,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南阳到郑州的实际距离。
【详解】6.9cm∶690km
=6.9cm∶(690×100000)cm
=6.9∶69000000
=(6.9÷6.9)∶(69000000÷6.9)
=1∶10000000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
2.6÷
=2.6×10000000
=26000000(cm)
26000000cm=260km
南阳到郑州的实际距离约是260km。
11. 3000 5
【分析】根据题意,浓液和清水的比是1∶300,即浓液是清水的,把清水的重量看作单位“1”,浓液的重量占清水的,对应的是浓液10克,求单位“1”,用10÷解答。
根据浓液和清水的比是1∶300,则浓液占消毒液的,已知稀释好的消毒液是1505克,求浓液的重量,用1505×解答。
【详解】10÷
=10×300
=3000(克)
1505×
=1505×
=5(克)
一种消毒液是将浓液和清水按1∶300配制而成的。10克浓液,需加3000克清水进行稀释;在一瓶装有1505克已稀释好的消毒液中,浓液有5克。
12.20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三角形和下面长方形是等底等高,由此可知,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是阴影部分三角形面积的2倍,用阴影部分三角形面积×2,求出下面长方形面积;上下两个长方形的长相等,宽的比为2∶3,则上下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也是2∶3,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占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对应的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求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用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6×2=12(平方厘米)
12÷
=12÷
=12×
=20(平方厘米)
如图,一个长方形被一条直线分成上下两个长方形,上下两个长方形的宽的比为2∶3。若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则原来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为20平方厘米。
13.√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总价÷购买数量=足球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购买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足球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购买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把这段路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再根据比的意义,用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求出甲乙速度比,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
=1×5
=5

=1×8
=8
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5∶8
行驶同一段路,甲要小时,乙要小时,甲乙速度比是5∶8。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由一个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比是1∶2,可以设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由高之比是2∶3,可以设圆柱的高是2,圆锥的高是3。
然后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分别求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比,并化简比。
【详解】设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圆柱的高是2,圆锥的高是3。
圆柱的体积:π×12×2=2π
圆锥的体积:×π×22×3=4π
2π∶4π=1∶2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比是1∶2。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可知,男生人数有5份,女生人数有3份,女生比男生少2份。将女生比男生少的份数除以男生的份数,求出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详解】(5-3)÷5
=2÷5

所以,女生比男生少。
故答案为:√
17.×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由此可知,比例尺的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据此分析。
【详解】一幅图纸的比例尺是3∶1,表示绘图时把零件的尺寸扩大到原来的3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0.2;0;100;30;9
0.49;0;36;0.2;
【详解】略
19.;;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含字母式子化简,再把25%化成分数,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2)先把化成小数0.8,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0.8,再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2,求出方程的解;
(3)先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把化成小数0.2,再把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4,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
解:
解:
解:
20.1.3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蜂蜜里含有葡萄糖的量一定,即蜂蜜质量与葡萄糖质量的比值一定,由此列出比例方程,并求解。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克=1000克。
【详解】4千克=4000克
解:设4千克蜂蜜里含有克葡萄糖。
100∶34.5=4000∶
100=34.5×4000
100=138000
=138000÷100
=1380
1380克=1.38千克
答:4千克蜂蜜里含有1.38千克葡萄糖。
21.2分钟
【分析】从“速度比是3∶2”可知:甲速度是3份,乙速度是2份,用120÷3×2=80米,即求出了乙的速度。两人同时从环形跑道同一地点背向而行,每相遇1次时,两人正好跑一圈,即路程和是400米。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用400÷(120+80)即可求出首次相遇时间。
【详解】120÷3×2=80(米)
400÷(120+80)
=400÷200
=2(分钟)
答:他们2分钟后会首次相遇。
22.(1)80千米
(2)15厘米
【分析】(1)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甲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4小时行驶70×4千米,乙车4小时行驶4x千米,甲车行驶的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A、B两点的路程,列方程:70×4+4x=600,解方程,即可解答。
(2)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解答,注意单位名数的换算。
【详解】(1)解: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
70×4+4x=600
280+4x=600
4x=600-280
4x=320
x=320÷4
x=80
答:乙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
(2)600千米=60000000厘米
60000000×=15(厘米)
答: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
23.(1)反
(2)36
【分析】(1)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2)根据题意可知,照片墙的面积一定;所以每张照片的面积×所贴照片的数量=24×所贴照片的数量,设需要x张照片;列比例:4×216=24x,解比例,即可解答。
【详解】(1)4×216=9×96=16×54=864(一定),每张照片的面积和所贴照片的数量成反比例。
(2)解:设需要x张照片。
4×216=24x
24x=864
24x÷24=864÷24
x=36
答:需要36张照片。
24.400本
【分析】把比看作份数,甲、乙两个书架上的图书本数比为1∶2,则一共是(1+2)份,对应的本数是720,用720除以(1+2)份,求出1份是多少本,这1份的本数是在甲书架上的书减少原来的25%以后的本数,把甲书架原来的图书本数看作单位“1”,原来图书本数的(1-25%)就是这1份的本数,再用这1份的本数除以(1-25%)就是甲书架原来放的图书本数,最后用720本减去甲书架原来放的图书本数就是乙书架上原来放有图书的本数。
【详解】720÷(1+2)÷(1-25%)
=720÷3÷0.75
=240÷0.75
=320(本)
720-320=400(本)
答:乙书架上原来放有图书400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