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 18。古诗三首 课件(一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课件】 18。古诗三首 课件(一二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9 13: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古诗三首
18
第1课时
你还记得哪些描写黄河的诗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白”。现存诗800余首。
作者简介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歌曲
簸箕
初读诗歌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自由读诗,结合注释和插图,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不懂的地方用问号标出来。
诗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在古代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泛指多次或多数。
思考: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是怎样的画面?
想象画面
再读读这两句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一条__________的黄河啊!
黄河奔腾激荡的声音
气势磅礴
朗读指导:读第一、二句诗,语速要放慢,语调沉稳有力,读出九曲黄河的绵延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的雄伟气势。
小结:抓住关键的数字,从画面和声音联想开去,我们就能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来。
气势雄伟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诗中,诗人由眼前的黄河联想到了哪个民间故事呢?
《牛郎织女》
诗人为什么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木筏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经与牛郎织女会面。
后来这两种记载发生了混合,说是黄河与天河相通,张骞追溯黄河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传说,织女在张骞回家时,还送给他一块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呢!
读了上述资料,你对“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诗人先是表示自己要逆流而上,到黄河的源头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传说中的银河,进而生发出“同到牵牛织女家”的浪漫感慨。
朗读指导:读第三句,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读出诗人欲直上九天的气概;读第四句,转向平缓悠长,读出憧憬之感。
齐读古诗。思考:作者是怎么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直接描写,写了黄河的长度、弯曲、大浪淘沙等。由现实联想到神话故事。
尝试背诵、默写古诗。
总结方法
嫦 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人联想到了哪个传说故事?
嫦娥奔月
拓展阅读
第2课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长江以南地区
杜牧(803—852),字牧之,后世称他为“杜紫微”。唐代文学家。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山行》《清明》《阿房宫赋》等。
作者简介
学习提示:
边读边思考:诗人抓住哪些景物来写江南的春天?请用“____”把这些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初读古诗
江南春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景物:
大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听老师读诗歌,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想象画面
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里
虚指,表示看上去很远。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莺在哪儿啼?“绿映红”是什么意思?
声色美
水村山郭酒旗风
酒旗风
风吹来,“酒旗”随“风”飘动,整个画面都在动。
“酒旗风”是怎样的画面?
动态美
在江南的烟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朦胧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百八十寺
虚数,江南有很多座寺庙,并且各种各样。
南朝共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四朝的皇帝和官员多尊崇佛教,在江南各地大兴土木,建造了很多寺庙,据《南史》记载,当时在都城建康(即今南京)附近,就建有寺庙500余座,香火很盛。
小组讨论:《江南春》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色。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
江南大地千里之内的天气景色各不相同;诗人把江南春景的不同特色浓缩在一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神往。
感悟诗情
第3课时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临安邸
[宋] 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题壁诗
第三课时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这是一首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
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元日》《梅花》《泊船瓜洲》等。
作者简介
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推开门。闼,小门。
初读古诗

排闼
找一找“畦”“排闼”在图中的位置。
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院内,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一排排花木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翠色送到了眼前。
运用学习前两首诗的方法,试着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想象画面
湖阴先生简朴的茅屋经常被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他亲手栽种的花草树木都成行成垄,好不整齐。庭院外,一条溪流环绕,像是用手保护着农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
湖阴先生的院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经常、常常

湖阴先生亲手栽种
从庭院的清洁幽雅,能感受到湖阴先生的勤劳、爱整洁及其富有情趣的生活。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对仗
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还有哪些诗词里有这样的手法?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王维《画》
诗句中哪些词语使用了拟人化的表达?
护田、排闼、送青来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既写出了一条小溪的曲折身姿和两座青山相对的态势,又赋予溪流、青山以动感和人的情意,仿佛青山绿水对居住在此的人们表现出了亲切友好的态度。
你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对湖阴先生品格、性情的欣赏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这两句诗,在写景中还暗藏了典故。“护田”出自《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因置使者护田积粟”,说的是汉朝在轮台设置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而“排闼”出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的“(樊)哙乃排闼直入”,说的是汉高祖卧病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整体阅读: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三首诗都是写景诗。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统整古诗
(2)三首诗都隐含了古代文化知识。《浪淘沙》(其一)和《书湖阴先生壁》都隐含了典故。
学完这三首诗,我们学到了哪些读诗的好方法?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看注释。可以边读诗边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古诗的意思。