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2 09:5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与衰落
【课标要求】1.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传播, 以及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 展变化;
2.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
中世纪,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到公元1500(大航海时代开始),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 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
中世纪欧洲(封建时代)
大航海时代
开始 近现代欧洲
1500年前后
西罗马帝国 灭亡
476年
政治上: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变化
经济上:封建庄园遍布欧洲
思想文化:教会神学控制西欧
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形成 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庄园逐渐衰落,城市商品经济发 展,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大学兴起,逐渐冲破教会的思想 控制,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与变化
传说耶稣于12月25日诞生
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一个马棚 里,他是上帝的亲生子,为拯
救人类而降生人间。根据《圣
经》记载,基督于三十岁时开 始传道,三十三岁左右时被罗
意 马总督彼拉多判刑被钉死在十
西 班 牙 罗马字架上。三天后死而复活,向
门徒显现四十日后升天归位,
迦太基 临走时并预言他必要在世界穷
尽的审判之日在荣光中降临、
一 洲 界 建立荣耀的天国、给善带来最
4 和国 后的胜利。
2世纪初的罗马帝国疆界
7






年凯撒逝世时的
0年左右的罗马
4
2
公元前
公元前
兴 起:公元1世纪
地点: 巴勒斯坦地区 神 : 耶稣
主要教义:教导人们忍
典籍: 《圣经》
传播:公元4世纪末,
一.封建思想基础: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 ■阅读教材P32 第 一 段,了解基督教产生与传播的概况 。
促进了基督教的
可以升入“
大 西 洋
不列颠
北 海

476年 481年 800年 843年

德意国
口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口公元481年,克洛维建立了
法兰克王国,克洛维统治期间,
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口公元8世纪时,查理成为法兰克王 国国王,即位后,四处征伐,成 为西欧最大的王国。他统治时期 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
口 公套理晕帝国查理曼帝国一分为 三,形成以后
家 的雏 西
意大利
二.封建制度的形成——法兰克王国与封君封臣制度
通过时间轴,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
克洛维(466-511)
二.封建制度的形成——法兰克王国与封君封臣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改革 实质:封建等级制度
阅读课本34页,归纳采色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2)特点: ①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②层层分封,直接隶属关系;
③严格的等级性;
④权利与义务交织,具有契约性。
帝王
效忠和
捉 供 军 队
大封建主
蔽 宾 稷
小封建主

农 民
帝王
给予土地
和保护
大封建主
给予土地
和保护
小封建主
提供农耕 土地
农 民
必须提供保护,但不能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纽带:土地的封赐
封臣
要忠 于封君,提供金钱、服兵役等
封君
(1)内容:
不同点
相同点
西周 分封制 纽带: 血缘 臣属关系:天子是最高统者(隶属关系更紧密) 性质: 奴隶制性质
1.都以封赐土地为基础; 2.等级森严;
3.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4.地方都有较大的独立性;
西欧 封建制 纽带: 臣属关系 性质: 土地 不可越级统领(直接隶属) 封建性质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直 食
奴 隶》
【合作探究】 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与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异同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我的附庸的附 庸,不是我的 附庸!
效忠和 提供军队
大封理主
给予土地 和保护
小封建主
给予土地 和保护
大封建主
效忠和 服兵役
小封建主
提供农耕 王地
农民
服劳 和耕种
农民
帝王 帝王
庄园:在封建领主的统治下,
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给自 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是西欧 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1.什么是庄园
■结合庄园示意图和“相关史实”,认识西欧“庄园”的内涵。
三.封建经济基础——西欧庄园
(西欧)庄园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资本主义兴衰史》
口性质: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
济单位。
口经济单位:
居民包括领主和 佃户(自由农民、 农奴)耕地包括领主的_ 自营地和佃户的
份地主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称为“共 用地”,共同使用。
口政治单位:庄园具有司 法权,设有 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 秩序的作用。它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三 .封建经济基础——西欧庄园
结合《 一个庄园示的图解》了解庄园布局和农民日常生活,知道庄
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领 主 与 佃 户 的 关 系 ■依据相关材料归纳领主与庄园居民之间的关系。
契约关系:领主给佃户提供份地和保护,佃户则为领主提供劳役。
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征 收 捐 的劳役量
三 .封建经济基础——西欧庄园
提供劳役(每周在自营
地劳动3天),缴纳各种
苛捐杂税
(自由民)拥有自己 的生产工具和财产, 有份地保有权
权 利 与 义 务 交 织 ,
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义务


