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音的高低》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音的高低》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19 09: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音的高低 教师姓名
教师单位
知识点来源 □学科:音乐 □年级: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 □所属章节:第六课《美好的夜》-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描述 《音的高低》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6课中的一节知识与技能课。本单元设置的音乐活动,就是要通过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各种声音及其他各种乐器声音的对比,使学生初步感受音的高低,并能听辨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对音的强弱、音的长短有了一定认识和感知的基础上安排的,并将对下一阶段音符的唱名与音高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应该说,这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本期音乐知识学习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
预备知识 学生具备听辨日常生活中多数声音的能力。
教学类型 □演示型 □自主与合作学习型
适用对象 一年级学生
录制工具和方法 笔记本电脑(W7系统);耳机;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6);课件制作:PPT(2007)
设计思路 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我国自古就强调乐学,主张“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现代教育理念也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可见,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取得有效的发展,应是小学音乐教育遵循的教育思想。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学会模仿和体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高低。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学习和辨别音的高低。教学难点: 区分音的高低。
教学过程
应用说明 内容(解说词) 设计意图 画面 时间
一、片头(19秒) 同学你好!欢迎来到魔法音乐课堂!今天,老师来说说音的高低。 以魔法音乐作为主题,让学生在好奇心中开始本课。 第 1 张PPT 19秒
二、正文讲解(7分30秒) 第一部分:导入——看一看,比一比1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请指出:那栋房子高?那栋房子低?请指出:哪个动物高?哪个动物矮?2 生活中有那么多高和低,音乐中也同样如此。想知道声音中的高和低又有怎样的不同吗?嗯!那就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仔细听,认真看,慢慢寻找答案 通过生活中的对比、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第 2 张PPT 64秒
第二部分:新课——音的高低1 听一听,学一学(1)高的音就像吴老师这样说话,嗯,好像一只歌唱的鸟儿 低的音,像这样,听起来像是一只牛儿在生气。(2)吉他里里中的低音是什么样啊? 教师弹奏低音,说唱出低音,比喻像心跳。 教师弹奏高音,说唱出高音,比如像小鸟。2 伸小手,试一试 教师弹钢琴,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并模唱3 说一说,唱一唱请说出图片中音的高与低,并模仿唱一唱。第一组:大提琴和小提琴第二组:小朋友和圣诞老人第三组:轮船和汽车第四组:门铃和撞钟 通过弹奏乐器、手势表达、更直观的解释音的高和低。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听辩模仿,形象自然的强化音的高和低的概念。 第 3 至 5 张PPT 302秒
第三部分:拓展——考一考,练一练1 听音乐片段,感受音的高低,并用手势表示2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能发出高和低不同的声音呢? 把问题留给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根据学过的内容,自主独立思考。 第 6 张PPT 84秒
三、结尾(18秒) 练习与总结:结课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啦!你学会了吗?祝你在咱们的魔法音乐课堂中体验、学习、领会,更多的知识哦。谢谢! 添加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结束本课。 第 7 张PPT 18秒
自我教学反思 音的高低这节课中,我将教学分为五步。第一步:看一看,比一比;第二部:听一听,学一学;第三步;伸小手,试一试。第四步:说一说,唱一唱;第五步:考一考,练一练。由浅入深,体现了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学生是实践者、探究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联系生活学音乐、用音乐,通过律动、游戏等有趣的音乐活动,在实践、体验、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掌握音乐新知,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