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孙权劝学》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孙权劝学》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9 18: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新课导入——孙权劝学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曹操、孙权、刘备——可谓是三足鼎立。
曹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究竟何德何能竟能让对手发出这般感叹?
对于孙权,我们更多了解的是他帝王的一面,而对于其他一面我们很陌生,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孙权劝学》,一起来了解孙权不为人知的一面。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2.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学习目标
作家作品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他自幼爱读书,及长,学识更为渊博。宋仁宗宝元年间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谏议大夫等官职,故人们又称他为“司马谏议”。在王安石变法时,他作为保守派代表,竭力反对,遭到失败后,他自请离京御史台(监察之类的官)退居洛阳15年,从事《资质通鉴》编纂工作。前后共花19年时间完成此书。司马迁享年67岁,死后被追封为“温国公”,谥号文正。还著有《司马文公集》。
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统治。《资质通鉴》是司马光组织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背景介绍
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前后,孙权既要北拒曹操,又要防止刘备鸠占鹊雀,所以在招揽人才、巩固势力的同时,劝免臣下读书自理,提高自身素质。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文中人物
吕蒙:吴国名将
鲁肃:吴国谋士
疏通文意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
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
对……说

现在
掌管
事情

事务
难道


句末语气词

应当
历史
罢了

与……相比怎样
以(之)为
翻译句子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重点实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当涂:当道,当权。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治经:研究儒学的经典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者。 涉猎:粗略的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你。 非复:不再是.
寻阳:县名,吴县,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邪:通“耶”,语气词,吗。

当除掌事:当,掌管。句意:掌管重要事务。
但当涉猎:当,应当,应该。句意:只不过应该广泛浏览。
重点虚词
乃:于是。 岂:反问副词“难道”。
但:只,只是。 大:副词,非常。
即:副词,就 何:疑问副词,怎么。

以军中多务:以,用。句意:用军队里事情多为由。
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与“为”组成“认为”。句意:自认为(读书)大有好处。
成语
吴下阿蒙:当时在吴县时的阿蒙了。吴下,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下,表示处所。阿蒙,在名字前加“阿“字,有亲昵的意味。比喻亲近人的浅知,寡闻。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现代汉语中为“孤单”、“孤苦”义。
治:研究。现代汉语中为“治理”义。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现代汉语中为学位最高一级。
句意:我难道想让你当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
但当涉猎
但:只。现代汉语中为转折连词。
句意:只不过应该广泛浏览。
特殊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 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 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 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 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 中 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 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 青于蓝。(荀 《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 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 做状语,即译为“ 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 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 本纪》)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 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 定其成分。
  例: 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 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 ”的前 做状语。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倒装句——“何见事”即“见事何”感叹句副词前置。)
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倒装句:为了强调、突出等词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在倒装句中,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法成分不变。
省略句:“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
文言文中常出现的省略句情况: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
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
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赞叹非复吴下阿蒙两件事。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终于成功地劝吕蒙学习。
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1)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2)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3)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出其可行性。
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表现的?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的所见所语来写。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也在不断的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吕蒙
孙权
鲁肃
善劝
关爱部下
好学
听劝
学有所进
爱才
敬才
(就学)
详写
详写
略写
侧面描写




对话为主
内容理解
劝学,劝说,鼓励学习。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