领 主
佃 户
材料一: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 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 粉,违者罚款20先令。① 维护领主的利益;
材料二: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 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 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 ②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材料三:几个佃户被控告对领主运草的任务没有完成,而他们坚持自己没有违 反义务规定,于是向法庭申诉,法庭依据习惯法确认:佃农有义务在草地里或 领主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最终佃户胜诉。
三.封建经济基础——西欧庄园
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维护了佃户的利益
》》庄园法庭的作用 ■依据相关材料,归纳西欧庄园法庭的作用。
西欧庄园的特点 ■根据材料分析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特点:①经济上:自给自足;
② 政治上:集行政、司法等权力于一体,自称独立系统;
③ 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材料一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 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 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 园很少出去采购。 自给自足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每个庄园都有自己的法庭、军队和行政管理制度……庄园的领主对庄园内的 农民享有司法权、征税权和政治统治权。……国王对此也无可奈何。
西欧庄园是集行政、司法、军事于一体的组织单位 驶》
三 .封建经济基础——西欧庄园
四.封建社会的没落——拜占庭帝国
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通阅课文P47--49,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君士坦丁堡
马尔马拉 海
法兰西王国
卡斯带王
拉丁帝国(1204-
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建立的国家
亚 洲
小亚细亚
及 图
英格兰王国
攻陷君士坦丁堡
一 一 一
》 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及其评价
( 1)阅读课本48-49页,分析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①屡遭外族入侵; (阿拉伯人、奥斯曼人等)
②长期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
③十字军东征等;
(2)根据材料,结合课本49页,概括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枉 上 应 曰 七 全 明 L 工 L 工 L 工 t 工 L 宀 大L 中 治 止 田 但 化 中 业b-ta 问
影响:①对基督教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东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
庭文化;
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四.封建社会的没落——拜占庭帝国
稳固帝国的 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 _ 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①承认 奴隶 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四.封建社会的没落——拜占庭帝国
2 . 《罗马民法大全》■ 通阅课文P48,认识《罗马民法大气》。
评价 标志着罗马法形成了完备体系,奠定了欧洲民法的 基础。
组成部分
内容
《罗马民法大全》
目的
《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
■依据材料分析,罗马法对欧洲的民法有什么影响
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对近代欧洲的立法、司法产生深远影响。
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1804年《法国民法典》,有关人的权利 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物权和债权部分,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在体制 上连人法和物法的分编也照旧采用。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在内容 方面,从概念、术语到与物权、债权有关的法律关系,不少地方仍沿袭了罗马 法的传统……独立于罗马法之外发展的英国法律和英美法系,在私法方面也参 照了罗马法的某些规定。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 法学卷》
四.封建社会的没落——拜占庭帝国
代表城市 英格兰的_ 伦敦 法兰西的 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等
斗争手段 金
城市自治斗争 自治标志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 特 许 状”
结果 一方面,许多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 X成为自由和自治城市;
分类 事小商品生产)和 (从事商业和贸易)
城市居民 来源 从周围农村的 或 转变而来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民阶层 逐渐形成,
结果 并日益分化,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纵
五.中世纪的曙光——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1.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通阅课文P42--44,了解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从_10 _世纪开始
农业技术 提高,农业剩余产品曾加,
城市贸易 发展, 增长
①主要集中在- 相对安全的地区;
②规模 人口
③以 _ 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兴起时间
兴起原因
概况
特点
但另一方面,自治城市也不能完成摆脱 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名称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权力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 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人身、财产自由
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
影响
政治 自 治
①国王给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封建领主的割据势力,又 获得城市的拥护,巩固王权。 ②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五.中世纪的曙光——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 自由城市与自治城市的区别
①经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开始瓦解封建经济,为资本主义兴起准 备了条件。
②政治: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③文化:推动早期大学兴起和发展,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材料二:中世纪大学最早出现在交通便利、商业贸易比较发达、拥有自治权利
和人身自由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 要求,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质基础。
——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第240页
》 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影响
■根据材料,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思考)
五. 中世纪的曙光——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①得到国王或教会的支持
②有自治权——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基础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和神学等
Hm
五.中世纪的曙光——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2.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通阅课文P44--45, 了解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12 世纪
①中世纪城市_ 经济的发展 和文化传播;
②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
概况
主要特征
课程设置
影响
一方面仍受_ 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为欧洲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兴起时间
兴起背景
代表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课程特点
五. 中世纪的曙光——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影响
■根据材料,分析大学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中世纪城市是大学产生的摇篮,大学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大学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活动,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和学术研究, 在一定意义上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①思想上: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活跃了思想文化,一定程 度上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②教育上:形成了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为近代西欧教育体制奠定 基础;
③经济上:培养了人才,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性质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建立—— “黄金时代”(查士丁尼)——灭亡
《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封建制度形成
西欧庄园
封建经济基础
拜占庭帝国
封建社会的没落
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的曙光
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
忍受苦难,升入天堂
4世纪末,成为罗马国教 神权思想笼罩整个中世纪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开始瓦解封建庄园经济; 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出现早期资产阶级。
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活跃了思想文化, 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建立——强盛(查理曼帝国)——分裂
封建制度形成,至11世纪时西欧普遍存在
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法兰克王国兴衰
封君封臣制改革
领主与佃户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封建思想基础
【思维导图】
城市的兴起
大学的兴起
封 建 时 代 的 欧 洲
兴起
主张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